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体外语音处理器包括机壳、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磁性垫片和微型麦克风,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微型麦克风均置于所述机壳内,电磁骨导振子与磁性垫片通过金属片连接,电磁骨导振子、微型麦克风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的磁铁阵列的磁力把体外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头部,患者可以根据磁性植入体阵列的形状调整体外语音处理器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听器,特别是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骨锚助听器是一种基于骨传导理论的助听器,其分为体外的语音处理器和植入患者头部的植入体两个部分,骨锚助听器使用人的颅骨作为声音传输入内耳的通路,对于患有传导性耳聋的患者,骨锚助听器绕过患者的外耳和中耳,通过金属植入体把声音直接传输到患者正常的耳蜗;对于单侧耳聋的患者,骨锚助听器把声音通过颅骨从患者失聪的一层传到正常的一侧。大多数的骨锚助听器都包括一个通过手术植入患者头骨的钛杆或钛板,这个钛杆或钛板有一个小接头露出患者皮肤,用于安装骨锚助听器的语音处理器。声音处理器通过接头把声音振动传到植入体,从而带动颅骨和内耳,刺激内耳神经,实现患者复听。骨锚助听器设备可以通过使用微型FM接收机或者蓝牙设备的方式连接到FM系统或智能设备上。骨传导磁性助听器通过磁吸附力把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的头部。磁吸附力是由语音处理器和植入在患者头皮下部、头骨上部的植入体内的磁性元件产生的。体外语音处理器的电磁振子产生声音信号。该信号通过患者头皮传递至装有植入体的头骨部分,然后通过头骨传入患者耳蜗。语音处理器使用一个或多个麦克风采集环境声音信号,从而控制电磁振子产生语音信号。当前市场上最流行的骨传导助听器类型是科利耳和奥迪康公司的BAHA骨锚式助听器,骨锚式助听器需要在患者头部由较大螺丝固定一个骨锚式植入体。骨锚植入体一部分是植入人体的,而另一部分是露出患者皮肤的,骨锚式助听器的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各种连接件与植入体露出体外的部分相连,从而把声音振动传输到患者头部。尽管骨锚式助听器的市场占有率很大,而且销售时间很长,它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尤其是会导致患者额头骨或头部组织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骨愈合不良、慢性感染、骨裂、皮肤红肿、皮瓣坏死、皮肤增生、伤口裂开及持续疼痛等。鉴于骨锚式助听器的上述不良影响,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患者植入手术创口小,术后痊愈速度快,无暴露创口等优点的骨传导助听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和骨锚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包括机壳、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磁性垫片和微型麦克风,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微型麦克风均置于所述机壳内,电磁骨导振子与磁性垫片通过金属片连接,电磁骨导振子、微型麦克风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性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植入皮肤下且通过骨螺丝与人体颅骨连接的磁性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磁性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还包括骨锚植入体,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下且与人体颅骨连接的骨锚、以及自骨锚延伸出穿出皮肤外的骨锚挂杆,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连接适配器与骨锚挂杆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骨锚挂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嵌槽或连接头,连接适配器的一端为助听连接端,其另一端为适配连接端,适配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嵌槽匹配连接的嵌入头或设有与连接头匹配连接的连接嵌套,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与助听连接端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助听连接端为磁性连接端,所述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与助听连接端磁性连接。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机壳设置有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性连接的加速度计,其安装靠近机壳内微型麦克风一侧。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矩形或圆柱形,所述磁性垫片的上端设有矩形或圆柱形的第二嵌槽,体外语音处理器连接于第二嵌槽内。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磁性垫片内第二嵌槽下端两侧嵌入连接有磁铁,且所述磁铁为外侧一端设有向上延伸段,该延伸段位于第二嵌槽的两侧的磁铁安置槽内。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磁性垫片朝向磁性植入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定制隔膜。对于本技术的一种优化,骨锚植入体外涂覆有羟磷灰石涂层,涂层中含有成分银和银合金。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利用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的磁铁阵列的磁力把体外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头部,患者可以根据磁性植入体阵列的形状调整体外语音处理器的位置;与传统的骨锚式助听器相比,这种听力系统的植入体更薄、植入创伤小、对头骨的破坏程度小;同时这种听力系统不需要穿皮装置把体外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头部,从而避免穿皮导致的皮肤感染、红肿、组织增生等问题,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而且可以多元化设计连接适配器的结构,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型号或类型的助听器,即患者可以使用这些连接适配器来连接不同厂家提供的骨锚式助听设备和磁性骨传导助听设备;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磁性垫片的形状、磁铁阵列、极性组合进行定制,更好地契合患者的头部情况;体外语音处理器内设置测量振子输出机械振动的加速度计,使得体外语音处理器带有反馈控制功能,从而主动地从麦克风收集的信号中消除机械振动造成的噪声,也就是使用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主动削减噪声;患者可以使用这些磁性垫片调整固定体外语音处理器的磁场强度,调节磁性垫片内磁铁与头部磁性植入体之间的距离,改善体外设备与头部皮肤的接触效果;而定制隔膜的设计,其目的在于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及皮肤的形状特征,特制一种能够贴合该形状特征的隔膜,从而增加患者舒适度;体外语音处理器连接于磁性垫片的嵌槽内以及磁性垫片内磁铁的结构设计,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体外语音处理器与磁性垫片连接结合。附图说明图1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A结构示意图。图2是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B结构示意图。图3是骨锚挂杆端部嵌槽与设有嵌入头连接适配器连接示意图。图4是骨锚挂杆端部连接头与设有连接嵌套的连接适配器连接示意图。图5是体外语音处理器与磁性垫片分解示意图。图6是磁性垫片上隔膜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6。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10和骨锚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10包括机壳107、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磁性垫片50和微型麦克风85,磁性垫片50与磁性植入体20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微型麦克风85均置于所述机壳107内,电磁骨导振子25与磁性垫片50通过金属片40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微型麦克风85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性连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80及其他元器件均集成于机壳107内设置的电路板上。参照图1-4。所述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骨锚植入体,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75下且与人体颅骨70连接的骨锚15、以及自骨锚15延伸出穿出皮肤75外的骨锚挂杆19,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通过连接适配器21与骨锚挂杆19连接。骨锚植入体外涂覆有羟磷灰石涂层,羟磷灰石涂层带有基因生长因子,羟磷灰石涂层中包含银或银合金,从每个人实现灭菌功能。参照图3、4。骨锚挂杆19的端部设有第一嵌槽221或连接头222,连接适配器21的一端为助听连接端211,其另一端为适配连接端,适配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嵌槽221匹配连接的嵌入头212a或设有与连接头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10)和骨锚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10)包括机壳(107)、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磁性垫片(50)和微型麦克风(85),磁性垫片(50)与磁性植入体(20)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微型麦克风(85)均置于所述机壳(107)内,电磁骨导振子(25)与磁性垫片(50)通过金属片(40)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微型麦克风(85)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性连接,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17)下且与人体颅骨(70)连接的骨锚(15)、以及自骨锚(15)延伸出穿出皮肤外的骨锚挂杆(19),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通过连接适配器(21)与骨锚挂杆(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10)和骨锚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10)包括机壳(107)、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磁性垫片(50)和微型麦克风(85),磁性垫片(50)与磁性植入体(20)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微型麦克风(85)均置于所述机壳(107)内,电磁骨导振子(25)与磁性垫片(50)通过金属片(40)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微型麦克风(85)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性连接,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17)下且与人体颅骨(70)连接的骨锚(15)、以及自骨锚(15)延伸出穿出皮肤外的骨锚挂杆(19),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通过连接适配器(21)与骨锚挂杆(1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锚挂杆(19)的端部设有第一嵌槽(221)或连接头(222),连接适配器(21)的一端为助听连接端(211),其另一端为适配连接端,适配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嵌槽(221)匹配连接的嵌入头(212a)或设有与连接头(222)匹配连接的连接嵌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丹味,陈施,蒋辉,陈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索菲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