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18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具有该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散热件、灯条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及由散热板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所述灯条安装在安装部上邻近散热板的一侧,并在所述散热板邻近安装部的一侧形成背光区,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散热板相搭接,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散热板所在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与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一散热件的散热板上设置具有散热结构的第二散热件,从而增大散热面积,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好,从而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采用若干个LED(发光二极管)组成LED灯条组件作为背光源的LED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现实中,液晶显示装置(比如LED电视)的尺寸越来越大,LED灯条组件的长度也随之增大,LED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LED的数量增加会使得背光源产生的热能增大,从而使LED灯条组件的温度升高,温度增高又会LED灯条组件的使光效降低、热应力增大,进而会加速材料劣化,最终会使得背光源的寿命减短。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做法通常是将LED灯条组件上的热量传导给预制好的屏铝背板,并通过将屏铝背板做厚并作发黑处理,以降低LED背光灯条的温度,但是,加厚屏铝背板会使得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由于热量通过屏铝背板横向向外传导的距离有限,使得屏铝背板中轴线附近的大幅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来散热,从而造成了不少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旨在改善散热性能,降低散热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及由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灯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邻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并在所述散热板邻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背光区;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散热板相搭接,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散热板所在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与所述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件采用导热塑料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搭接部及与所述搭接部相连的散热部,所述搭接部远离所述散热部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散热板插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散热部上。优选地,所述散热结构为凸设于所述第二散热件上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垂直于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并沿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呈线性阵列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件采用导热塑料注塑成型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件采用铝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件注塑成型时,所述第一散热件作为模具镶件与所述第二散热件一体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为板状,所述灯条包括PCB板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LED,所述PCB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优选地,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于所述PCB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及由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灯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邻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并在所述散热板邻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背光区;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散热板相搭接,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散热板所在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与所述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在第一散热件的散热板上设置具有散热结构的第二散热件,从而增大散热面积,使得灯条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件传导给第二散热件,再由第二散热件上的散热结构快速散去,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好,从而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图1中第二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侧入式背光模组10第一散热件11散热板12安装部20灯条21PCB板22LED30第二散热件31散热结构32搭接部33散热部34固定槽40导热层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尤其应用于50寸以上的LED电视。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散热件10,所述第一散热件10包括散热板11及由散热板11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12。所述第一散热件10的整体形状为L形,所述散热板11上凸设有安装部12的板面为上板面,与上板面相背的板面为下板面。灯条20,用以做为背光源,安装在安装部12上邻近散热板11的一侧,并在散热板11邻近安装部12的一侧形成背光区。以及第二散热件30,所述第二散热件30为板状,所述第二散热件30与散热板11的上板面和/或下板面相搭接,第二散热件30沿散热板11所在的平面延伸,第二散热件30的与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件30与散热板11优选地通过无缝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100,通过在第一散热件10的散热板11上设置具有散热结构的第二散热件30,从而增大散热面积,使得灯条20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件10传导给第二散热件30,再由第二散热件30上的散热结构快速散去,使得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散热效果好,从而提高侧入式背光模组1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件10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件30采用导热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导热塑料是将导热填料填充到塑料基材中复合而成。导热填料可以选用AlN、Al2O3、石墨、纤维状高导热碳粉、鳞片状高导热碳粉等;塑料基材可以选用PPS、PA6/PA66、LCP、PP、PPA、PEEK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基材选用PA6/PA66,优选地,所述导热塑料为黑体材料。本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100,通过将灯条20安装到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散热件10上,使得灯条20工作中产生的大部分热量传导给第一散热件10;通过在散热板11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及由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灯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邻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并在所述散热板邻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背光区;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散热板相搭接,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散热板所在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及由所述散热板的一侧边垂直延伸的安装部;灯条,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邻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并在所述散热板邻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形成背光区;以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散热板相搭接,所述第二散热件沿所述散热板所在的平面延伸,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背光区相背的一面设有散热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散热件采用导热塑料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搭接部及与所述搭接部相连的散热部,所述搭接部远离所述散热部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散热板插接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散热部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为凸设于所述第二散热件上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雄波卢朝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