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包括阀体、呼气部件以及排气管件,阀体设有排气腔、呼气室、安装室以及呼气口,排气腔连通呼气室和安装室,气体得以向外排出或向内引进,呼气部件安装于呼气室内,呼气部件设有呼气槽,呼气槽对齐呼气口,得以连通呼气口和油泵,当打开呼气槽时,排气腔与油泵连通,当关闭呼气槽时,隔断排气腔和油泵,排气管件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接合于安装室,轴向对齐排气腔,排气管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连通排气腔和外界。从而,通过呼气部件和排气管件得以进行自动排气和闭合,有效调节油泵的内外气压平衡,同时提高油泵的防渗漏性、防水性以及防尘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
本技术涉及阀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油泵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
技术介绍
当油泵工作时,常常会出现油泵内外压强差的困扰,如果油泵内压强增大,可能会导致外界的水份和灰尘进入油泵内,对油泵内的油液造成污染,不利于油泵对油液的储存,同时,油泵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摆放方向出错时也会出现渗油现象,对油泵的摆放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不利于灵活地调节油泵的注油和取油方向。在日常油罐车辆涉水时,常会出现水倒灌进油桶内,使得水与油脂掺和导致油脂变质,这些都不利于油泵在油罐车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自动排气和闭合,有效调节油泵的内外气压平衡,同时提高油泵的防渗漏性、防水性以及防尘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组装。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包括阀体、呼气部件以及排气管件,所述阀体设有排气腔、呼气室、安装室以及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呼气室,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呼气室和所述安装室,气体得以向外排出或向内引进,所述呼气部件安装于所述呼气室内,所述呼气部件设有呼气槽,所述呼气槽对齐所述呼气口,得以连通所述呼气口和油泵,当打开所述呼气槽时,所述排气腔与油泵连通,当关闭所述呼气槽时,隔断所述排气腔和油泵,所述排气管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接合于所述安装室,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和外界。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呼气部件包括呼气密封圈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相连通,所述呼气密封圈卡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开口,所述呼气槽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所述下开口对齐所述呼气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呼气槽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的正中间,所述呼气槽为刀片型割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排气管设有接合部以及定位部,所述接合部接合于所述阀体的安装室,所述接合部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所述定位部从所述接合部倾斜向上一体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室内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径向向内突出,所述定位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排气管件进一步包括O型圈,所述排气管进一步设有密封台阶,所述密封台阶设置于所述接合部的外侧,所述O型圈套接于所述密封台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呼气口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呼气槽内涂有防冻锂基脂层。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防渗漏双向呼气阀适用于安装在油泵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呼气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至图3所示的是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1,所述防渗漏双向呼气阀1包括阀体10、呼气部件20以及排气管件40,所述阀体10设有排气腔101、呼气室102、安装室103以及呼气口104,所述呼气口104连通所述排气腔101和所述呼气室102,所述排气腔101连通所述呼气室102和所述安装室103,气体得以向外排出或向内引进,所述呼气部件20安装于所述呼气室102内,所述呼气部件20设有呼气槽211,所述呼气槽211对齐所述呼气口104,得以连通所述呼气口104和油泵,当打开所述呼气槽211时,所述排气腔101与油泵连通,当关闭所述呼气槽211时,隔断所述排气腔101和油泵,所述排气管件40包括排气管41,所述排气管41的一端接合于所述安装室103,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101,所述排气管41设有排气通道413,所述排气通道413连通所述排气腔101和外界。从而,通过所述呼气部件20和排气管件40得以进行自动排气和闭合,有效调节油泵的内外气压平衡,同时提高油泵的防渗漏性、防水性以及防尘性。所述呼气部件20包括呼气密封圈21和固定座30,所述固定座30设有上开口31和下开口32,所述上开口31和所述下开口32相连通,所述呼气密封圈21卡接于所述固定座30的上开口31,所述上开口3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开口32,所述呼气槽211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21,所述下开口32对齐所述呼气槽211。当闭合所述下开口32时,所述呼气槽211得以闭合,隔断所述阀体10外界与油泵内的气体交流,当打开所述下开口32时,所述呼气槽211得以打开,连通所述阀体10外界与油泵内的气体交流。所述呼气槽211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21的正中间,所述呼气槽211为刀片割槽,如果呼气槽211的宽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气体交流的速度难以控制,也会导致外界杂质污染油泵内的油脂。所述排气管41设有接合部411以及定位部412,所述接合部411接合于所述阀体10的安装室103,所述接合部411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101,所述定位部412从所述接合部411倾斜向上延伸,得以弹性地定位于所述安装室103。所述安装室103内设有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向内径向突出,所述定位部41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11,得以限定所述定位部412的位置,提高所述接合部411和所述安装室103的连接牢固性,保证所述排气管41与阀体10的连接可靠性。所述排气管件40进一步包括O型圈42,所述排气管41进一步设有密封台阶414,所述密封台阶414设置于所述接合部411的外侧,所述O型圈42套接于所述密封台阶414,得以提高所述排气管41与所述阀体10之间的密封性。其中,所述呼气口104呈△结构,所述呼气口104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减小,以便于油泵内的气体得以快速出去,同时保证外界的气体通过所述呼气口104时,得以阻挡一些不必要的水分和灰尘。其中,所述呼气槽211内涂有防冻锂基脂层,得以增加所述呼气槽211的稳定性,所述防冻锂基脂层为2-3#防冻锂基脂。组装时,将所述呼气密封圈21卡进所述固定座30内,在所述呼气槽211内涂上2-3#防冻锂基脂,将带有所述呼气密封圈21的固定座30一起铆进所述阀体10的呼气室102内,再将所述O型圈42套在所述排气管41的密封台阶414处,然后一起压进所述阀体10的安装室103内,所述定位部412在压进去的过程中弹性向下收拢,再展开抵于所述安装室103的限位部11,所述O型圈42安装于所述接合部411和所述安装室103之间,得以密封所述排气管41和阀体10。当加油器往油泵注油时,油泵内产生压强直至压强超过指定值时打开所述呼气槽211将空气排出,从而保证油泵加油时的排气需要;当油泵加注油满时加油器停止注油,油桶内的压强与室外压强达到平衡值时关闭所述呼气阀1,得以使油泵与外界隔绝起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当油泵向外工作注油时,齿轮泵从油泵吸出油脂,油桶内产生负压强直至负压强超过指定值时打开所述呼气槽211,空气通过所述排气管41从外向内注入补充空气,从而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呼气部件以及排气管件,所述阀体设有排气腔、呼气室、安装室以及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呼气室,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呼气室和所述安装室,气体得以向外排出或向内引进,所述呼气部件安装于所述呼气室内,所述呼气部件设有呼气槽,所述呼气槽对齐所述呼气口,得以连通所述呼气口和油泵,所述排气管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接合于所述安装室,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和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呼气部件以及排气管件,所述阀体设有排气腔、呼气室、安装室以及呼气口,所述呼气口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呼气室,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呼气室和所述安装室,气体得以向外排出或向内引进,所述呼气部件安装于所述呼气室内,所述呼气部件设有呼气槽,所述呼气槽对齐所述呼气口,得以连通所述呼气口和油泵,所述排气管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接合于所述安装室,轴向对齐所述排气腔,所述排气管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排气腔和外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部件包括呼气密封圈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相连通,所述呼气密封圈卡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上开口,所述上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开口,所述呼气槽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所述下开口对齐所述呼气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槽形成于所述呼气密封圈的正中间,所述呼气槽为刀片型割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双向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施冒钱,唐建设,李成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浪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