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66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泵,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水泵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一种新型的水泵,包括壳体、泵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壳体的一端具有进气口,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风叶,风叶位于进气口处,壳体包括外筒、内筒以及端盖,电机位于在内筒的中部,内筒的内侧壁与电机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内筒的外侧壁与外筒的内侧壁形成出气通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外筒的外端设有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口。本一种新型的水泵具有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水泵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一种新型的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在工作过程中,水泵中的电机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在对水泵电机进行散热,通常是由电机轴承带动风叶进行转动,风叶转动产生风并由风叶外部的风罩对风叶旋转产生的风进行导向传送到电机壳体外面的散热片上对电机进行散热。电机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送给壳体以及壳体上的散热片,再由风叶旋转产生的风对壳体以及壳体上的散热片进行散热。这样的电机的散热效果不理想。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水泵(申请号:200920049330.4),包括机壳,机壳一端设置有泵体,泵体包括前托架,机壳内设置有具有壳体的定子和与定子相配合的具有转轴的转子,机壳一端设置有后端盖,转轴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设置在后端盖内,第二轴承设置在前托架内,在转轴穿过第二轴承部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叶轮,叶轮设置在泵体内,在转轴穿过第一轴承部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风叶,叶轮与风叶跟随转轴转动,定子壳体与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后端盖上设置有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前托架内设置有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但该一种水泵的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的新型的水泵。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水泵,包括壳体、泵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所述的壳体的一端具有进气口,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上固连有风叶,所述的风叶位于所述的进气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外筒、内筒以及端盖,所述的电机位于所述的内筒的中部,所述的内筒的内侧壁与所述的电机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的内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的外筒的内侧壁形成出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与所述的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的外筒的外端设有与出气通道相连通的出气口。在水泵工作时,通过电机的转轴带动风叶转动,将进气口处的风吸入到进气通道并经过内筒与外筒形成的出气通道,并经出气口排出,使本水泵的风冷的通道较长,使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的优点。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的进气口的外侧且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出气口均位于所述的端盖上。出气口位于进水口的外侧,具有结构紧凑并使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的长度较长,提高了散热效果。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外筒内侧壁设有导流片且所述的导流片平行于所述的壳体的轴线设置。通过设置上述的导流片,对流经出气通道的风流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导流片对称设置在外筒的内侧壁且所述的导流片的内端贴近于所述的内筒的外侧壁。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电机的外壳设有导热片,所述的导热片平移于所述的电机的轴线设置。电机的外壳设置上述的导热片,提高了电机的外壳的散热效果,同时具有增强强度的优点。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电机的外壳设有四组导热片,每组导热片均平行设置,相邻的两组导热片均垂直设置。采用上述设置,使导热片能够对电机的外壳进行均匀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中,所述的电机的外壳与所述的导热片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上述设置,使电机的外壳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新型的水泵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电机的转轴带动风叶转动,将进气口处的风吸入到进气通道并经过内筒与外筒形成的出气通道,并经出气口排出,使本水泵的风冷的通道较长,使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的优点;2、通过设置上述的导流片,对流经出气通道的风流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同时提高了散热效果;3、电机的外壳设置上述的导热片,提高了电机的外壳的散热效果,同时具有增强强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一种新型的水泵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1、壳体;1a、外筒;1a1、导流片;1b、内筒;1c、端盖;1c1、进气口;1c2、出气口;2、泵体;3、电机;4、进气通道;5、出气通道;6、导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型的水泵,包括壳体1、泵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机3,壳体1包括外筒1a、内筒1b以及端盖1c,壳体1的端盖1c具有进气口1c1以及出气口1c2,出气口1c2位于进气口1c1的外侧。电机3的转轴上固连有风叶,风叶位于进气口1c1处,电机3的外壳位于内筒1b的中部,内筒1b的内侧壁与电机3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内筒1b的外侧壁与外筒1a的内侧壁形成出气通道5,进气通道4与所述的出气通道5相连通,外筒1a的外端设有与出气通道5相连通的出气口1c2。外筒1a内侧壁对称设有导流片1a1且导流片1a1平行于壳体1的轴线设置,导流片1a1的内端贴近于内筒1b的外侧壁。电机3的外壳设有导热片6,导热片6平移于电机3的轴线设置。电机3的外壳设有四组导热片6,每组导热片6均平行设置,相邻的两组导热片6均垂直设置。电机3的外壳与所述的导热片6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结构。电机3的外壳设置上述的导热片6,提高了电机3的外壳的散热效果,同时具有增强强度的优点。在水泵工作时,通过电机3的转轴带动风叶转动,将进气口1c1处的风吸入到进气通道4并经过内筒1b与外筒1a形成的出气通道5,并经出气口1c2排出,使本水泵的风冷的通道较长,使散热效果较为理想的优点。出气口1c2位于进水口的外侧,具有结构紧凑并使进气通道4与出气通道5的长度较长,提高了散热效果。通过设置上述的导流片1a1,对流经出气通道5的风流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对电机3的外壳进行均匀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外筒1a、导流片1a1、内筒1b、端盖1c、进气口1c1、出气口1c2、泵体2、电机3、进气通道4、出气通道5、导热片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的水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水泵,包括壳体(1)、泵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机(3),所述的壳体(1)的一端具有进气口(1c1),所述的电机(3)的转轴上固连有风叶,所述的风叶位于所述的进气口(1c1)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外筒(1a)、内筒(1b)以及端盖(1c),所述的电机(3)的外壳位于在所述的内筒(1b)的中部,所述的内筒(1b)的内侧壁与所述的电机(3)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所述的内筒(1b)的外侧壁与所述的外筒(1a)的内侧壁形成出气通道(5),所述的进气通道(4)与所述的出气通道(5)相连通,所述的外筒(1a)的外端设有与出气通道(5)相连通的出气口(1c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水泵,包括壳体(1)、泵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机(3),所述的壳体(1)的一端具有进气口(1c1),所述的电机(3)的转轴上固连有风叶,所述的风叶位于所述的进气口(1c1)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包括外筒(1a)、内筒(1b)以及端盖(1c),所述的电机(3)的外壳位于在所述的内筒(1b)的中部,所述的内筒(1b)的内侧壁与所述的电机(3)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4),所述的内筒(1b)的外侧壁与所述的外筒(1a)的内侧壁形成出气通道(5),所述的进气通道(4)与所述的出气通道(5)相连通,所述的外筒(1a)的外端设有与出气通道(5)相连通的出气口(1c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1c2)位于所述的进气口(1c1)的外侧且所述的进气口(1c1)与所述的出气口(1c2)均位于所述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邱士军周德乾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