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39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其包括多匝线圈、电流连通首部和电流连通尾部,每匝线圈包括沿螺旋方向对称设置的子线圈一和子线圈二,所述子线圈一与子线圈二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多匝线圈之间以螺旋缠绕方式设置,所述电流连通首部、多匝线圈、电流连通尾部之间依次沿螺旋方向导电式连接,并且每两匝相邻线圈之间采用一连接件可拆卸式绝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钢轨焊接正火处理的现场施工作业,还可根据正火热处理面积选择需组合的感应线圈匝数,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调控,而且具有正火质量稳定,施工灵活性强,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线圈,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属于钢轨焊接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钢轨焊接接头后需要进行正火热处理,现有正火热处理通常采用氧气乙炔火焰正火和感应正火这两种工艺。火焰正火有氧气乙炔应用安全隐患,燃烧气体污染隧道内狭小环境,不利于操作者职业健康,凭经验控制正火效果,存在人为质量缺陷;感应正火具有质量稳定、作业迅速、节能减排等优点,受到轨道焊接行业的青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业内已应用的感应线圈有:固定式硬线圈,钢轨在线圈中串动正火,适合工厂内钢轨的正火作业,而钢轨铺设施工或维护施工现场,长钢轨往往已经焊接成线,或与枕木固定,无法将铁轨穿入感应线圈内完成正火,为此,有开合式感应线圈,由两个独立通电的线圈组成,其两部分的加热效果很难保证一致,致使工件各部位的正火质量不一;也有缠绕式感应线圈供电统一,加热均匀,其中以单线多绕的方式正火效果最佳,相对于多线多绕的方式,单线多绕可实现更低等效电阻、更高电-磁转换效率和更低能耗,但其缠绕安装不便且各匝线圈易产生接触短路现象。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正火质量稳定的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以满足灵活、高质量正火作业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包括多匝线圈、电流连通首部和电流连通尾部,其特征在于:每匝线圈包括沿螺旋方向对称设置的子线圈一和子线圈二,所述子线圈一与子线圈二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多匝线圈之间以螺旋缠绕方式设置,所述电流连通首部、多匝线圈、电流连通尾部之间依次沿螺旋方向导电式连接,并且每两匝相邻线圈之间采用一连接件可拆卸式绝缘连接。一种实施方式,每个连接件均包括L型左连接件和L型右连接件,所述L型左连接件和L型右连接件均通过侧壁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一固定连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与L型右连接件的竖直部采用背靠背设置且两者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绝缘连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与L型右连接件的水平部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二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实施方式,在每个子线圈二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水平部相适配的连接外延部,所述水平部与相对应的连接外延部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采用螺钉连接。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可拆卸式绝缘连接采用设有绝缘套的绝缘螺钉连接。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连接采用焊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背靠背的两个竖直部之间设有绝缘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采用铜质材料。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匝线圈均呈仿钢轨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感应正火线圈,不仅可以应用于钢轨焊接正火处理的现场施工作业,还可根据正火热处理面积选择需组合的感应线圈匝数,加热面积可根据需要进行自由调控,而且具有正火质量稳定,施工灵活性强,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性进步和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的主视图。图中:1、线圈;11、子线圈一;12、子线圈二;13、连接外延部;2、电流连通首部;3、电流连通尾部;4、连接件;41、L型左连接件;42、L型右连接件;43、L型左连接件/L型右连接件的竖直部;44、L型左连接件/L型右连接件的水平部;45、绝缘螺钉;5、绝缘层;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包括多匝线圈1、电流连通首部2和电流连通尾部3,每匝线圈1包括沿螺旋方向对称设置的子线圈一11和子线圈二12,所述子线圈一11与子线圈二12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多匝线圈1之间以螺旋缠绕方式设置,所述电流连通首部2、多匝线圈1、电流连通尾部3之间依次沿螺旋方向导电式连接,并且每两匝相邻线圈1之间采用一连接件4可拆卸式绝缘连接。每个连接件4均包括L型左连接件41和L型右连接件42,所述L型左连接件41和L型右连接件42均通过侧壁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一1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41与L型右连接件42的竖直部43采用背靠背设置且两者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绝缘连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41与L型右连接件42的水平部44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二12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实施方式:在每个子线圈二12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水平部44相适配的连接外延部13,所述水平部44与相对应的连接外延部13之间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上述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为采用螺钉6连接。上述可拆卸式绝缘连接为采用设有绝缘套的绝缘螺钉45连接。在背靠背的两个竖直部43之间设有绝缘层5,以确保线圈间不出现短路。所述连接件4及绝缘螺钉45和螺钉6均采用铜质材料。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每匝线圈1均呈仿钢轨形状,构成每匝线圈1的子线圈一11和子线圈二12左右对称设置。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包括多匝线圈、电流连通首部和电流连通尾部,其特征在于:每匝线圈包括沿螺旋方向对称设置的子线圈一和子线圈二,所述子线圈一与子线圈二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多匝线圈之间以螺旋缠绕方式设置,所述电流连通首部、多匝线圈、电流连通尾部之间依次沿螺旋方向导电式连接,并且每两匝相邻线圈之间采用一连接件可拆卸式绝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包括多匝线圈、电流连通首部和电流连通尾部,其特征在于:每匝线圈包括沿螺旋方向对称设置的子线圈一和子线圈二,所述子线圈一与子线圈二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多匝线圈之间以螺旋缠绕方式设置,所述电流连通首部、多匝线圈、电流连通尾部之间依次沿螺旋方向导电式连接,并且每两匝相邻线圈之间采用一连接件可拆卸式绝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式单线多匝感应正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件均包括L型左连接件和L型右连接件,所述L型左连接件和L型右连接件均通过侧壁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一固定连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与L型右连接件的竖直部采用背靠背设置且两者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绝缘连接,每个连接件中的L型左连接件与L型右连接件的水平部分别与相对应的一个子线圈二采用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园园高飞朱文立孙宪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