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58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平台框架、吊耳、万向轮、安全围栏、内开门、设备支撑架和底板,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拼装连接,且底板固定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所述设备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的外侧布置有吊耳,所述内开门与安全围栏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简便、运输方便、组装快速、使用灵活、可靠性高、运行稳定、造价低廉、可用于不同类型换流阀吊装等优点。

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valve installat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voltage DC converter valve installed on the platform, its innovation lies in: including the platform frame, lifting lug, universal wheel, safety fence, internal door, equipment support frame and floor, the platform frame includes a first frame and a second frame, the first frame by fasteners and second frame connection,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o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the equipment support frame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urity fence, hanging and both ends of the second frame is dispos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urity fence and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ear, the do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urity fence. And the platform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heel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manufactur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fast assembly, flexible operation, high reliability, stab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can be used for hoist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nverter val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加快,使得直流输电核心设备高压直流换流阀的安装需求也很旺盛。目前高压直流换流阀的安装多采用电动登高车进行高空组装及安装,由于安装位置较高,吊装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安装人员也会有心理恐惧,更容易出现安装问题及产品安装质量保证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专用的吊装设备完成吊装工作,使得在安装高压直流换流阀过程中增加安全性,以及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便、运输方便、组装快速、使用灵活、可靠性高、运行稳定、造价低廉、可用于不同类型换流阀吊装的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平台框架、吊耳、万向轮、安全围栏、内开门、设备支撑架和底板,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拼装连接,且底板固定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所述设备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的外侧布置有吊耳,所述内开门与安全围栏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相应的第一框架拼接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吊耳,且吊耳上设有钢丝绳或吊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由多块木板拼装构成,且多块木板的背面均设有限位块,且木板背面的限位块与平台框架相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加强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围栏的底部还设有围栏挡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是由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构成。本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后,由于本技术包括平台框架、吊耳、万向轮、安全围栏、内开门、设备支撑架和底板,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拼装连接,且底板固定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所述设备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的外侧布置有吊耳,所述内开门与安全围栏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平台不仅方便组装、使得运输方便,而且满足长途运输的最大长度及宽度限定、安装简单、可靠性高、运行平稳;可满足不同类型高压直流换流阀的吊装,大大降低了高压直流换流阀在吊装过程中的危险性,提高了直流换流阀吊装的灵活性。2、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平台适应性强,安装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可扩展性,当现有平台尺寸不足时可在外侧增加围栏及框架,可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换流阀的吊装。3、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平台的吊装重量大,能够适用于其他大型设备的高空吊装作业环境,可适应不同类型设备的吊装,不局限于换流阀设备的吊装。4、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平台内部留有充足的工作活动空间并在周围设计有可靠的围栏,可减小工作人员在高空的恐惧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吊耳、4-万向轮、5-加强筋、6-安全围栏、7-内开门、8-设备支撑架、9-围栏挡板、1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2、3、4所示,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包括平台框架、吊耳3、万向轮4、安全围栏6、内开门7、设备支撑架8和底板10,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1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2拼装连接,且底板10固定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所述设备支撑架8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6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2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6的外侧布置有吊耳3,所述内开门7与安全围栏6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4。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组装和拆卸,本技术所述第二框架2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相应的第一框架1拼接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框架2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吊耳3,且吊耳3上设有钢丝绳或吊钩。这样,本技术外侧1组的吊耳3用于平台的吊装升高,内侧1组的吊耳3备用,防止外侧吊耳失效,通过卸扣及钢丝绳将8个吊耳与顶部提升工具连接,到操作位置时用提升工具锁紧固定。同时,本技术的吊耳3与被吊装设备及安装的工作人员分开,防止高空时工作人员活动或移动搬运设备时触碰钢丝绳引起吊装平台晃动引起安全隐患及工作人员恐慌。如图3、4所示,为了便于将木板与平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0由多块木板拼装构成,且多块木板的背面均设有限位块10-1,且木板背面的限位块10-1与平台框架相抵。本技术所述木板选用的是厚度为4cm实木板,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降低吊装平台的重量。如图2所示,为了加强所述第二框架2的刚性强度,所述第二框架2上设有加强筋5。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围栏6的底部还设有围栏挡板9。所述围栏挡板9与安全围栏6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防止平台上零件或工具掉落级安装人员失足坠落。本技术所述安全围栏6采用多个方形铝管焊接连接为一体,且安全围栏用螺栓与平台框架固定连接。相邻的安全围栏用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安全围栏9上铰接有内开门7,且内开门7上装有门锁,本技术所述内开门7在设计上只能向内推开,避免安全隐患。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结构的合理性,本实用新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均是由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构成。本技术所述平台框架上安装的设备支撑架8上放置被吊装安装设备,且设备与安全围栏6之间留有宽度600mm以上的工作活动空间,方便安装人员操作。为保证安全选用带有自动防坠的电动葫芦作为提升装置,并通过钢丝绳连接提升装置和吊装平台,可通过调节钢丝绳长度满足不同吊装高度的需求;为便于运输和移动平台框架,本技术所述平台框架底部安装8个φ250的万向轮。本技术所有组件间均为可拆卸结构,便于长途运输和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安装平台的平台框架采用型钢拼接成,这样,不仅方便长途运输,而且大大降低运输难度;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底板采用的是多块木板拼接构成,且平台框架的四周留有设备安装活动空间,平台框架的周围用方形铝管焊接围栏,可大大减小平台的自重,提高工作安全性;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部安装万向轮,从而实现平台的灵活移动;安装平台的吊耳设计为实现双重安全,且每个吊耳位置多备一组吊耳;安装平台的吊耳位置与悬吊电动葫芦同位置的吊点保证运行的垂直方向,且电动葫芦是联动同步升降的。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框架、吊耳(3)、万向轮(4)、安全围栏(6)、内开门(7)、设备支撑架(8)和底板(10),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1)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2)拼装连接,且底板(10)固定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所述设备支撑架(8)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6)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2)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6)的外侧布置有吊耳(3),所述内开门(7)与安全围栏(6)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框架、吊耳(3)、万向轮(4)、安全围栏(6)、内开门(7)、设备支撑架(8)和底板(10),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1)通过紧固件与第二框架(2)拼装连接,且底板(10)固定在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上,所述设备支撑架(8)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外周均与安全围栏(6)固定连接,且第二框架(2)的两端且位于安全围栏(6)的外侧布置有吊耳(3),所述内开门(7)与安全围栏(6)铰接连接,所述平台框架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直流换流阀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相应的第一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顾杰陆凯雷杨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