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logistics box,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box body and a cover, the 4 side plates of the box, and the box body and the box body and the base cover are quick connect detachable, and the base and the cover are plastic parts, and the side plates of the box body are the 3D woven sandwich glass steel as the main fea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folding, the use of safe and reliable, is an ideal logistics box to realize the reduction of a liquid or solid powder bag bag packaging materials required for the transport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物流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物流箱,属于运输物料外包装技术。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述物流箱,是指袋装液态物料或袋装粉末固态物料的外包装箱。随着全球经贸的蓬勃发展,物料长途运送已日益成为常态,但由于长途运送过程中不可预料的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原因,给物料运送的保全带来了诸多破坏性影响,尤其是液态物料和粉末固态物料的包装更显得特别重要。已有的物流方式,大多采用塑料膜或塑料编织布袋,包装袋装液态或粉末固态物料后,再将所述袋装物料布置在纸箱或木箱或金属箱内实现运输的,以实施对所运送物料的安全保障。然而,由于其所述包装箱大多是一次性使用的,这无疑必将会加大运输成本;而所述包装箱就是回流再用,也会由于其体积大,而给仓储和运输加大负荷,这又无疑会增加其回用成本。为此,研发一种既能保障所述物料的运输安全,又能方便回流再用,且装拆简单易行的物流箱,便成为业内实现降本增效的期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拆简易,能够重复使用的,用于内装袋装液态物料或袋装粉末固态物料的可折叠式物流箱,以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相关经济实体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本技术实现其目的的总体技术构想:一是采用复合材料(例如玻璃钢,塑料)作为基材,以谋求减轻重量,降低物流运能;二是采用3D立体机织物作为玻璃钢芯材,以谋求大幅度增强其机械物理性能,提高实际使用寿命,实现重复回用;三是采用多种简易方便装拆的结构形式,以谋求大幅度降低组装和拆卸时间,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四是采用重叠捆绑的方式,将本技术拆卸后捆绑在一起,以谋求以最小的体积实施回流再用,降低仓储和运能,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式物流箱,包括底座(1),上盖(2),和由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组合构成的箱体(3),其特征在于:a、所述底座(1)整体呈平板状;b、所述上盖(2)整体呈盘状,而在其盘状内沿口的四周呈坡状,从而令上盖(2)与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组合构成的箱体(3)的外坡面沿口相互楔合而紧扣,且通过插接件与箱体(3)固定连接;c、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的顶部均有外坡面,而其底端均分别与底座(1)的相应部位相铰接,且由所述侧板底端所设的定位销(3‑6)和L型挂钩(3‑7),通过与底座(1)固装的定位梯形管(3‑8)与底座(1)定位连接,而所述铰接是柔性带材铰接,且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在打开箱体(3)时分别与底座(1)相应的侧边保持距离;d、所述箱体(3)的4个直角转角处的前侧板(3‑3)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连接,以及后侧板(3‑4)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物流箱,包括底座(1),上盖(2),和由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组合构成的箱体(3),其特征在于:a、所述底座(1)整体呈平板状;b、所述上盖(2)整体呈盘状,而在其盘状内沿口的四周呈坡状,从而令上盖(2)与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组合构成的箱体(3)的外坡面沿口相互楔合而紧扣,且通过插接件与箱体(3)固定连接;c、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的顶部均有外坡面,而其底端均分别与底座(1)的相应部位相铰接,且由所述侧板底端所设的定位销(3-6)和L型挂钩(3-7),通过与底座(1)固装的定位梯形管(3-8)与底座(1)定位连接,而所述铰接是柔性带材铰接,且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在打开箱体(3)时分别与底座(1)相应的侧边保持距离;d、所述箱体(3)的4个直角转角处的前侧板(3-3)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连接,以及后侧板(3-4)与左侧板(3-1)和右侧板(3-2)的连接,均为快速可拆式连接;e、当取下上盖(2)和拆开箱体(3),且将箱体(3)的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有序覆叠在底座(1)上,并将上盖(2)覆叠在箱体(3)的组合板上后,再通过扣合带(15)将上盖(2)与底座(1)扣紧,即便可以方便回流运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是具有众多个有间距均匀分布的底座盲孔(1-1)的双层真空吸塑塑料制件;而所述上盖(2)是具有众多个有间距均匀分布的上盖盲孔(2-1)的双层真空吸塑塑料制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四者均是由槽口向内的槽型钢制件所构成的矩形边框(4),内包玻璃纤维立体机织物(5),且整体外包玻纤布(6),并由树脂粘结而成一体的玻璃钢制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物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3-1)、右侧板(3-2)、前侧板(3-3)和后侧板(3-4),分别与底座(1)相应部位的柔性铰接,是通过柔性带材(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旭凯,俞学功,贺志远,刘家庆,王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瑞斯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