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小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28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PLC控制器、液压杆、启动器、螺栓、第一套筒、圆竹、进料口,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且第一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液压杆的一侧设置有启动器,且液压杆的上端靠近启动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液压杆,能通过机械方式刮青,避免了常规人工方式进行刮青的问题,设置凹槽,能放置刮出的残渣,避免了大量优质纤维的丢弃,在下套筒底部设置有通孔,能使残渣通过圆孔排出下套筒,避免了由于不能排出残渣导致堵塞的问题,设置螺杆,能调整刮刀的宽度。

A new type of circular bamboo scrap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round bamboo scra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seat, PLC controller, hydraulic rod, starter, bolt, sleeve, first round bamboo, the inlet,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LC controll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rod, one end the first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one side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tart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close to the starter side of the first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afe and convenient use, can set the hydraulic rod, by mechanical scraping, avoiding the conventional artificial way scraping problem, groove can be placed, scraping residue, avoid discarding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fiber, in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hole through the next set of discharge residue The cylinder avoids the problem of blocking due to the failure to discharge the residue and sets the screw to adjust the width of the scr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
本技术涉及圆竹刮青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
技术介绍
圆竹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实际用途很广,但是在制作各种各样精美竹编工艺品前必须对竹子表面进行刮除竹青,这样可减轻竹子后处理加工工艺难度,目前刮除竹青常要人工握持刮刀刮除,此种方法既耗时又费力,同时刮青的效率也很低,而这其中有的为了省工直接用分层机分层,首层弃之不用也是极大的浪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圆竹刮青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液压杆,不能通过机械方式刮青,没有设置凹槽,不能放置刮出的残渣,没有在下套筒底部设置有通孔,不能使残渣通过圆孔排出下套筒,没有设置螺杆,不能调整刮刀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液压杆,不能通过机械方式刮青,没有设置凹槽,不能放置刮出的残渣,没有在下套筒底部设置有通孔,不能使残渣通过圆孔排出下套筒,没有设置螺杆,不能调整刮刀宽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PLC控制器、液压杆、启动器、螺栓、第一套筒、圆竹、进料口、卡销、上套筒、下套筒、出料管道、固定座、第二支撑座、支撑板、凹槽、刮刀、刀架、螺杆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且第一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液压杆的一侧设置有启动器,且液压杆的上端靠近启动器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嵌入设置有螺栓,且第一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圆竹,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靠近第一支撑座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座,且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且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的上端设置有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上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卡销,所述上套筒的侧壁靠近卡销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螺杆,且上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刀架,所述上套筒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柱,且上套筒的下端设置有下套筒,所述刀架的一端设置有刮刀。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与启动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螺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圆孔。优选的,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均为为钢性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液压杆,能通过机械方式刮青,避免了常规人工方式进行刮青的问题,设置凹槽,能放置刮出的残渣,避免了大量优质纤维的丢弃,在下套筒底部设置有通孔,能使残渣通过圆孔排出下套筒,避免了由于不能排出残渣导致堵塞的问题,设置螺杆,能调整刮刀的宽度,避免了单一宽度进行刮青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套筒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支撑座;2、PLC控制器;3、液压杆;4启动器;5、螺栓;6、第一套筒;7、圆竹;8、进料口;9、卡销;10、上套筒;11、下套筒;12、出料管道;13、固定座;14、第二支撑座;15、支撑板;16、凹槽;17、刮刀;18、刀架;19、螺杆;2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PLC控制器2、液压杆3、启动器4、螺栓5、第一套筒6、圆竹7、进料口8、卡销9、上套筒10、下套筒11、出料管道12、固定座13、第二支撑座14、支撑板15、凹槽16、刮刀17、刀架18、螺杆19和支撑柱20,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2,且第一支撑座1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液压杆3的一侧设置有启动器4,且液压杆3的上端靠近启动器4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的上端嵌入设置有螺栓5,且第一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圆竹7,所述支撑板15的一端靠近第一支撑座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4,且支撑板15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6,所述固定座13安装在支撑板15的上端,且固定座13的上端设置有出料管道12,所述出料管道12的上端设置有上套筒10,所述上套筒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8,且上套筒10的一侧设置有卡销9,所述上套筒10的侧壁靠近卡销9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螺杆19,且上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刀架18,所述上套筒10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柱20,且上套筒10的下端设置有下套筒11,所述刀架18的一端设置有刮刀17。为了使液压杆3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PLC控制器2与启动器4电性连接。为了使出料管道12固定在支撑板15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座13与支撑板15之间通过螺帽固定连接。为了使刮掉的残渣排出下套筒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套筒11的底部设置有圆孔。为了使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更加坚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均为钢性材质的构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圆柱刮青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支撑座1、PLC控制器2、液压杆3、启动器4、螺栓5、第一套筒6、圆竹7、进料口8、卡销9、上套筒10、下套筒11、出料管道12、固定座13、第二支撑座14、支撑板15、凹槽16、刮刀17、刀架18、螺杆19和支撑柱20,使用者先将圆竹7一端固定在第一套筒6内,另一端固定在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内,通过拧紧螺栓5可将圆竹7固定,由于刀架18的一端固定在弹簧上,另一端设置有刮刀17,而弹簧则固定在支撑柱20内,通过拧紧螺杆19可以推动刀架18向右移动,移动到相应圆竹7宽度时即可,此时插上卡销9即可将圆竹7的另一端固定,此时电源通电后液压杆3开始工作,圆竹7在液压杆3的推动下与刀架18摩擦,从而达到刮青的目的,而刮下的大量优质纤维则可以通过下套筒11底端的圆孔排进出料管道12内,再通过出料管道12进入凹槽16,达到避免浪费和堵塞下套筒11的目的,既解决了常规的人工刮青带来的繁琐,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了使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更加坚固,增加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的使用寿命,上套筒10和下套筒11均为钢性材质的构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PLC控制器(2)、液压杆(3)、启动器(4)、螺栓(5)、第一套筒(6)、圆竹(7)、进料口(8)、卡销(9)、上套筒(10)、下套筒(11)、出料管道(12)、固定座(13)、第二支撑座(14)、支撑板(15)、凹槽(16)、刮刀(17)、刀架(18)、螺杆(19)和支撑柱(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2),且第一支撑座(1)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液压杆(3)的一侧设置有启动器(4),且液压杆(3)的上端靠近启动器(4)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的上端嵌入设置有螺栓(5),且第一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圆竹(7),所述支撑板(15)的一端靠近第一支撑座(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4),且支撑板(15)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6),所述固定座(13)安装在支撑板(15)的上端,且固定座(13)的上端设置有出料管道(12),所述出料管道(12)的上端设置有上套筒(10),所述上套筒(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8),且上套筒(10)的一侧设置有卡销(9),所述上套筒(10)的侧壁靠近卡销(9)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螺杆(19),且上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刀架(18),所述上套筒(10)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柱(20),且上套筒(10)的下端设置有下套筒(11),所述刀架(18)的一端设置有刮刀(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竹刮青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PLC控制器(2)、液压杆(3)、启动器(4)、螺栓(5)、第一套筒(6)、圆竹(7)、进料口(8)、卡销(9)、上套筒(10)、下套筒(11)、出料管道(12)、固定座(13)、第二支撑座(14)、支撑板(15)、凹槽(16)、刮刀(17)、刀架(18)、螺杆(19)和支撑柱(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2),且第一支撑座(1)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液压杆(3)的一侧设置有启动器(4),且液压杆(3)的上端靠近启动器(4)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的上端嵌入设置有螺栓(5),且第一套筒(6)的内部设置有圆竹(7),所述支撑板(15)的一端靠近第一支撑座(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4),且支撑板(15)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6),所述固定座(13)安装在支撑板(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玉
申请(专利权)人:林小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