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导轨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23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型导轨抛丸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抛丸机适用范围小、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异型导轨抛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和出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包括一端与进料总成连通的筒体,筒体的另一端与出料总成连通,筒体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第一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二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三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第四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等优点。

Profiled guideway shot blas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ecial type guide shot blast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mall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low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shot blasting machine. The special guide shot blasting machine, comprises a feeding assembly, shot blasting machine body and discharging assembly, shot blasting machine body comprises a feeding end and assembly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cylind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discharging assemb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cylinder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d shot second, third, abrator head head and fourth shot blasting hea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blast head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shaped guide groov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irection of pills, second out of the lower side surface of the head shot is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guide groove shaped pill left, the upper surface third abrator head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right guide shaped pill set the fourth groove, the pill abrator head direction and shaped guide groove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ower side surface of the vertical sett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utomation and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型导轨抛丸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抛丸机,特别是一种异型导轨抛丸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异型导轨,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当异型导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凹槽内的毛刺进行去毛刺处理。传统技术中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异型导轨凹槽内的毛刺进行去毛刺处理,存在操作困难、劳动强度高且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人工操作,无法保证全面去毛刺,去毛刺效果低。现有技术中,一些企业采用抛丸机对导轨进行去毛刺,但其仅局限于非异型导轨,主要用于去除导轨表面的毛刺。其操作方法如下:将导轨置于抛丸机内,由抛丸机的抛丸头将钢丸抛出撞击到导轨上,钢丸的高速撞击使位于导轨上的毛刺脱落。抛丸头由电机驱动的叶轮、进丸口和出丸口构成,钢丸不断从进丸口进入,在叶轮的带动下由出丸口高速喷出,撞击到导轨上,将导轨表面的毛刺清除。由于这种抛丸机主要对非异型导轨进行去毛刺加工,抛丸头的出料方向与导轨的表面垂直,对于异型导轨具有凹槽,显然该抛丸机无法对凹槽侧壁上的毛刺进行清除。抛丸机在对导轨进行去毛刺时,由工人将导轨放入到抛丸机内,随后向前推送,直到导轨的毛刺被清除完毕,出料时也需要工人接取以防止导轨撞伤,需要的人工较多,而且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异型导轨抛丸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异型导轨抛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和出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包括一端与进料总成连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出料总成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所述第一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抛丸头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设于筒体上,各抛丸头的出丸口均与筒体连通,即从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抛出的钢丸均进入筒体内,分别撞击到由进料总成送入至筒体内的异型导轨上,对异型导轨的各个面进行去毛刺处理。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各由一个与之对应设置的电机驱动,各抛丸头可单独工作,也可以一起工作。异型导轨由进料总成送入到筒体内,随后匀速向前输送,依次经过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抛出的钢丸去毛刺后,进入到出料总成内,由出料总成将异型导轨送出。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筒体由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构成,所述的左侧面与顶面之间设有顶斜面一,上述的第二抛丸头设于该顶斜面一上,所述的右侧面与顶面之间设有顶斜面二,上述的第四抛丸头设于该顶斜面二上,所述的底面与左侧面之间设有底斜面一,上述的第一抛丸头设于该底斜面一上,所述的底面与右侧面之间设有底斜面二,上述的第三抛丸头设于该底斜面二上。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进料总成包括进料架和若干均匀设于进料架上输料单元,所述的输料单元包括设于进料架上的送料辊一、驱动轴一和链轮一,所述的送料辊一套设于驱动轴一的一端,所述的链轮一套设在驱动轴一上,若干个输料单元的链轮一与同一链条一传动连接。链条由一驱动电机带动,链条动作时,带动若干个链轮一同时同向转动,带动若干个驱动轴一同向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送料辊一同向转动,将被加工工件(异型导轨)放入到送料辊一上,当送料辊一同向转动时,将异型导轨向前输送。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进料架上设有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的支座一内固定有轴承一,所述的支座二内固定有与轴承一同轴设置的轴承二,上述驱动轴一的一端穿设在轴承一内并与轴承一的内圈紧配合,另一端穿设在轴承二内并与轴承二的内圈紧配合。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出料总成包括出料架和若干均匀设于出料架上的出料单元,所述的出料单元包括设于出料架上的送料辊二、驱动轴二和链轮二,所述的送料辊二套设于驱动轴二的一端,所述的链轮二套设在驱动轴二上,若干个出料单元的链轮二与同一链条二传动连接。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出料架上设有支座三和支座四,所述的支座三内固定有轴承三,所述的支座四内固定有与轴承三同轴设置的轴承四,上述驱动轴二的一端穿设在轴承三内并与轴承三的内圈紧配合,另一端穿设在轴承四内并与轴承四的内圈紧配合。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出料架的侧部下方设有承料架,上述两相邻的出料单元之间设有一端铰接在出料架上的拨钩,所述的出料架上还设有使若干个拨钩绕其铰接点同步摆动的驱动结构。在上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一根将若干拨钩连为一体的同步杆和位于同步杆下方的气缸,所述的气缸铰接在出料架的下部,该气缸的活塞杆与同步杆相铰接。当气缸活塞杆伸长时,带动同步杆整体向上运动,同时带动若干个拨钩绕其与出料架的铰接点摆动,使拨钩倾斜,位于拨钩上的异型导轨掉落至承料架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异型导轨抛丸机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抛丸头、第二抛丸头、第三抛丸头和第四抛丸头,可分别对异型导轨凹槽的侧壁进行抛丸,从而提高抛丸效率;通过设置的进料总成和出料总成,提高异型导轨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并通过自动将异型导轨输送到承料架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提供的异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抛丸机主体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进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抛丸头;2、第二抛丸头;3、第三抛丸头;4、第四抛丸头;5、筒体;6、顶斜面一;7、顶斜面二;8、底斜面一;9、底斜面二;10、进料架;11、送料辊一;12、驱动轴一;13、链轮一;14、支座一;15、支座二;16、出料架;17、送料辊二;18、驱动轴二;19、链轮二;20、支座三;21、支座四;22、承料架;23、拨钩;24、同步杆;25、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异型导轨抛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和出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包括一端与进料总成连通的筒体5,筒体5的另一端与出料总成连通,筒体5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第一抛丸头1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二抛丸头2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三抛丸头3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第四抛丸头4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设于筒体5上,各抛丸头的出丸口均与筒体5连通,即从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抛出的钢丸均进入筒体5内,分别撞击到由进料总成送入至筒体5内的异型导轨上,对异型导轨的各个面进行去毛刺处理。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各由一个与之对应设置的电机驱动,各抛丸头可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异型导轨抛丸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型导轨抛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和出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包括一端与进料总成连通的筒体(5),所述筒体(5)的另一端与出料总成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5)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所述第一抛丸头(1)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抛丸头(2)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抛丸头(3)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抛丸头(4)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导轨抛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和出料总成,抛丸机主体包括一端与进料总成连通的筒体(5),所述筒体(5)的另一端与出料总成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5)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抛丸头(1)、第二抛丸头(2)、第三抛丸头(3)和第四抛丸头(4),所述第一抛丸头(1)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抛丸头(2)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左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抛丸头(3)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上侧面相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抛丸头(4)的出丸方向与异型导轨右侧凹槽的下侧面相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5)由顶面、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构成,所述的左侧面与顶面之间设有顶斜面一(6),上述的第二抛丸头(2)设于该顶斜面一(6)上,所述的右侧面与顶面之间设有顶斜面二(7),上述的第四抛丸头(4)设于该顶斜面二(7)上,所述的底面与左侧面之间设有底斜面一(8),上述的第一抛丸头(1)设于该底斜面一(8)上,所述的底面与右侧面之间设有底斜面二(9),上述的第三抛丸头(3)设于该底斜面二(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总成包括进料架(10)和若干均匀设于进料架(10)上输料单元,所述的输料单元包括设于进料架(10)上的送料辊一(11)、驱动轴一(12)和链轮一(13),所述的送料辊一(11)套设于驱动轴一(12)的一端,所述的链轮一(13)套设在驱动轴一(12)上,若干个输料单元的链轮一(13)与同一链条一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型导轨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磊达型钢冷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