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13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接机,解决了插接的过程中,工件底部的铆接孔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插接时操作人员常需要多次尝试后才能使工件插接在下铆模上,这个过程比较费时,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铆接座、安装架以及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机架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安装架上安装有铆头,铆接座上安装有下铆模,铆接座上设置有沿下铆模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架,限位架底部开设有供下铆模穿过的通道,限位架上设置有多个沿下铆模径向滑移且与工件侧壁抵触以限定工件位置的限位块,机架上设置有驱动限位架沿下铆模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达到了工件与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省时,提高生产效率。

A rive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iveting machine, solves the splicing process, the rivet hole bottom of the workpiece is not easy to observe directly, when inserted operators often require repeated attempts to make the workpiece inserted into the lower die, this process is time-consuming, low efficiency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s follows:, including frame, th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and riveting seat, driving the mounting frame to move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a first driving part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frame, rivet, rivet seat is installed under the rivet, rivet is arranged on the slip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rivet spacing rack., a limiting frame is provided for riveting die through the channel, a limi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adial sliding along the riveting die and workpiece side wall resistance to define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positioning block,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The second driving parts moving along the height of the lower riveting die reach the process of fitting the workpiece with the lower riveting die,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and time-saving,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接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铆接机。
技术介绍
铆接机是依据冷碾原理制成的铆接设备,指的是通过铆钉把管件铆接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是由多根薄壁管件相互连接而成。目前,公告号为CN2013664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杂操作空间便携式液压铆接机,它包括杠杆,上铆模、下铆模,叉头滑块,固定滑块,压头、过渡板和油缸,油缸叉头带动杠杆旋转,杠杆通过销轴带动叉头滑块在固定滑块上移动,压头固定在叉头滑块上,过渡板与杠杆相连,当叉头滑块上的下铆模即将进行铆接时,杠杆上的过渡板与压头开始接触,推动压头传递铆接力从而铆接工件。在铆接时常需要对方形管件等工件进行铆接,但是在对工件进行铆接时,需要将工件上的铆接孔与固定在铆接座上的下铆模插接配合,在插接的过程中,工件自上而下移动,由于工件底部的铆接孔不容易直接观察到,插接时操作人员常需要多次尝试后才能使工件插接在下铆模上,这个过程比较费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铆接机,达到工件与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省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铆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铆接座、安装架以及驱动所述安装架沿机架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铆头,所述铆接座上安装有与所述铆头配合铆接工件的下铆模,所述铆接座上设置有沿所述下铆模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底部开设有供下铆模穿过的通道,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铆模径向滑移且与工件侧壁抵触以限定工件位置的限位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架沿所述下铆模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始铆接时,向下移动限位架,将工件插接在下铆模上,使工件底部与限位架抵触,滑移限位块以调节限位块的位置,使限位块与工件侧壁抵触,调节好后即可进行铆接,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限位架上升,推动铆接好后的工件向上移动,取下铆接好的工件并将需要铆接的工件以相同的角度放置在限位架上,使工件侧壁分别于相应的限位块抵触,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限位架向下移动以带动工件插接在下铆模上,限位架和滑移块配合限定工件位置,使工件随限位架下移后下铆模与插接孔可以顺利插接配合,工件与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省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限位架底部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驱动限位架上下移动使移动限位架的过程更加省力,推块的设置增加了与限位架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推动限位架移动的过程中,推块与限位架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的移动,气缸驱动限位架移动的过程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包括沿所述限位架宽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限位块以及沿所述限位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于工件侧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互垂直,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限定了工件的位置,当工件同时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抵触时,工件的位置不变,铆接孔与下铆模对应,在工件向下移动后,工件可以更好的与下铆模插接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架宽度方向延伸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于限位架和第一限位块连接,对第一限位块起到了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伸缩杆伸缩带动第一限位块移动从而调节第一限位块与限位架之间的距离,使第一限位块更好的与工件抵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架长度方向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沿导向杆和螺杆滑移后,调节螺母与第二限位块抵触以限定第二限位块的位置,第二限位块不容易在螺杆上沿远离限位架的方向滑移,第二限位块不容易从螺杆上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块侧壁设置有与工件抵触的弹性防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防滑条的设置增加了工件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的摩擦力,在限位架移动的过程中,工件不容易相对于第一限位块发生移动,工件可以更准确的与下铆模插接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架上还设置有沿所述限位架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限位架上且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的导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使第二限位块滑移的过程更平稳,第二限位块滑移的过程中不容易绕螺杆转动,同时第二限位块可以更好的与工件抵触,限制工件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杆上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定位孔卡接配合且与所述限位架侧壁抵触的限位插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插块插入定位孔中后,限位插块与限位架侧壁抵触,导向杆无法继续向靠近限位架,从而限定了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架之间的距离,当工件与第二限位块抵触时,工件的位置不容易发生改变,工件随限位架下移后下铆模与插接孔可以顺利插接配合,工件与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省时,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架宽度方向延伸的刻度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条的设置方便记录位置以便下次加工同样工件时,可以更快的调节第二限位块至相应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置有沿所述机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限位架侧壁凸出形成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架沿机架高度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滑槽与滑块滑移配合使限位架的移动更平稳,限位架不容易发生沿机架水平方向的偏移,放置在限位架上的工件不容易因限位架偏移而无法插接在下铆模上,工件与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准确,提高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限位架和第一驱动件的设置方便工件升降,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对工件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使铆接孔与下铆模之间可以更好的插接配合,下铆模插接配合的过程更方便和省时,提高生产效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限位架的移动过程更平稳,燕尾槽、燕尾块以及伸缩杆的设置使第一限位块的移动更平稳,导向杆和螺杆的设置使第二限位块的移动更平稳,调节螺母和限位插块配合使第二限位块不容易在限位架的升降过程中自行移动,使第二限位块可以更好的与工件抵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架;12、铆头;13、第一驱动件;14、滑槽;15、铆接座;16、下铆模;17、第二驱动件;171、气缸;172、推块;2、限位架;21、通道;22、滑块;23、伸缩杆;24、限位块;241、第一限位块;242、弹性防滑条;243、第二限位块;244、刻度条;245、导向杆;246、定位孔;247、限位插块;248、燕尾块;26、螺杆;261、调节螺母;27、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铆接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铆接座15,铆接座15上设置有下铆模16。铆接座15上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安装架11和第一驱动件13,安装架11上装有铆头12,第一驱动件13驱动安装架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铆接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接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铆接座(15)、安装架(11)以及驱动所述安装架(11)沿机架(1)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13),所述安装架(11)上安装有铆头(12),所述铆接座(15)上安装有与所述铆头(12)配合铆接工件的下铆模(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座(15)上设置有沿所述下铆模(16)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架(2),所述限位架(2)底部开设有供下铆模(16)穿过的通道(21),所述限位架(2)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铆模(16)径向滑移且与工件侧壁抵触以限定工件位置的限位块(2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架(2)沿所述下铆模(16)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接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铆接座(15)、安装架(11)以及驱动所述安装架(11)沿机架(1)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13),所述安装架(11)上安装有铆头(12),所述铆接座(15)上安装有与所述铆头(12)配合铆接工件的下铆模(16),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座(15)上设置有沿所述下铆模(16)高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架(2),所述限位架(2)底部开设有供下铆模(16)穿过的通道(21),所述限位架(2)上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铆模(16)径向滑移且与工件侧壁抵触以限定工件位置的限位块(2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架(2)沿所述下铆模(16)高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17)包括气缸(171)以及与所述气缸(171)的活塞杆连接的推块(172),所述推块(172)与所述限位架(2)底部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4)包括沿所述限位架(2)宽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限位块(241)以及沿所述限位架(2)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限位块(243),所述第一限位块(241)和第二限位块(243)分别于工件侧壁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铆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2)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雅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高步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