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11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包括进油管、真空分离室、真空泵、加热器和排油泵,进油管连接真空分离室,真空分离室的水气出口通过抽气管道连接真空泵,净化油出口通过排油管连接排油泵,其特征在于,在进油管上设置进油泵,所述真空分离室上设置净油检测装置,真空分离室还连接一个油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上设置上述加热器和一个循环泵。(*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油净化装置,尤其为一种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净油装置是利用新型的真空干燥原理和分离工程及精密过滤技术,在 真空状态下通过加热脱除各种油中的水分、气体和杂质,达到油的使用性能的 专用设备。 一般工作流程如下待净化油液在真空负压下从净油口先进入粗过 滤器滤掉大颗粒杂质后进入加热器加热升温后进入真空分离室,经油液雾化器 和真空分离塔,油水有效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分经冷凝器凝结成水或以水蒸气 方式从真空泵排气口排出,除去水分和气体的洁净油从真空室底部经精过滤器 滤掉细颗粒杂质后由排油泵排出。通常情况下, 一次循环后因真空度和温度较 低,油品往往达不到使用要求。 以上装置存在如下不足1、 待净化油液仅依靠真空负压进入真空分离室,因压力不够,使得油液雾 化喷头的雾化压力不够而使油液雾化不够充分,而且整个净化过程只在进油口 处加热,加热时间不够充分,必然导致油水分离效率低。2、 为使油液的温度足够高,往往需通过外部二次加热升温,这会使油液经 过的路径较长,热能损失增大,对于本来加热时间就不长的流程,热量损失过 大使整个流程中油的温度不能保持,真空泵的负荷也加大了,使得油水分离的 两个关键要素"真空度"和"温度"明显降低,分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 对油品进行深度净化脱水处理,尤其在一些对油中残余含水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往往满足不了使用要求。3、 加热装置设置在进油管路上, 一旦停止进油,必然同时停止加热(进油 与加热在电路上有互锁设计),但由于热惯性的作用会导致加热器内的油液温度会迅速上升,对油质影响较大(如易氧化等),同时会对该净油装置供电的 电网形成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能源,以实现一次性处 理合格的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包括进油管、真空分离室、真空泵、加热器和 排油泵,进油管连接真空分离室,真空分离室的水气出口通过抽气管道连接真 空泵,净化油出口通过排油管连接排油泵,在进油管上设置进油泵,所述真空 分离室上设置净油检测装置,真空分离室还连接一个油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 上设置上述加热器和一个循环泵。所述真空分离室包括真空分离室罐体、真空分离室罐体内有油液雾化器和 分离塔,油液雾化器在罐体入口处与进油管连接,分离塔在油液雾化器下方。所述进油管道上设置有一个电磁阀。所述净油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排油泵和循环泵。 所述净油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仪、真空度检测仪和液位控制器。 所述真空分离室罐体上设有观察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增加了进油泵和循环泵,显著提高 了油液雾化分离动力,并将加热器设置在内循环回路上,让待净化油液在较短 的路径中快速高效加热,由于省去了较庞大的专门容器和管道,降低了直接成 本,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省了能源(电能),降低了真空泵的工作负荷,使得 油液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即可实现多次高温、高压、高抽速地循环脱水处理,从 而大幅度提高对油中水分的脱除。通过对油液的温度和真空度的设置和检测, 间接保证了被处理的油液达到了预期的指标。本技术结构能在一个工作循 环中通过内循环装置对待净化油液进行快速、深度脱水净化,显著提高了油水 分离效率和效果,同时因加热器设置在循环油路中,加热效率高,能耗低,加热温度升、降平稳,对油质的不良影响较小。真正实现了一次性处理合格的目 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循环泵一1温度检测仪一2加热器一3进油电磁阀一4进油泵一5 油液雾化器一6抽气管道一7真空度检测仪一8真空分离室罐体一9 分离塔一10液位控制器一ll观察窗一12真空泵一13排油泵一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 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l所示的实施例,本技术是由进油电磁阀4、进油泵5、油液雾 化器6、真空分离室罐体9、分离塔IO、循环泵l、加热器3、液位控制器ll、 真空度检测仪8、温度检测仪2、观察窗12、抽气管道7、真空泵13、排油泵 14、排油管等组成。进油电磁阀4和进油泵5设置在进油管路上,设置电磁阀 可以控制泵的抽油速度,控制进油。进油管连接真空分离室罐体9内入口处的 油液雾化器6,油液雾化器6流出的油进入位于它下方的分离塔10进行油水 分离,净化,在真空分离室罐体9引出一支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 泵1和加热器3,与循环管路配合有温度检测仪2和真空度检测仪8,设置在 真空分离室罐体9上,在真空分离室罐体9上分离塔10下方还设有液位控制 器ll,其上还设有观察窗12。真空分离室罐体9的水气出口连接抽气管道7, 抽气管道7连接真空泵13。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待净化油液经进油电磁阀4 (与进油泵 5联动)和进油泵5进入油液雾化器6,在真空分离室罐体9内进行初次油水 分离。然后通过温度检测仪2和真空度检测仪8检测间接判断油质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再次通过循环泵1和加热器3加热升温后再次进行雾化脱水处 理,如果待处理油液油质太差,经一次内循环处理后仍不合格,可再次进行内 循环处理,直至合格后再由排油泵14排出备用。分离出的水蒸气经抽气管道7从真空泵13的排气口排出,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并将待处理油液一次性处 理合格。液位控制器ll包括高、低两个液位控制,工作中,进油泵5受液位 控制器ll控制,低位时自动启动供油,达到高位时自动停止,以保证真空分 离室罐体9内油位始终正常,还可通过观察窗12时时观察。循环泵11也受液 位控制器ll控制,只有当油位达到低位时才能启动,防止空转。加热器3受 循环泵ll控制,只有循环泵1启动后才能启动,以防止无油时干烧。排油泵 14是由真空度检测仪8、温度检测仪2和液位控制器11共同控制的,可根据 需要设置真空度检测仪8和温度检测仪2的参数值,间接判断油质是否合格, 只有达到上述参数设置值后才能启动排油泵14。上述经过油液雾化器6在真空分离室罐体9内初次油水分离后的油不是按 照传统方式直接由排油泵排出,而是通过循环泵1经加热器3升温后再次雾化 分离处理并通过温度检测仪2和真空度检测仪8检测判断油质是否合格,如果 不合格,就再次内循环处理,直至合格后才能通过排油泵输送到需要用油的地 方。真正实现了经过一个工作循环就将油质处理合格的目标。上述的温度检测 仪2和真空度检测仪8仅是显示仪器,还可以设置成自动控制,电路控制属于 公知技术,不过多陈述。因增加了进油泵和循环泵1,显著提高了油液雾化分离动力,并将加热器3 设置在内循环回路上,让待净化油液在较短的路径中快速高效加热,由于省去 了较庞大的专门容器和管道,降低了直接成本,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省了能源(电能),降低了真空泵13的工作负荷,使得油液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即可实现 多次高温、高压、高抽速地循环脱水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对油中水分的脱除。 通过对油液的温度和真空度的设置和检测,间接保证了被处理的油液达到了预 期的指标。本技术结构能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通过内循环装置对待净化油液 进行快速、深度脱水净化,显著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和效果,同时因加热器3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真空净油装置,包括进油管、真空分离室、真空泵、加热器和排油泵,进油管连接真空分离室,真空分离室的水气出口通过抽气管道连接真空泵,净化油出口通过排油管连接排油泵,其特征在于,在进油管上设置进油泵,所述真空分离室上设置净油检测装置,真空分离室还连接一个油循环管路,该循环管路上设置上述加热器和一个循环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明李川喻其炳王益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