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784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它具有下列步骤:串联绕线步骤和并联接线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两种绕线方法的优、缺点。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无需焊接,并可满足粗线径电机的绕线制作,满足了市场需求。

A method of winding the series winding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he motor st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ding method of the series winding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he motor stator. It ha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series winding step and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step. The invention optim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wo kinds of wire winding method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rocess is simple, easy to make, no need for welding, and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定子是电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定子绕组更是定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绕线方法1为:串联绕线、串联接线,使用三轴线盘,三相同时绕制,每相三槽间使用过桥线连接,绕线完成后,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外接U相线、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外接W相线、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外接V相线,线槽C7的穿出端引线、线槽C8的穿出端引线、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连接在一起,焊接为公共点,此绕线方法虽然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但是无法满足粗线径电机的绕线制作。如图2所示的现有的绕线方法2为:并联绕线、并联接线,实用三轴线盘,三相同时绕制,每槽单独绕制,无过桥线,绕线完成后,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4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7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U相线,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5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8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W相线,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6的穿入端引线和线槽C9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V相线,线槽C1-C9的穿出端引线连接在一起,焊接为公共点,此绕线方法虽然可满足粗线径电机的绕线制作,但是绕线工装繁杂,工艺难,9根穿出端引线焊接在一起易造成假焊。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它具有下列步骤:一、串联绕线步骤,所述的串联绕线步骤将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将三组线的另一端以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1,C2,C3);接着将完成绕线步骤的三组线的穿出端引线做过桥线处理作为下一组线槽(C4,C5,C6)的穿入端引线;然后将完成过桥线处理的三组线的穿入端引线以逆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4,C5,C6);然后将完成逆绕步骤的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收线端子,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重复上述的顺时针绕线步骤,绕制线槽(C7,C8,C9),最后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二、并联接线步骤,所述的并联接线步骤是将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4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7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U相线;所述的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5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8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W相线;所述的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6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9穿入端的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V相线;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设在和过桥线同一面,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和过桥线使用特制压接片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两种绕线方法的优、缺点。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无需焊接,并可满足粗线径电机的绕线制作,满足了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绕线方法1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绕线方法2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它具有下列步骤:一、串联绕线步骤,所述的串联绕线步骤将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将三组线的另一端以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1,C2,C3);接着将完成绕线步骤的三组线的穿出端引线做过桥线处理作为下一组线槽(C4,C5,C6)的穿入端引线;然后将完成过桥线处理的三组线的穿入端引线以逆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4,C5,C6);然后将完成逆绕步骤的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收线端子,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重复上述的顺时针绕线步骤,绕制线槽(C7,C8,C9),最后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二、并联接线步骤,所述的并联接线步骤是将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4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7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U相线;所述的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5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8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W相线;所述的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6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9穿入端的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V相线;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设在和过桥线同一面,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和过桥线使用特制压接片相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两种绕线方法的优、缺点。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无需焊接,并可满足粗线径电机的绕线制作,满足了市场需求。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它具有下列步骤:一、串联绕线步骤,所述的串联绕线步骤将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将三组线的另一端以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1,C2,C3);接着将完成绕线步骤的三组线的穿出端引线做过桥线处理作为下一组线槽(C4,C5,C6)的穿入端引线;然后将完成过桥线处理的三组线的穿入端引线以逆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4,C5,C6);然后将完成逆绕步骤的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收线端子,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重复上述的顺时针绕线步骤,绕制线槽(C7,C8,C9),最后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二、并联接线步骤,所述的并联接线步骤是将线槽C1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4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7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U相线;所述的线槽C2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5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8的穿入端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W相线;所述的线槽C3的穿入端引线、线槽C6的穿出端引线和线槽C9穿入端的引线连接在一起外接V相线;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设在和过桥线同一面,所述的线槽C7、线槽C8和线槽C9的穿出端引线和过桥线使用特制压接片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的串联绕线、并联接线的绕线方法,它具有下列步骤:一、串联绕线步骤,所述的串联绕线步骤将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起线端子上;将三组线的另一端以顺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1,C2,C3);接着将完成绕线步骤的三组线的穿出端引线做过桥线处理作为下一组线槽(C4,C5,C6)的穿入端引线;然后将完成过桥线处理的三组线的穿入端引线以逆时针方向分别缠绕线槽(C4,C5,C6);然后将完成逆绕步骤的三组线的一端绑于绕线工装的收线端子,完成剪线和收线动作;重复上述的顺时针绕线步骤,绕制线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显国葛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