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7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4:30
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属于光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高效、合理利用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The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especially the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harging signal control part, signal inversion, charging for the first road, Second Road, the first charging switch, lithium batteries and second switch parts, the lithium battery lithium battery comprises a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lithium battery, the charging signal control part of the control signal output port and charging for the first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port, a signal from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port connected to the back part,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output port of the 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signal input port charging second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光伏储能系统
,尤其涉及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PV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一般为3Kw~10kW,家庭用量安装,在住户家里安装,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从逆变器出来的发出的电供给负载使用。但由于不具备调度储能部分,太阳能发出的电不能被有效、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高效、合理利用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5阴极相连,二极管D25阳极接地,第一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锂电池组的负极端接地。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二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6阴极相连,二极管D26阳极接地,第二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所述充电信号控制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1,U1的10脚依次通过电阻R76、地址设置接插件P3接地,U1的13脚分别与电容C9一端、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1脚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地线、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2脚、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3脚、3.3V电源相连;U1的14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7接3.3V电源,U1的15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6接3.3V电源,U1的16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5接3.3V电源,U1的17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4接3.3V电源。U1的5脚分别与电容C12一端、晶振G1一端相连,晶振G1另一端分别与U1的6脚、电容C13一端相连,电容C13另一端通过电阻R11分别与电容C12另一端、地线、MAX812芯片D14的1脚相连,D14的4脚接3.3V电源,D14的2脚通过电阻R15接U1的7脚,U1的24脚分别与电感L1一端、U1的36脚、U1的48脚、电感L2一端、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容C17一端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3.3V电源,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8一端、U1的9脚相连,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U1的18脚分别与二极管D24阴极、电阻R75一端、电容C33一端、电阻R74一端相连,二极管D24阳极、电阻R75另一端、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74另一端分别与锂电池组的正极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容C5一端、HT7550-5芯片D1-1的3脚、HT7550-5芯片D1的3脚相连,电容C4负极、电容C5另一端接地,D1-1的1脚分别与D1的1脚、稳压二极管D10阴极、电阻R1一端、电容C7正极相连,稳压二极管D10阳极、电容C7负极接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D1的2脚、D1-1的2脚、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一端、电容C6正极、电容C2一端、电源VCC、LM1117MPX-3.3芯片D2的3脚相连,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另一端、电容C6负极、电容C2另一端、D2的1脚接地,D2的2脚分别与3.3V电源、电容C1正极、C3一端相连,电容C1负极、C3另一端接地。所述信号取反部分包括NPN三极管VT17,三极管VT17的基极通过电阻R17与U1的45脚相连,三极管VT17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7集电极通过电阻R21接电源VCC。所述第一开关部分包括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2、Q3、Q5、Q6,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均连接有正向齐纳二极管。充电第一路包括电阻R35,电阻R35一端与U1的45脚相连,电阻R35另一端与NPN三极管VT5基极相连,三极管VT5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5集电极通过电阻R22分别与电阻R18一端、PNP三极管VT2基极相连,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8另一端、电源VCC、电阻R19一端、NPN三极管VT1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T1基极分别与电阻R19另一端、NPN三极管VT3集电极、PNP三极管VT4基极相连,三极管VT3基极通过电阻R34与U1的30脚相连,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与地线、三极管VT4集电极、电阻R36一端相连,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发射极、电阻R36另一端、电阻R50一端、电阻R51一端相连,电阻R50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电阻R51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6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阻R55一端相连,电阻R55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0阳极、电阻R52一端、电容C28一端、第一锂电池部分负极端相连;二极管D20阴极分别与电阻R52一端、C28一端、电阻R44一端、电阻R8一端相连,电阻R4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42一端、二极管D21阳极相连,电阻R42另一端与第一锂电池部分正极端相连。电阻R8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0一端、电阻R12一端相连,电容C10另一端接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LM258AD芯片U2A的3脚相连,电阻R1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相连,电阻R3另一端接地,电阻R2另一端接电源VCC;U2A的2脚分别与电阻R9一端、电阻R13一端、电容C20一端相连,电阻R9另一端接地;电容C2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另一端、U2A的1脚、电阻R14一端相连,U2A的8脚分别与电源VCC、电容C25一端相连,电容C25另一端接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6一端、电容C23一端、U1的14脚相连,电阻R16另一端、电容C23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6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48分别与电阻R47一端、电阻R49一端、NPN三极管VT7发射极、PNP三极管VT11发射极相连,电阻R47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电阻R49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三极管VT11集电极、二极管D21阴极、NPN三极管VT9发射极、电阻R54一端、二极管D17阳极、电容C26负极、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2一端、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三极管VT11基极分别与三极管VT7基极、电阻R41一端、三极管VT9集电极相连,电阻R41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VT7集电极、二极管D17阴极、电容C26正极、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5阴极相连,二极管D25阳极接地,第一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锂电池组的负极端接地;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二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6阴极相连,二极管D26阳极接地,第二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所述充电信号控制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1,U1的10脚依次通过电阻R76、地址设置接插件P3接地,U1的13脚分别与电容C9一端、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1脚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地线、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2脚、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3脚、3.3V电源相连;U1的14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7接3.3V电源,U1的15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6接3.3V电源,U1的16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5接3.3V电源,U1的17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4接3.3V电源;U1的5脚分别与电容C12一端、晶振G1一端相连,晶振G1另一端分别与U1的6脚、电容C13一端相连,电容C13另一端通过电阻R11分别与电容C12另一端、地线、MAX812芯片D14的1脚相连,D14的4脚接3.3V电源,D14的2脚通过电阻R15接U1的7脚,U1的24脚分别与电感L1一端、U1的36脚、U1的48脚、电感L2一端、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容C17一端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3.3V电源,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8一端、U1的9脚相连,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U1的18脚分别与二极管D24阴极、电阻R75一端、电容C33一端、电阻R74一端相连, 二极管D24阳极、电阻R75另一端、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74另一端分别与锂电池组的正极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容C5一端、HT7550‑5芯片D1‑1的3脚、HT7550‑5芯片D1的3脚相连,电容C4负极、电容C5另一端接地,D1‑1的1脚分别与D1的1脚、稳压二极管D10阴极、电阻R1一端、电容C7正极相连,稳压二极管D10阳极、电容C7负极接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D1的2脚、D1‑1的2脚、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一端、电容C6正极、电容C2一端、电源VCC、LM1117MPX‑3.3芯片D2的3脚相连,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另一端、电容C6负极、电容C2另一端、D2的1脚接地,D2的2脚分别与3.3V电源、电容C1正极、C3一端相连,电容C1负极、C3另一端接地;所述信号取反部分包括NPN三极管VT17,三极管VT17的基极通过电阻R17与U1的45脚相连,三极管VT17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17集电极通过电阻R21接电源VCC;所述第一开关部分包括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Q2、Q3、Q5、Q6,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3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均连接有正向齐纳二极管;充电第一路包括电阻R35,电阻R35一端与U1的45脚相连,电阻R35另一端与NPN三极管VT5基极相连,三极管VT5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5集电极通过电阻R22分别与电阻R18一端、PNP三极管VT2基极相连,三极管VT2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8另一端、电源VCC、电阻R19一端、NPN三极管VT1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T1基极分别与电阻R19另一端、NPN三极管VT3集电极、PNP三极管VT4基极相连,三极管VT3基极通过电阻R34与U1的30脚相连,三极管VT3发射极分别与地线、三极管VT4集电极、电阻R36一端相连,三极管VT4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发射极、电阻R36另一端、电阻R50一端、电阻R51一端相连,电阻R50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电阻R51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6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5阴极相连,二极管D25阳极接地,第一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锂电池组的负极端接地;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二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6阴极相连,二极管D26阳极接地,第二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所述充电信号控制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1,U1的10脚依次通过电阻R76、地址设置接插件P3接地,U1的13脚分别与电容C9一端、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1脚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地线、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2脚、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3脚、3.3V电源相连;U1的14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7接3.3V电源,U1的15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6接3.3V电源,U1的16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5接3.3V电源,U1的17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4接3.3V电源;U1的5脚分别与电容C12一端、晶振G1一端相连,晶振G1另一端分别与U1的6脚、电容C13一端相连,电容C13另一端通过电阻R11分别与电容C12另一端、地线、MAX812芯片D14的1脚相连,D14的4脚接3.3V电源,D14的2脚通过电阻R15接U1的7脚,U1的24脚分别与电感L1一端、U1的36脚、U1的48脚、电感L2一端、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容C17一端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3.3V电源,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8一端、U1的9脚相连,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U1的18脚分别与二极管D24阴极、电阻R75一端、电容C33一端、电阻R74一端相连,二极管D24阳极、电阻R75另一端、电容C33另一端接地;电阻R74另一端分别与锂电池组的正极端、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分别与电容C4正极、电容C5一端、HT7550-5芯片D1-1的3脚、HT7550-5芯片D1的3脚相连,电容C4负极、电容C5另一端接地,D1-1的1脚分别与D1的1脚、稳压二极管D10阴极、电阻R1一端、电容C7正极相连,稳压二极管D10阳极、电容C7负极接地,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D1的2脚、D1-1的2脚、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一端、电容C6正极、电容C2一端、电源VCC、LM1117MPX-3.3芯片D2的3脚相连,双向瞬变抑制二极管VP1另一端、电容C6负极、电容C2另一端、D2的1脚接地,D2的2脚分别与3.3V电源、电容C1正极、C3一端相连,电容C1负极、C3另一端接地;所述信号取反部分包括NPN三极管VT17,三极管VT17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振河查小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迎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