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89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元件,其包含有:一具有离型效果的中心弹体;以及一第一膜体,其设于该中心弹体的表面;以及一第二膜体,该第二膜体设于该第一膜体的表面。该缓冲元件具有较少层数,所以结构较为简易,而使其制程工序能够减少,并可降低制造成本。

Buffer e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ffer element,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bullet body with the effect of leaving the center, and a first membrane body, which is position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nter shell body and a second membrane body, and the second membran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membrane body. The buffer element has fewer layers, so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 and the process proces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元件,尤指一种结构简单,并可具有缓冲与吸震效果的元件。
技术介绍
缓冲元件,其系使用于鞋类、运动器材、医疗器材、电脑或智慧型,以避免或保护前述的装置、物件或使用者受到损伤。缓冲元件是一具有弹性与吸震效果的弹性体。早年,缓冲元件是以亚瑟胶所制作,但却具有强度不足的缺点,受到强大压力时会产生破裂的缺点。近年,常见的缓冲元件为三层结构,其由弹性芯体、架桥薄膜与被覆体所组成。架桥薄膜系包覆于弹性芯体的外表面。被覆体系包覆于架桥薄膜的外表面。虽上述的缓冲元件的结构系能够达到缓冲的效果,但于制作时仍有其难度,弹性芯体要经过至少两次的包膜制程,一为架桥薄膜,另一为被覆体。故如何减少缓冲元件的包膜制程或减少缓冲元件的层数就有可讨论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元件,其系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制程工序与简化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具有离型效果的中心弹体;以及一第一膜体,其设于该中心弹体的表面。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该第一膜体完整地包覆于该中心弹体的全部表面或包覆该中心弹体的局部表面。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还具有一第二膜体,该第二膜体设于该第一膜体的表面。所述的缓冲元件,其中,该第二膜体完整地包覆于该第一膜体的全部表面或包覆该第一膜体的局部表面。综合上述,本技术的缓冲元件具有较少层数,所以结构较为简易,而使其制程工序能够减少,并可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缓冲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缓冲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中心弹体;11第一膜体;12第二膜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凭借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缓冲元件的第一实施例,其具有一中心弹体10与一第一膜体11。中心弹体10是聚酯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化合而成的聚氨酯树脂与具有离型效果的材料的组合;或者为热可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与聚具有离型效果的材料的组合。前述的组合系以射出成型或模具成型,而使该组合形成一块体,该块体为中心弹体10。因中心弹体10具有离型效果的材料,故中心弹体10的表面具有一离型效果。第一膜体11系包覆于中心弹体10的表面。举例而言,第一膜体11为聚氨酯。该聚氨酯系以喷洒、涂布或浸泡,以附着于中心弹体10的表面,并形成第一膜体11。因中心弹体10具有一离型效果,故第一膜体11系易于包覆于中心弹体10的表面,而使第一膜体11与中心弹体10更能够稳固结合。请配合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缓冲元件的第二实施例,其为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衍生,故元件符号系沿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特先陈明。于本实施例中,一第二膜体12系包覆于第一膜体11的表面,第一膜体11系包覆中心弹体10,而使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缓冲元件形成一三层结构。举例而言,第二膜体12为聚氨酯。该聚氨酯系以喷洒、涂布或浸泡,以附着于第一膜体11的表面,并形成第二膜体12。综合上述,第一膜体11完整地包覆于中心弹体10的全部表面或仅包覆中心弹体10的局部表面。同理,第二膜体12完整地包覆于第一膜体11的全部表面或仅包覆第一膜体11的局部表面。前述的膜体,其系指第一膜体11或第二膜体12,其系用于保持中心弹体10的完整性。中心弹体10系能够提供一缓冲与吸震效果。本技术的缓冲元件具有较少层数,所以结构较为简易,而使其制程工序能够减少,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系用于例释本技术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可实施范畴,于未脱离本技术上揭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技术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保护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缓冲元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具有离型效果的中心弹体;一第一膜体,其设于该中心弹体的表面;以及一第二膜体,该第二膜体设于该第一膜体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9 TW 1052139841.一种缓冲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具有离型效果的中心弹体;一第一膜体,其设于该中心弹体的表面;以及一第二膜体,该第二膜体设于该第一膜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洧铭
申请(专利权)人:宝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