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87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机油动力装置、过滤装置以及调温装置和热交换器,调温装置、热交换器还分别与柴油机第一油管连接相通;当进入调温装置的机油温度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调温装置与热交换器进口端之间的管路被调温装置截断;当进入调温装置的机油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调温装置与热交换器进口端之间的管路导通。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的机油的温度和粘度等指标控制在合适的允许范围之内,保证柴油机的润滑和冷却需要,以提高柴油机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

A kind of controlled temperature diesel eng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diesel engine, which are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power device, a filtering devic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a heat exchanger, a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the heat exchanger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il pipe of diesel engine is connected; when the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into the oil temperature as the standard temperature setting, temperature and heat pipe between the device the inlet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is exchanger truncation; when entering the thermostat oil temperature below or beyond the standard temperature sett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and a heat exchanger tube between the inlet end of the conduction. The first tubing into the diesel engine oil temperature and viscosity index control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of the right by the invention, the engine lubrication and cooling nee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iesel eng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outstanding advanta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柴油机中的机油直接从油底壳被吸入机油动力装置,由机油动力装置将吸入的机油转化成具有一定压力的压力油,然后进入过滤装置,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即由机油滤清器上的出油管装配进入到热交换器,最后进入到柴油机第一油管,从而对柴油机的相应零部件进行润滑、冷却等,以保证柴油机可靠地持续工作。但是,由于热交换器的冷却介质为从中冷器过来的冷却水,当柴油机启动或者低负荷运转时,进入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温度较低,同时机油的温度也较低,因此,冷却水不能将机油的温度加热到柴油机所需的适宜温度,从而会造成因机油温度低而导致的机油粘度高,这些温度低且粘度高的机油无法进一步处理就直接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既影响了机油的流动性能,又使柴油机的润滑状况恶化。而当柴油机高负荷工作或者长时间工作时,机油的温度较高,且进入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温度也较高,因此,冷却水不能将机油的温度降下来,从而造成机油的粘度下降过快;这些温度高且粘度低的机油无法进一步处理就直接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导致机油的承载能力下降,也使柴油机的润滑和冷却状况恶化,不利于柴油机可靠地持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对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的机油的温度进行自动调整,提高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机油动力装置、过滤装置以及调温装置和热交换器,且所述调温装置、热交换器还分别与柴油机第一油管连接相通;当进入温度自动调节器的机油温度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所述调温装置与热交换器进口端之间的管路被调温装置截断;当进入调温装置的机油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所述调温装置与热交换器进口端之间的管路导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调温装置可以根据进入调温装置的机油的实际温度来自动调节调温装置与热交换器进口端之间连接管路的截断或者导通,从而使得最终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的机油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保证了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机油动力装置1、过滤装置3以及调温装置6和热交换器10,其中的调温装置6,是由壳体11、热敏装置12、转阀13以及杠杆机构14和安全弹簧15组成,在调温装置6的壳体11上分别设置有进口、旁通口和冷却口,所述热敏装置12设置在壳体11的进口端,所述杠杆机构14与转阀13活动连接,所述安全弹簧15设置在热敏装置12与杠杆机构14之间。所述调温装置6的进口端通过出油管装配5与过滤装置3顶部的出口端连接相通,调温装置6的旁通口与第二进油管装配8连接相通,调温装置6上的冷却口则通过第一进油管装配7与机油热交换器10的入口端连接相通,所述第二进油管装配8和热交换器10的出口端则分别与第三进油管装配9入口端连接相通,而第三进油管装配9的出口端则与柴油机第一油管连接相通。所述的调温装置6利用机油受热膨胀及机油不可压缩的原理实现自动调节,其控制作用为比例调节而并非直开直关式。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其中的转阀13关闭调温装置6上与热交换器10进口端连接的冷却口,因此,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将全部从调温装置6的旁通口进入第二进油管装配8;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热敏装置12中由感温材料制成的热敏部件将遇冷收缩或者受热膨胀,通过安全弹簧15驱动杠杆机构14旋转,进而推动转阀13部分关闭调温装置6的旁通口,并且转阀13同时部分开启调温装置6的冷却口,这样就可以减少通过调温装置6旁通口的机油流量,使得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机油从调温装置6的旁通口进入第二进油管装配8,另一路机油则从调温装置6的冷却口进入热交换器10中,经过热交换器10进行热交换之后,再通过第三进油管装配9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考虑到机油自身的流动特性,在上述的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中,所述第二进油管装配8设置为“U”形管路,既可节省管路所占用空间,使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同时还有利于流经第二进油管装配8的机油充分地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中。所述出油管装配5、调温装置6、第一进油管装配7依次连接成“S”形管路相通,通过这种“S”形管路可以使得过滤装置3的出口端、调温装置6的进口端和冷却口端、热交换器10的入口端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使得从过滤装置3出口端流出的机油可以全部进入调温装置6,并使其中的热敏装置12充分地感应机油温度,有利于提高热敏装置12遇冷收缩或者受热膨胀时对转阀13的控制灵敏度,使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的机油尽量多地从调温装置6的冷却口进入热交换器10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保证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的机油温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过滤装置3中不可避免地会累积脏油而导致过滤装置3内部的滤芯发生堵塞不良,为此,必须拆开过滤装置3并从中取出滤芯,然后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在取出滤芯时,滤芯内的脏油会流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作业人员滑倒的安全风险;另外,因为柴油机的机车上空间有限,无法使用起吊设备取出滤芯,需要由检修工人将滤芯托住,增加了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此,在过滤装置3底部设置与之连接相通的放油管装配4,并在放油管装配4上设置阀门。当过滤装置3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滤芯时,即可以通过放油管装配4将过滤装置3中的脏机油放回到油底壳2中,待脏机油排放干净后,将放油管装配4上的阀门关闭,再从过滤装置3中取出滤芯进行更换或者清洗,以保证过滤装置3的正常使用,有效地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也避免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隐患,降低了检修难度,并极大地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柴油机机油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机油经过过滤装置3过滤后,通过出油管装配5进入调温装置6中,调温装置6中的热敏装置12可以根据柴油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标准机油温度范围的不同而选定,所选定柴油机的标准机油温度范围即为调温装置6设定的标准温度。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调温装置6中的转阀13将完全关闭调温装置6上的冷却口,因此,机油仅仅从调温装置6上的旁通口进入第二进油管装配8,再经过第三进油管装配9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调温装置6中的转阀13开启调温装置6上的冷却口,所开启冷却口的大小根据调温装置6中热敏装置12所感应的温度差的大小而定,温度差越大,转阀13开启冷却口越大,温度差越小,转阀13开启冷却口也越小。因此,经过调温装置6的机油将有一部分通过旁通口进入第二进油管装配8,另一部分机油通过冷却口进入第一进油管装配7,然后进入热交换器10中,通过热交换器10将低于设定标准温度的机油加热或者将超出设定标准温度的机油冷却到标准温度,最后进入柴油机第一油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从过滤装置3出来的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机油不受控制就进入柴油机第一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机油动力装置(1)、 过滤装置(3)以及调温装置(6)和热交换器(10),且所述调温装置(6)、热交换器(10)还分别与柴油机第一油管连接相通;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所述调温装置(6)与热交换器(10)进口端之间的管路被调温装置(6)截断;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机油温度低于或者超出设定的标准温度时,所述调温装置(6)与热交换器(10)进口端之间的管路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相通的机油动力装置(1)、过滤装置(3)以及调温装置(6)和热交换器(10),且所述调温装置(6)、热交换器(10)还分别与柴油机第一油管连接相通;当进入调温装置(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玲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明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