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7455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27份,丙烯酸树脂15~17份,丁醚14~16份,乙酯14~16份,丁酯14~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8份,真皮蜡2~4份,芥酸酰胺1~3份,分散剂1~2份,苯甲基硅油1~3份。还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丁醚、乙酯、丁酯、二氧化硅消光粉、分散剂搅拌后研磨过滤;之后加入特殊真皮蜡、芥酸酰胺、苯甲基硅油搅拌均匀;之后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组成真皮皮光处理剂耐温性好,可压花,可用于高固处理,抛光后革面真皮效果佳,手感独特,光泽自然,色泽清晰,蜡光感佳,综合效果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特别涉及应用于合成革后段工艺的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属于创新型后段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合成革表面处理剂可以根据产品的类别进行表面涂饰,从而改善合成革的亮度、色泽及手感。然而随着消费者对皮革表面色泽、手感要求要求的提高,不但要增加合成革的触感,还要保证合成革表面的亮度和色泽度等。现有的皮光处理剂在喷涂到皮革表面后,真皮效果不佳,手感顿涩,合成革表面色泽不够清晰、自然、鲜亮,因此,现有的表皮光处理剂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合成革表面的真皮手感、亮度和色泽日益增加的要求,所以急需一种既可提高合成革触感,又能提高合成革手感、色泽和亮度的皮光处理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27份,丙烯酸树脂15~17份,丁醚14~16份,乙酯14~16份,丁酯14~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8份,特殊真皮蜡2~4份,芥酸酰胺1~3份,分散剂1~2份,苯甲基硅油1~3份。进一步地,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16份,丁醚15份,乙酯15份,丁酯15份,二氧化硅消光粉7份,真皮蜡3份,芥酸酰胺2份,分散剂1份,苯甲基硅油1份。本专利技术还具体公开了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以上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丁醚、乙酯、丁酯、二氧化硅消光粉、分散剂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特殊真皮蜡、芥酸酰胺、苯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向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进一步地,步骤1中原料配比以质量份计为:所述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8~25份,所述丙烯酸树脂15~17份,所述丁醚14~16份,所述乙酯14~16份,所述丁酯14~16份,所述二氧化硅消光粉5~8份,所述分散剂1~2份。进一步地,步骤2中原料配比以质量份计为:所述特殊真皮蜡2~4份,所述芥酸酰胺1~3份,所述苯甲基硅油1~3份。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剩余改性聚氨酯树脂为2~9份,且步骤1中所述部分改性聚氨酯和步骤2中所述剩余改性聚氨酯树脂的总量控制在25~27份。进一步地,步骤1中原料配比以质量份计为:所述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9份,所述丙烯酸树脂16份,所述丁醚15份,所述乙酯15份,所述丁酯15份,所述二氧化硅消光粉7份,所述分散剂1份。进一步地,步骤2中原料配比以质量份计为:所述真皮蜡3份,所述芥酸酰胺2份,所述苯甲基硅油1份。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剩余改性聚氨酯树脂为6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组成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各组分相互协调、共同作用,耐温性好,可压花,也可用于高固处理,抛光后革面真皮效果佳,手感独特,用此种处理剂做出的革光泽自然,色泽清晰,蜡光感佳,真皮效果强,综合效果优;2、将该真皮皮光处理剂在现有合成革生产线上应用,工艺简单,是后段印刷的一种新型材料无需改变生产设备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以树脂的总重为基准,其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16份,丁醚15份,乙酯15份,丁酯15份,二氧化硅消光粉7份,特殊真皮蜡3份,芥酸酰胺2份,分散剂1份,苯甲基硅油1份。该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为蜡光抛光处理剂。本专利技术聚氨酯滑爽抛光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9份、丙烯酸树脂16份、丁醚15份、乙酯15份、丁酯15份、二氧化硅消光粉7份、分散剂1份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真皮蜡3份、芥酸酰胺2份、苯甲基硅油1份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6份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实施例2: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以树脂的总重为基准,其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17份,丁醚16份,乙酯16份,丁酯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8份,真皮蜡4份,芥酸酰胺3份,分散剂2份,苯甲基硅油3份。该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为蜡光抛光处理剂。本专利技术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9份、丙烯酸树脂17份、丁醚16份、乙酯16份、丁酯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8份、分散剂2份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真皮蜡4份、芥酸酰胺3份、苯甲基硅油3份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6份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实施例3: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以树脂的总重为基准,其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7份,丙烯酸树脂15份,丁醚14份,乙酯14份,丁酯14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份,真皮蜡2份,芥酸酰胺1份,分散剂1份,苯甲基硅油1份。该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为蜡光抛光处理剂。本专利技术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15份、丁醚14份、乙酯14份、丁酯14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份、分散剂1份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真皮蜡2份、芥酸酰胺1份、苯甲基硅油1份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2份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实施例4: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以树脂的总重为基准,其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6份,丙烯酸树脂17份,丁醚14份,乙酯16份,丁酯14份,二氧化硅消光粉8份,真皮蜡1份,芥酸酰胺3份,分散剂1份,苯甲基硅油3份。该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为蜡光抛光处理剂。本专利技术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1:按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8份、丙烯酸树脂17份、丁醚14份、乙酯16份、丁酯14份、二氧化硅消光粉8份、分散剂1份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真皮蜡1份、芥酸酰胺3份、苯甲基硅油3份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8份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上述抛光处理剂的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其中实施例1为最佳实施例,其得到的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各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实施例,并且与其他实施例相比,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光泽,色泽,腊光感和稳定性等。表1项目指标pH值5~7外观微黄粘稠液体粘度(cps/25℃)1500~2500稳定性无沉淀、不变色溶剂体系酯类固含量(%)3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27份,丙烯酸树脂15~17份,丁醚14~16份,乙酯14~16份,丁酯14~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8份,真皮蜡2~4份,芥酸酰胺1~3份,分散剂1~2份,苯甲基硅油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27份,丙烯酸树脂15~17份,丁醚14~16份,乙酯14~16份,丁酯14~16份,二氧化硅消光粉5~8份,真皮蜡2~4份,芥酸酰胺1~3份,分散剂1~2份,苯甲基硅油1~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其中包含改性聚氨酯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16份,丁醚15份,乙酯15份,丁酯15份,二氧化硅消光粉7份,真皮蜡3份,芥酸酰胺2份,分散剂1份,苯甲基硅油1份。3.一种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权利要求1或2的配方将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丁醚、乙酯、丁酯、二氧化硅消光粉、分散剂搅拌后研磨过滤得混合物;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加入真皮蜡、芥酸酰胺、苯甲基硅油搅拌均匀得混合物;步骤3:向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加入剩余的改性聚氨酯树脂搅拌均匀得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革用真皮皮光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配比以质量份计为:所述部分改性聚氨酯树脂18~25份,所述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泽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