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田专利>正文

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539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梁缝两侧桥面的若干个牵拉装置,若干个牵拉装置沿桥面的宽度方向分布,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固定板及一对角铁,角铁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前后两侧的角铁的底板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固定板上设置有插孔,插孔中过盈配合有套筒,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插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卡入的环形凹槽,滑槽中设置有弹簧,套筒锥形孔,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均通过两根穿设在角铁的竖板中的拉杆拉紧,拉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拉杆和竖板的螺母,两根拉杆分别位于加劲肋的前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和使用灵活的优点。

A deck FANGBIAN bit pu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ck FANGBIAN bit pull structur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joints for connecting beams on both sides of the bridge pulling device, a plurality of traction devic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bridge deck, each pull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and a pair of angle, angle iron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iffener rib after th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ngle iron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an inser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plate jack, Jack in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sleeve, the side wall of the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chute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steel ball, the inse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groove for the ball into the card. A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chute, the conical hole sleeve, each holding two tension rod angle pulling of the device by two vertical angle in the rod is attached to the threads on both ends of the locking nut rod and risers. The two pull rods are located in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stiffeners respectively,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flexibl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
,涉及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桥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变位的现象,在桥梁建设过程中,会在桥梁上安装用于拉紧桥梁梁缝两侧桥面的牵拉装置,目前所使用的牵拉装置一般包括分别位于梁缝两侧桥面上的一对角铁及用于连接改对角铁的拉杆,当拉杆与角铁锁紧后,实现对桥面的牵拉,然而桥梁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梁缝的宽度会有所不同,且由于目前的牵拉装置的尺寸是不可调的,因此针对不同宽度的梁缝需要采用不同尺寸的牵拉装置,从而给桥梁的建设和施工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梁缝宽度大小灵活调整尺寸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本技术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梁缝两侧桥面的若干个牵拉装置,若干个牵拉装置沿桥面的宽度方向分布,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焊接在位于梁缝两侧桥面的铺装钢筋上的固定板及一对分别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两块固定板上的角铁,角铁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前后两侧的角铁的底板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板长度方向分布的插孔,插孔中过盈配合有套筒,插杆插接在套筒中,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插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卡入的环形凹槽,滑槽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中的第一弹簧,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穿出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中的锥形孔,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均通过两根穿设在角铁的竖板中的拉杆拉紧,拉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拉杆和竖板的螺母,两根拉杆分别位于加劲肋的前后侧。本技术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其中,底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且呈倒“T”字形的滑轨,固定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供滑轨滑动的倒“T”字形的滑道。本技术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其中,插杆的上端设置有拉环;通过拉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将插杆从插孔中拉出来,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技术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其中,底板的下端面上贴设有可与固定板贴合的橡胶垫;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提高底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板与固定板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本技术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其中,竖板和螺母之间的拉杆上套装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将拉杆两端的螺母顶紧,防止螺母出现松脱的现象。本技术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中的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焊接在位于梁缝两侧桥面的铺装钢筋上的固定板及一对分别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两块固定板上的角铁,角铁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加劲肋前后两侧的角铁的底板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板长度方向分布的插孔,插孔中过盈配合有套筒,插杆插接在套筒中,插孔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插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卡入的环形凹槽,滑槽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中的第一弹簧,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部分穿出以使钢珠卡入到环形凹槽中的锥形孔,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均通过两根穿设在角铁的竖板中的拉杆拉紧,拉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拉杆和竖板的螺母,两根拉杆分别位于加劲肋的前后侧,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施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宽度的梁缝来滑动固定板上的底座,并将底座上的插杆插入到合适的插孔中,从而使得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以适合不同宽度的梁缝,本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和使用灵活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的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梁缝1两侧桥面2的若干个牵拉装置,若干个牵拉装置沿桥面2的宽度方向分布,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焊接在位于梁缝1两侧桥面2的铺装钢筋21上的固定板31及一对分别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两块固定板31上的角铁32,角铁32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33,加劲肋33前后两侧的角铁32的底板321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34,固定板3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板31长度方向分布的插孔311,插孔311中过盈配合有套筒312,插杆34插接在套筒312中,插孔31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13,滑槽313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314,插杆34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卡入的环形凹槽341,滑槽313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314以使钢珠314卡入到环形凹槽341中的第一弹簧315,套筒312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部分穿出以使钢珠314卡入到环形凹槽341中的锥形孔316,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32均通过两根穿设在角铁32的竖板322中的拉杆35拉紧,拉杆35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拉杆35和竖板322的螺母351,两根拉杆35分别位于加劲肋33的前后侧。底板32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沿底板321长度方向设置的且呈倒“T”字形的滑轨323,固定板3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供滑轨323滑动的倒“T”字形的滑道317。插杆34的上端设置有拉环342;通过拉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地将插杆从插孔中拉出来,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方便。底板321的下端面上贴设有可与固定板31贴合的橡胶垫36;通过橡胶垫的设置,能够提高底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板与固定板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竖板322和螺母351之间的拉杆35上套装有第二弹簧352;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将拉杆两端的螺母顶紧,防止螺母出现松脱的现象。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梁缝(1)两侧桥面(2)的若干个牵拉装置,若干个牵拉装置沿桥面(2)的宽度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焊接在位于梁缝(1)两侧桥面(2)的铺装钢筋(21)上的固定板(31)及一对分别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两块固定板(31)上的角铁(32),所述角铁(32)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33),所述加劲肋(33)前后两侧的角铁(32)的底板(321)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34),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板(31)长度方向分布的插孔(311),所述插孔(311)中过盈配合有套筒(312),所述插杆(34)插接在套筒(312)中,所述插孔(31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13),所述滑槽(313)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314),所述插杆(34)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卡入的环形凹槽(341),所述滑槽(313)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314)以使钢珠(314)卡入到环形凹槽(341)中的第一弹簧(315),所述套筒(312)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部分穿出以使钢珠(314)卡入到环形凹槽(341)中的锥形孔(316),每个牵拉装置中的两个角铁(32)均通过两根穿设在角铁(32)的竖板(322)中的拉杆(35)拉紧,所述拉杆(35)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拉杆(35)和竖板(322)的螺母(351),两根拉杆(35)分别位于加劲肋(33)的前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面防变位牵拉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梁缝(1)两侧桥面(2)的若干个牵拉装置,若干个牵拉装置沿桥面(2)的宽度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每个牵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焊接在位于梁缝(1)两侧桥面(2)的铺装钢筋(21)上的固定板(31)及一对分别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两块固定板(31)上的角铁(32),所述角铁(32)的外侧设置有加劲肋(33),所述加劲肋(33)前后两侧的角铁(32)的底板(321)上均插接有一个插杆(34),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板(31)长度方向分布的插孔(311),所述插孔(311)中过盈配合有套筒(312),所述插杆(34)插接在套筒(312)中,所述插孔(311)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13),所述滑槽(313)中可滑动地连接有钢珠(314),所述插杆(34)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卡入的环形凹槽(341),所述滑槽(313)中设置有用于推动钢珠(314)以使钢珠(314)卡入到环形凹槽(341)中的第一弹簧(315),所述套筒(312)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供钢珠(314)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田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