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及绑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6014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及绑扎方法,该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包括设置在最终接头宽度方向两侧的横向绑扎支架、垂向绑扎支架以及设置在最终接头长度方向两侧的纵向绑扎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最终接头的周围布置绑扎支架装置进行绑扎,克服了驳船运输过程中对最终接头造成的横向滑动、横向翻转和纵向滑动的问题,从而确保最终接头在海运过程中的安全,并采用非焊接绑扎形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最终接头因绑扎而导致的表面油漆破坏或者损伤,并且便于搬运、安装和拆卸,不会在拆卸时对止水带造成损害,同时也降低了最终接头运输绑扎的成本。

A terminal joint seaborne binding component and bin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nal joint maritime binding component and the binding method, the final joint maritime binding member includes setting to a binding stand and arranged in the final joint length direct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longitudinal bracket in the transverse lashing lashing bracket and final joint width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can bind on the binding support device arranged around the final joint, overcomes the lateral sliding, caused by the final joint in the process of horizontal tilting barge and longitudinal sliding problems, so as to ensure the final joint in the process of shipping safety, and the non welding binding form, can be avoided due to the final joint surface paint damage or damage the effective binding,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not in the demolition of the waterstop damage, but also reduces the cost of the final joint transportation la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及绑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运绑扎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来绑扎的方法。
技术介绍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沉管段最终接头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的关键部分,对整个工程影响巨大。最终接头钢壳部分外形尺寸为37.95m×7.5m×11.4m,重量约2500t,用驳船运输至珠海,航程890海里,航行时间180小时,在海运时,船舶在海浪作用下将会产生横摇、纵摇及升沉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对最终接头海运影响巨大。最终接头外围的顶推小梁+止水带的组合顶推系统,是临时止水结构,其安全性更是合龙焊接的“生命线”,54个千斤顶和小梁组成的系统,顶出小GINA止水带必须与两侧沉管钢帽严丝合缝,因此GINA止水带不允许有任何损伤、碰撞或破坏。顶推系统与主结构之间的间隙只有3mm,如果采用刚性固定的焊接绑扎形式,运输过程中,主结构与顶推系统变形量不同,在顶推过程中容易发生挤压摩擦,可能会严重影响顶推系统顺利顶推止水。目前,海运绑扎常用钢丝绳柔性绑扎,撑杆焊接刚性绑扎以及钢结构挡箱绑扎。其中,钢丝绳柔性绑扎常用于多次重复使用,单次使用成本较高;撑杆焊接刚性绑扎,在解绑切割时会破坏最终接头表面油漆;钢结构挡箱重量大,安装、拆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不仅能够克服驳船运输过程中对最终接头造成的横向滑动、横向翻转和纵向滑动的问题,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最终接头因绑扎而导致的表面油漆破坏或者损伤,并且便于搬运、安装和拆卸,不会在拆卸时对止水带造成损害,同时也降低了绑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包括设置在最终接头宽度方向两侧的横向绑扎支架垂向绑扎支架以及设置在最终接头长度方向两侧的纵向绑扎支架;所述横向绑扎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一、倾斜设置的斜撑一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一上的档箱,所述斜撑一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一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一和档箱设置于立柱一的相对两侧;所述垂向绑扎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二、倾斜设置的斜撑二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二上的挡杆,所述斜撑二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二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二和挡杆设置于立柱二的相对两侧;所述纵向绑扎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三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三,所述斜撑三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三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通过在最终接头四周布置的绑扎支架、垂向绑扎支架以及纵向绑扎支架,能够克服了驳船运输过程中对最终接头造成的横向滑动、横向翻转和纵向滑动的问题;通过将横向绑扎支架设计为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一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一,能够保证横向绑扎支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档箱,便于将档箱的端部贴紧最终接头进行横向的支撑,传递横向作用力,避免最终接头发生横向移动;通过将垂向绑扎支架设计为包括竖直设置的立柱二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二,能够保证垂向绑扎支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挡杆,便于使用挡杆对最终接头进行压紧,传递垂向作用力,避免最终接头发生横向翻转;通过将纵向绑扎支架设计为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柱三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三,能够保证纵向绑扎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便于通过支柱三贴紧最终接头进行纵向支撑,从而有利于传递作用力,避免最终接头发生纵向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绑扎支架、垂向绑扎支架以及纵向绑扎支架的材料均采用H型钢,其安装及拆卸比较简单,并且能够重复利用,节省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一和斜撑一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杆一,能够提高立柱一和斜撑一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一在与斜撑一相垂直的两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倾斜设置,且其上端焊接在立柱一的中下部,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便于对立柱一进行支撑,保证立柱一的稳定性,避免在立柱一产生滑移和偏转。作为优选,所述档箱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档箱的长度由立柱一的上方至下方逐渐加长,可以提高横向绑扎支架的横向支撑效果,且便于挡箱配合最终接头的形状进行贴紧支撑。作为优选,所述档箱的端部上倾斜设置有档板,便于与最终接头进行接触支撑,增大接触面积,并且便于挡板配合最终接头的形状,能够与最终接头保持紧贴。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三和斜撑三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杆二,能够提高立柱三和斜撑三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一、立柱二、立柱三的顶端上均设置有吊环,便于搬运、安装和拆卸。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一下部设置有一边与驳船甲板焊接的三角形加强筋一,且三角形加强筋一的数量设置为2-6个,能够增大立柱一与驳船甲板的焊接面积,提高立柱一与驳船甲板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斜撑一下部竖直设置有一边与驳船甲板焊接的三角形加强筋二和三角形加强筋三,所述三角形加强筋二设置于斜撑一靠近立柱一的一侧,所述三角形加强筋三设置与斜撑一远离立柱一的一侧,能够增大斜撑一与驳船甲板的焊接面积,提高斜撑一与驳船甲板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杆一的下侧竖直设置有一边与立柱一焊接的三角形加强筋四,能够增大加强杆一与立柱一的焊接面积,提高加强杆一与立柱一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挡杆的上下两侧竖直设置有一边与立柱二焊接的三角加强筋五,能够增大挡杆与立柱二的焊接面积,提高挡杆与立柱二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一与斜撑一之间的支撑角度为40°至60°,能够使斜撑一的中心线尽量汇交到驳船筋板的中心线上,可以起到较好的横向支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二与斜撑二之间的支撑角度为40°至60°,能够使斜撑二的中心线尽量汇交到驳船筋板的中心线上,可以起到较好的横向支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三与斜撑三之间的支撑角度为40°至60°,能够使斜撑三的中心线尽量汇交到驳船筋板的中心线上,可以起到较好的横向支撑作用。一种采用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的绑扎方法,在最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横向绑扎支架,用挡箱横向贴紧最终接头;在最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垂向绑扎支架,用挡杆垂向贴紧最终接头;在最终接头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若干个纵向绑扎支架,用立柱三直接贴紧最终接头。通过在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横向绑扎支架,便于克服最终接头的横向滑动;通过在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垂向绑扎支架,便于克服最终接头的横向翻转;通过在最终接头的长度方向设置纵向绑扎支架,便于克服最终接头的纵向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绑扎支架呈对称设置在最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便于对最终接头的横向绑扎支撑保持平衡。作为优选,所述垂向绑扎支架呈对称设置在最终接头的宽度方向两侧,便于对最终接头的垂向绑扎支撑保持平衡。作为优选,所述纵向绑扎支架呈对称设置在最终接头的长度方向两侧,便于对最终接头的纵向绑扎支撑保持平衡。作为优选,所述最终接头的宽度方向每侧设置有4-8个横向绑扎支架与2-6个垂向绑扎支架,其长度方向每侧设置有1-4个纵向绑扎支架,这样既能够保证最终接头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达到绑扎支撑的效果,又能够兼顾经济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及绑扎方法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最终接头的周围布置绑扎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及绑扎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终接头(1)宽度方向两侧的横向绑扎支架(2)、垂向绑扎支架(3)以及设置在最终接头(1)长度方向两侧的纵向绑扎支架(4);所述横向绑扎支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一(21)、倾斜设置的斜撑一(22)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一(21)上的档箱(23),所述斜撑一(2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一(2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一(22)和档箱(23)设置于立柱一(21)的相对两侧;所述垂向绑扎支架(3)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二(31)、倾斜设置的斜撑二(32)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二(31)上的挡杆(33),所述斜撑二(3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二(3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二(32)和挡杆(33)设置于立柱二(31)的相对两侧;所述纵向绑扎支架(4)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三(41)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三(42),所述斜撑三(4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三(4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最终接头(1)宽度方向两侧的横向绑扎支架(2)、垂向绑扎支架(3)以及设置在最终接头(1)长度方向两侧的纵向绑扎支架(4);所述横向绑扎支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一(21)、倾斜设置的斜撑一(22)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一(21)上的档箱(23),所述斜撑一(2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一(2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一(22)和档箱(23)设置于立柱一(21)的相对两侧;所述垂向绑扎支架(3)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二(31)、倾斜设置的斜撑二(32)以及水平设置在立柱二(31)上的挡杆(33),所述斜撑二(3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二(3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所述斜撑二(32)和挡杆(33)设置于立柱二(31)的相对两侧;所述纵向绑扎支架(4)包括竖直设置的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立柱三(41)和倾斜设置的斜撑三(42),所述斜撑三(42)的上端焊接在立柱三(41)上,其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绑扎支架(2)、垂向绑扎支架(3)以及纵向绑扎支架(4)的材料均采用H型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21)和斜撑一(22)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杆一(24)。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21)在与斜撑一(22)相垂直的两侧上设置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呈倾斜设置,且其上端焊接在立柱一(21)的中下部,下端焊接在驳船甲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档箱(2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档箱(23)的长度由立柱一(21)的上方至下方逐渐加长。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档箱(23)的端部上倾斜设置有档板(2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三(41)和斜撑三(42)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杆二(43)。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7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21)、立柱二(31)、立柱三(41)的顶端上均设置有吊环(5)。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海运绑扎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勇吴凤亮刘亚平冯腊初刘琳琳张明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