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及气悬浮座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5964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悬浮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及气悬浮座椅,该调节系统包括:ECU、检测装置、驱动器、连接机构和阻尼器;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ECU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驱动器能够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动作,驱动器通过连接机构与阻尼器相连接,以调整阻尼器的阻尼。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能够实现阻尼力的实时自动调节,保障座椅舒适性,调整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

Electric control damping regulation system and air suspension sea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ir suspension seat,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and gas damping adjustable suspension seat, including the control system: ECU, detection device, driver, connection and damper; to detect positional changes of seat or pressure change detection device; the position or the pressure signal is sent to ECU ECU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the pressure or the calculated signal control signal and the control signal is sent to the driver; the drive control signal can execute instructions through a connecting action,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damper to adjust the damper damping. The electric damping regulating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eal-time automatic regulation of damping force, ensure the comfort of seats, adjust the effect well, and have high automation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及气悬浮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悬浮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及具有该机构的气悬浮座椅。
技术介绍
现在的商用车气悬浮座椅的阻尼可调已经越来越普及,有逐渐变为标准配置的趋势。但现在市场上所有商用车气悬浮座椅的阻尼可调机构都是采用通过拉线将档位控制开关与阻尼调整的扳把连接起来,档位开关分为几个机械档位,每按动一次对应一个固定位置,通过拉线也将改变阻尼调整扳把的位置,从而实现阻尼力的调整。这种阻尼调整方法形式单一,必须通过外力介入进行被动调整,不能及时根据路况做出主动调整,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座椅的舒适性。而且由于是靠拉线来带动调整,经过长时间工作后,拉线会变长或断裂,从而影响调整效果或不能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该电控阻尼调节系统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只能进行手动的被动式调整,并且调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包括:ECU、检测装置、驱动器、连接机构和阻尼器;所述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所述ECU能够接收检测装置输出的位置或压力信号,同时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接收所述ECU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动作,同时,所述驱动器通过连接机构与阻尼器相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调整阻尼器的阻尼。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阻尼可调式阻尼器,其包括阻尼器本体以及与所述阻尼器本体连接的用于调节阻尼的摆动杆。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转盘、套筒和连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阻尼器上并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所述转盘安装于驱动器的输出齿轮上并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套筒套装于阻尼器的摆动杆上并可以沿所述摆动杆轴向上下滑动,所述转盘通过连杆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转盘转动并通过连杆、套筒带动所述阻尼器的摆动杆的进行摆动,以对阻尼器的阻尼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阻尼器上并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器输出齿轮轴上由并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阻尼器的摆动杆相连接,并且,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正向或反向运转依次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阻尼器的摆动杆绕阻尼器的轴心往复摆动,实现阻尼大小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为圆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为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阻尼器摆杆相连接,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与阻尼器摆动杆的圆心相重合,扇形齿轮与圆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器通过正向或反向运转带动圆齿轮转动,圆齿轮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驱动阻尼器的摆动杆绕阻尼器的轴心往复摆动,实现阻尼大小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采用舵机或步进减速电机。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其与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器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实现对阻尼的调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采用分档式控制开关或连续的无级控制调整开关。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利用检测装置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所述ECU能够接收检测装置输出的位置或压力信号,同时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接收ECU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动作,同时,所述驱动器通过连接机构与阻尼器相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调整阻尼器的阻尼。通过上述电控阻尼调节系统,能够实现阻尼力的实时自动调节,保障座椅舒适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悬浮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悬浮座椅,应用有上述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并通过电控阻尼调节系统能够实现阻尼力的自动调节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的中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中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驱动器;2-连接机构;21-壳体;22-转盘;23-套筒;24-连杆;25-主动齿轮;26-从动齿轮;3-阻尼器;31-阻尼器本体;32-摆动杆;100-座椅本体;101-底座下框;102-坐盆上框;200-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该系统包括:ECU、检测装置、驱动器1、连接机构2和阻尼器3。所述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座椅上,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量,并将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ECU中。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座椅的气囊中的压力变化,然后将压力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ECU中。所述ECU能够接收检测装置(即位置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位置信号(对应位置传感器)或压力信号(对应压力传感器),同时,ECU能够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1中,以驱动所述驱动器动作。该实施例中,采用的ECU(即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ControlUnit)。ECU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用于接收检测装置发送的位置或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及气悬浮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检测装置、驱动器、连接机构和阻尼器;所述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所述ECU能够接收检测装置输出的位置或压力信号,同时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接收所述ECU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动作,同时,所述驱动器通过连接机构与阻尼器相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调整阻尼器的阻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检测装置、驱动器、连接机构和阻尼器;所述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座椅的位置变化或压力变化;将位置或压力信号发送至ECU;所述ECU能够接收检测装置输出的位置或压力信号,同时根据位置或压力信号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接收所述ECU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指令动作,同时,所述驱动器通过连接机构与阻尼器相连接,驱动器能够通过连接机构调整阻尼器的阻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为阻尼可调式阻尼器,其包括阻尼器本体以及与所述阻尼器本体连接的用于调节阻尼的摆动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转盘、套筒和连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阻尼器上并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所述转盘安装于驱动器的输出齿轮上并由驱动器驱动旋转,所述套筒套装于阻尼器的摆动杆上并可以沿所述摆动杆轴向上下滑动,所述转盘通过连杆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转盘转动并通过连杆、套筒带动所述阻尼器的摆动杆的进行摆动,以对阻尼器的阻尼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阻尼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壳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阻尼器上并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锋张加孙国薛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