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915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包括活动挡板、定位孔、滑轨、限位孔排、导开辊、丝杆、轴承环、齿条、齿轮、转动轴以及支撑杆,所述活动挡板右端设有导开辊,所述活动挡板下端安装有滑轨以及限位孔排,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下端设有限位孔排,该设计可调节活动挡板左右位置,所述轴承环设置在丝杆上,所述丝杆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下端设有齿条,该设计实现快速定位调节,也可进行微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果,加大定位准确性,可靠性高。

A position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lining of a small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ner guide car positioning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a movable baffle plate, a positioning hole, slide, row spacing hole, guiding roller, screw, bearing ring, rack and gear, a rotating shaft and a supporting rod, the movable baffl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uiding roller, the movable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and a limit hole row, the movabl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hole, a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limit hole row, the design of adjustable movable baffle position, the bear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screw rod, the screw rod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gear, the gear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ast positioning and adjustment, also can be fine-tun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属于内衬层导开小车

技术介绍
内衬层导开小车置于轮胎成型机供料架下方,用于内衬层供料时导开其上的保护层,其主要包括车架,设在车架上的内衬层辊体、导开辊,内衬层卷安装在导开小车内衬层辊体上,供料时内衬层进入供料架,而内衬层外的保护层则卷绕到导开辊上。内衬层卷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其相对供料架的位置。现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上导开辊长度均是固定的,但是内衬层的规格不同,致使保护层宽度不同,当小尺寸的保护层缠绕到导开辊时,会使保护层不平整,导致保护层与内衬层生产时,会出现错位,生产效果效果差,现有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是人工驱动来带动导开小车移动实现调整,在调整时若调节不到位则需要往复在导开小车两端移动,调节时间长,调节很不方便,同时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果,加大定位准确性,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以及定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右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挡板、定位孔、滑轨、限位孔排、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以及导开辊,所述活动挡板右端设有导开辊,所述导开辊右端安装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所述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端加工有限位孔排,所述限位孔排内侧设有滑轨,所述活动挡板下端安装有滑轨以及限位孔排,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下端设有限位孔排,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轴承环、齿条、齿轮、转动轴以及支撑杆,所述轴承环设置在丝杆上,所述丝杆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下端设有齿条,所述轴承环左端设置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滑轨以及限位孔排均设有两个,所述滑轨对称安装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所述限位孔排对称设置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两个所述限位孔排内侧安装有两个滑轨,所述活动挡板通过滑轨与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与限位孔排通过销轴相连接,且销轴通过绳索与活动挡板相固定,所述活动挡板通过定位孔以及限位孔排与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开辊通过滑套与活动挡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穿过活动挡板以及滑套与导开辊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通过连接杆与轴承环相连接,所述轴承环与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述丝杆上端安装有手轮,且手轮设置在轴承环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与转动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手柄,所述齿条以及齿轮进行齿轮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本技术通过添加活动挡板、定位孔、滑轨以及限位孔排,该设计可调节活动挡板左右位置,进而实现对导开辊长度的调节,加大适用范围,可使保护层整齐的缠绕在导开辊上,提高生产效果,解决现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上导开辊长度均是固定的,但是内衬层的规格不同,致使保护层宽度不同,当小尺寸的保护层缠绕到导开辊时,会使保护层不平整,导致保护层与内衬层生产时,会出现错位,生产效果差等问题。因添加丝杆、轴承环、齿条、齿轮、转动轴以及支撑杆,该设计实现快速定位调节,也可进行微调,加大定位准确性,解决现有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是人工驱动来带动导开小车移动实现调整,在调整时若调节不到位则需要往复在导开小车两端移动,调节时间长,调节很不方便,同时准确性差等问题。因添加销轴,该设计实现对活动挡板进行紧固,因添加滑套,该设计实现活动挡板沿着导开辊移动,因添加固定螺栓,该设计可对活动挡板于导开辊进行固定,因添加手轮以及手柄,该设计可转动丝杆和转动轴,本技术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果,加大定位准确性,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调节机构、2-定位机构、3-活动挡板、4-定位孔、5-滑轨、6-限位孔排、7-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8-导开辊、9-丝杆、10-轴承环、11-齿条、12-齿轮、13-转动轴、14-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以及定位机构2,调节机构1右端设有定位机构2。调节机构1包括活动挡板3、定位孔4、滑轨5、限位孔排6、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以及导开辊8,活动挡板3右端设有导开辊8,导开辊8右端安装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上端加工有限位孔排6,限位孔排6内侧设有滑轨5,活动挡板3下端安装有滑轨5以及限位孔排6,活动挡板3上设置有定位孔4,定位孔4下端设有限位孔排6,该设计可调整导开辊8长度。定位机构2包括丝杆9、轴承环10、齿条11、齿轮12、转动轴13以及支撑杆14,轴承环10设置在丝杆9上,丝杆9下端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前端安装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上设置有齿轮12,齿轮12下端设有齿条11,轴承环10左端设置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该设计可快速定位。定位孔4、滑轨5以及限位孔排6均设有两个,滑轨5对称安装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上,限位孔排6对称设置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上,两个限位孔排6内侧安装有两个滑轨5,活动挡板3通过滑轨5与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相连接,定位孔4与限位孔排6通过销轴相连接,且销轴通过绳索与活动挡板3相固定,活动挡板3通过定位孔4以及限位孔排6与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相连接,导开辊8通过滑套与活动挡板3相连接,活动挡板3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穿过活动挡板3以及滑套与导开辊8相连接,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通过连接杆与轴承环10相连接,轴承环10与丝杆9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丝杆9上端安装有手轮,且手轮设置在轴承环10上方,丝杆9通过轴承与支撑杆14相连接,支撑杆14与转动轴13通过轴承相连接,转动轴13上设置有手柄,齿条11以及齿轮12进行齿轮啮合。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前,工作人员取出固定螺栓以及销轴,因活动挡板3通过滑轨5与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相连接,导开辊8通过滑套与活动挡板3相连接,所以工作人员可把活动挡板3沿着导开辊8左右移动,当活动挡板3移动合适位置后,同时使定位孔4与限位孔排6上的限位孔进行对应,然后工作人员安装上固定螺栓以及销轴,该设计实现对导开辊8长度的调节,加大适用范围,可使保护层整齐的缠绕在导开辊8上。定位时,工作人员直接把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7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右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挡板、定位孔、滑轨、限位孔排、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以及导开辊,所述活动挡板右端设有导开辊,所述导开辊右端安装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所述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端加工有限位孔排,所述限位孔排内侧设有滑轨,所述活动挡板下端安装有滑轨以及限位孔排,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下端设有限位孔排;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轴承环、齿条、齿轮、转动轴以及支撑杆,所述轴承环设置在丝杆上,所述丝杆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下端设有齿条,所述轴承环左端设置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机构以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右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挡板、定位孔、滑轨、限位孔排、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以及导开辊,所述活动挡板右端设有导开辊,所述导开辊右端安装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所述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端加工有限位孔排,所述限位孔排内侧设有滑轨,所述活动挡板下端安装有滑轨以及限位孔排,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下端设有限位孔排;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丝杆、轴承环、齿条、齿轮、转动轴以及支撑杆,所述轴承环设置在丝杆上,所述丝杆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下端设有齿条,所述轴承环左端设置有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层导开小车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滑轨以及限位孔排均设有两个,所述滑轨对称安装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所述限位孔排对称设置在内衬层导开小车主体上,两个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森周春青于恩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澳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