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90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21
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通过上面板、中面板和下面板焊接构成,所述的上面板包括热熔区、溢胶槽和堵头A,所述的中面板的端部设置有堵头B,所述的堵头A和堵头B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保证产品整体强度及较小的模具加工量,在溢料可视面增加溢胶槽结构,同时两端通过堵头堵死,溢料不会溢出,不仅美观而且焊接强度提升。

Air duct welding diversion device

Welding air guide device comprises an air duct, the air duct formed by the upper panel, and the lower panels welded on the panel of the District, including the hot melt glue overflow tank and plug A, in the end of the panel is arranged in the plug B, A plug and the plug the formation of B se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o ensure the overall strength and amount of mold processing products is small, in the flash visual surface increased overflow groove structure, and two ends of the plug is blocked, the flash will not overflow, is not only beautiful but also enhance the welding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焊接导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道领域,具体涉及风道焊接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除霜风道1溢料透过IP前除霜格栅可视(如图1圆圈内位置),影响美观性。此处无溢胶槽结构,故溢料不能避免,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焊接溢料11的宽度较大,目前国内由于需要保证产品整体焊接强度,焊接溢料高度要求一般控制在1mm以下,北美要求溢料高度低于0.5mm,否则无法保证焊接强度,故溢料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图3、图4为现有技术配合方式,前面板12和中面板13之间形成焊接溢料14,焊接溢料14的两端直接溢出去,造成外形不美观,溢料高度高,焊接强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风道焊接导流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除霜风道焊接溢料严重,强度差,美观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通过上面板、中面板和下面板焊接构成,所述的上面板包括热熔区、溢胶槽和堵头A,所述的中面板的端部设置有堵头B,所述的堵头A和堵头B形成密封。增加溢胶槽结构,使得溢料在堵头内的溢胶槽内流动,焊接效果好,从堵头一侧看,只留下一道线,外形美观。作为优选,所述的堵头A和堵头B不焊接,上端面相互碰死,所述的堵头A和堵头B的侧面倾斜。侧面倾斜时为了更好的导流,减小溢料对堵头A和堵头B的挤压,防止溢料从缝隙中溢出。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区热熔掉0.9~1.2mm的厚度。这个厚度区域可以既保留住一部分的底端,增加支撑力,又可以把热熔区充满整个溢胶槽,减少空隙。作为优选,所述的风道上设置有焊接的起始位置R角处,焊接从上面板的R角处到中面板的避空槽处结束。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熔区热熔掉1.1mm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为保证产品整体强度及较小的模具加工量,在溢料可视面增加溢胶槽结构,同时两端通过堵头堵死,溢料不会溢出,不仅美观而且焊接强度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前面板和中面板焊接时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前面板和中面板焊接时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B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前面板和中面板焊接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面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包括风道2,所述的风道2通过上面板22、中面板23和下面板焊接构成,所述的上面板22包括热熔区221、溢胶槽223和堵头A222,所述的中面板23的端部设置有堵头B231,所述的堵头A222和堵头B231形成密封,所述的堵头222A和堵头B231不焊接,上端面相互碰死,所述的堵头222A和堵头B231的侧面倾斜,所述的热熔区221热熔掉0.9~1.2mm的厚度,所述的风道2上设置有焊接的起始位置R角处,焊接从上面板22的R角处到中面板23的避空槽处结束,所述的热熔区221热熔掉1.1mm的厚度。在焊接过程中,除霜风道共三个注塑半成品,需要经过两次焊接才能最终成品,三个注塑半成品分别是上面板22、中面板23和下面板。原设计是热熔掉0.65mm的材料,这种情况会导致焊接溢料14从两侧挤压外流,不美观而且强度差。现在通过热熔上面板22上的热熔区221,热熔掉1.1mm的厚度,由于原本的热熔区221的总高度为1.8mm,因此还剩余0.7mm,1.1mm厚度的材料由固体变为液体流入至溢胶槽223内,堵头222A和堵头B231不焊接,上端面相互碰死,形成封闭空间,因此熔融液体是流不出去的,在焊接完成后,焊接强度高,熔融焊液没有溢出,从外部看仅仅是一条线21。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道焊接导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包括风道(2),所述的风道(2)通过上面板(22)、中面板(23)和下面板焊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面板(22)包括热熔区(221)、溢胶槽(223)和堵头A(222),所述的中面板(23)的端部设置有堵头B(231),所述的堵头A(222)和堵头B(231)形成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包括风道(2),所述的风道(2)通过上面板(22)、中面板(23)和下面板焊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面板(22)包括热熔区(221)、溢胶槽(223)和堵头A(222),所述的中面板(23)的端部设置有堵头B(231),所述的堵头A(222)和堵头B(231)形成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焊接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堵头A(222)和堵头B(231)不焊接,上端面相互碰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仙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艾倍思井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