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的防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585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竹材的防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0‑15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0‑95℃,保温4‑6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进行竹材的防霉,处理后62个月内不发生霉变,且处理后竹材的开裂几率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The mould proof method of bamboo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methods of bamboo mildew,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phellodendron, chuanxiong rhizome, folium perilla leaf and add 130 150 times the weight of the water, heating 2 3 hours, filtering, leaving the filtrate, get the liqui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 the bamboo is submerged in step (1) to get the liquid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90 heated to 95 DEG C, holding 4 6 hours, then the medicine liquid is separated, adding water to the bamboo, until the submerged bamboo, standing 1 1.5 hours; (3) to remove the natural drying or drying of bamboo.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do well to prevent mildew of bamboo, no mildew within 6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racking probability of bamboo wood after treatment is low.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材的防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材防霉
,具体涉及竹材的防霉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竹子资源丰富,竹子种类、面积、竹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资源的优势、日益增大的科技投入,以及国家的产业引导政策使得我国的竹产业在20多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的较为完善的竹子产业发展体系正逐步形成。2005竹业年产值已达598亿元,年均增幅在20%以上,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500多万,年出口创汇约10.5亿美元。竹产业已经称为我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然而竹子因含有大量淀粉、糖份、蛋白质和其它盐类物质,天然耐久性差,容易引起虫蛀和霉腐。每年因腐朽、虫蛀而损失的竹材约占全世界竹材产量的10%,因此,竹材防护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竹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竹材防护是我国竹材利用中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户外使用的竹材未经防护处理,少数经防护处理的竹材所使用的防护剂大多数对环境不友好。近年来化学防护剂因其已知或潜在的毒副作用日渐受到冷遇,而源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天然防护剂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产物不仅种类繁多,生物活性多样,且作用独特,更重要的是易降解或与环境相容性好,因此,寻找对环境友好的抗菌杀虫活性成分是目前防护剂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竹木材防腐方面,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料天然高分子产物如甲壳素、耐腐木材提取物、腰果壳油的性能研究,探讨其作为防腐剂的可能性,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材的防霉方法,应用该方法处理获得的竹材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竹材的防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0-15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0-95℃,保温4-6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2-6):(1-5):(7-12):(1-5)。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3-5):(1-3):(8-10):(2-4)。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4:2:9:3。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0-12克。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1.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1-0.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15-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2%。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50-60℃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进行竹材的防霉,处理后62个月内不发生霉变,且处理后竹材的开裂几率低。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竹材的防霉方法具体如下:(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4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5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1克;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4:2:9:3;(2)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1,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2%;(3)将竹材淹没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92℃,保温5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小时;(4)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55℃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竹材的防霉方法具体如下:(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5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2克;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3:1:10:4;(2)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05:1,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15%;(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0℃,保温4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50℃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竹材的防霉方法具体如下:(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45倍重量的水中,加热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0克;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5:3:8:2;(2)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1:1,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25%;(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5℃,保温6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52℃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的竹材的防霉方法具体如下:(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2克;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2:1:7:5;(2)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1:1,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1%;(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5℃,保温4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50℃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的竹材的防霉方法具体如下:(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5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将制备得到的中药药液调整至每公斤含生药10克;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6:5:12:1;(2)在中药药液中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两者体积比为1.05:1,所述季铵铜水溶液中季铵铜的质量浓度为0.4%;(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1℃,保温5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所述烘干是将竹材在60℃烘干至含水率低于9wt%。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季铵铜水溶液,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不加入中药药液,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中药药液由黄柏、川穹、紫苏叶组成,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9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季铵铜水溶液,中药药液由黄柏和紫苏叶组成,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0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材的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0‑15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0‑95℃,保温4‑6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竹材的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加入130-150倍重量的水中,加热2-3小时,过滤,留滤液,得到中药药液;(2)将竹材淹没在步骤(1)得到的中药药液中,加热至90-95℃,保温4-6小时,然后将药液分离出来,向竹材中加入冷水,直到淹没竹材,静置1-1.5小时;(3)将竹材捞出自然晾干或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2-6):(1-5):(7-12):(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黄柏、川穹、大青叶和紫苏叶的重量比为(3-5):(1-3):(8-10):(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正道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隆泰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