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592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车削机构,所述车削机构的轴线上设有通孔,还包括送料机构、的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固定在车削机构一侧,所述卸料机构固定在车削机构另一侧;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机械臂、送料传输槽,所述送料机械臂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送料传输槽安装在通孔与送料机械臂之间;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机械臂、卸料传输槽,所述卸料机械臂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卸料传输槽安装在通孔下方。本装置能自动实现精镗内孔加工工件的上下料作业,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machining the inner hole of a fine bo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chin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discloses a boring hole processing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herein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turning mechanism, axis of the turn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ncluding unloa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a turn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side, the discharge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urn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eeding manipulator, feeding transmission groove, the axis manipulator and send material through holes coincide with the axis of the material transmission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feeding manipulator to the; the discharg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discharge manipulator, unloading transmission groove, the unloading material mechanical arm axis with the through hole to coincide with the axis of the discharge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through hole below the transmission. This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realize the work of the upper and lower materials for the machining of the workpiece in the fine boring inner hole, and improve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of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床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对机床加工设备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在加工气缸套等部件时需要使用到精镗内孔加工车床,现有的精镗内孔加工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的优点,但由于其操作空间有限,普通机床往往只设计了一个加工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员在加工完成一个工件后,及时更换下一个加工工件,这不仅导致操作员工作量增加,还使整个精镗内孔加工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精镗内孔加工车床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操作员人工进行加工工件的更换,操作不便,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能自动实现加工工件的上下料作业,提高了精镗内孔加工车床的加工效率,降低了操作员的工作强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车削工件的车削机构,所述车削机构的轴线上设有供加工工件进入的通孔,还包括用于将待加工工件送入通孔的送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出的卸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固定在车削机构一侧,所述卸料机构固定在车削机构另一侧;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工件推入通孔的送料机械臂、用于输送待加工工件的送料传输槽,所述送料机械臂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送料传输槽安装在通孔与送料机械臂直接;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除通孔的卸料机械臂、用于输送加工后工件的卸料传输槽,所述卸料机械臂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卸料传输槽安装在通孔下方。作为优选,所述送料传输槽包括回转带和多个套筒管,所述套筒管均布在回转带外侧。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械臂和卸料机械臂均包括推料头和液压杆,所述推料头固定在液压杆端部,所述液压杆的轴线与通孔轴线重合。作为优选,所述卸料传输槽包括多个接料槽和传送带,所述接料槽均布在传送带上。作为优选,所述接料槽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半圆柱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半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减震保护垫。作为优选,所述车削机构还包括用于夹紧待加工工件的液压卡盘。作为优选,所述液压卡盘上还设有防滑垫。作为优选,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加工完成工件的成品中转箱,所述成品中转箱固定在卸料传输槽正下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通过送料传输槽将待加工工件输送到车削机构进料口附近,再通过与之配合的送料机械臂将工件推入通孔内进行精镗内孔加工作业;待作业完成后,在由位于通孔另一侧的卸料机械臂将工件推出通孔,掉入到卸料传输槽内,经过卸料传输槽自动传送到机床外部,本装置实现了精镗内孔加工机床的自动上下料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2、本装置的送料传输槽包括回转带和多个套筒管,套筒管的内径尺寸稍稍大于加工工件的外径尺寸,将工件放入到套筒管内,由回转带转动至通孔位置,再由送料机械臂推入到通孔内,套筒管之间预留有一定间隙,卸料时,无需多余操作,只需套筒管之间的间隙对准通孔正下方,便能巧妙的实现加工工件的卸出,充分利用了工作时间差,优化了卸料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3、本装置的接料槽位于通孔下方,当需要卸料时,工件被完全推出通孔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到下方的接料槽内,接料槽上设置有半圆柱形凹槽,与工件外表面形状相似,能有效将工件固定,防止其滑动。4、本装置接料槽内部还设置有减震保护垫,避免了工件表面被磕伤,提高了加工工件的品质。5、本装置的车削机构上还设有了液压卡盘,液压卡盘位于进料口一侧,当加工工件进入后,液压卡盘能有效将其卡紧,避免在加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偏差,进一步提高了加工工件的精确度。6、本装置的液压卡盘上还设置了防滑垫,避免了在精镗内孔加工作业工程中,出现工件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基座;2-车削机构;3-通孔;4-送料机构;4.1-送料机械臂;4.2-送料传输槽;4.2.1-回转带;4.2.2-套筒管;5-卸料机构;5.1-卸料机械臂;5.2-卸料传输槽;5.2.1-接料槽;5.2.2-传送带;6-推料头;7-液压杆;8-液压卡盘;9-成品中转箱。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1,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车削工件的车削机构2,所述车削机构2的轴线上设有供加工工件进入的通孔3,通孔3的内径可根据不同直径的工件而调节,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将待加工工件送入通孔的送料机构4、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出的卸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4固定在车削机构2一侧,所述卸料机构5通过螺栓固定在车削机构2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用于将工件推入通孔的送料机械臂4.1、用于输送待加工工件的送料传输槽4.2,所述送料机械臂4.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保障在推送的过程中,工件能垂直进入通孔3,所述送料传输槽4.2安装在靠近通孔3的位置,送料传输槽4.2上料的一端高于通孔3的水平位置,送料传输槽4.2送料的一端与通孔3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除通孔的卸料机械臂5.1、用于输送加工后工件的卸料传输槽5.2,所述卸料机械臂5.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所述卸料传输槽5.2安装在靠近通孔3的位置。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送料传输槽4.2包括回转带4.2.1和多个套筒管4.2.2,所述套筒管4.2.2均布在回转带4.2.1外侧。回转带4.2.1由链轮带动,回转带4.2.1与链轮啮合,链轮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整个装置转动。套筒管4.2.2的内径比加工工件外径大1mm,套筒管4.2.2随着回转带4.2.1转动,保障每个套筒管4.2.2在运动过程中,其轴线都会运动到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的位置,这样才能保障工件顺利进入到通孔。回转带4.2.1的运行速度是根据加工一个工件的周期而定。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送料机械臂4.1和卸料机械臂5.1均包括推料头6和液压杆7,所述推料头6通过螺纹连接在液压杆7端部,所述液压杆7的轴线与通孔3轴线重合。推料头6的外径小于通孔3的内径,推料头6在液压杆7的带动下,沿通孔3做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卸料传输槽5.2包括多个接料槽5.2.1和传送带5.2.2,所述接料槽5.2.1均布在传送带5.2.2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接料槽5.2.1轴线方向上开设有半圆柱形凹槽。半圆柱形凹槽的尺寸与工件的外表尺寸一致,工件能自然的稳固在半圆柱形凹槽,避免其在输送过程中产生位移;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半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减震保护垫。当工件掉入到半圆柱形凹槽内后,由于减震保护垫的作用,能有效避免其被磕伤,保障工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车削工件的车削机构(2),所述车削机构(2)的轴线上设有供加工工件进入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待加工工件送入通孔的送料机构(4)、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出的卸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4)固定在车削机构(2)一侧,所述卸料机构(5)固定在车削机构(2)另一侧;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用于将工件推入通孔的送料机械臂(4.1)、用于输送待加工工件的送料传输槽(4.2),所述送料机械臂(4.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所述送料传输槽(4.2)安装在通孔(3)与送料机械臂(4.1)之间;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除通孔的卸料机械臂(5.1)、用于输送加工后工件的卸料传输槽(5.2),所述卸料机械臂(5.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所述卸料传输槽(5.2)安装通孔(3)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车削工件的车削机构(2),所述车削机构(2)的轴线上设有供加工工件进入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待加工工件送入通孔的送料机构(4)、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出的卸料机构(5),所述送料机构(4)固定在车削机构(2)一侧,所述卸料机构(5)固定在车削机构(2)另一侧;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用于将工件推入通孔的送料机械臂(4.1)、用于输送待加工工件的送料传输槽(4.2),所述送料机械臂(4.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所述送料传输槽(4.2)安装在通孔(3)与送料机械臂(4.1)之间;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用于将加工后工件卸除通孔的卸料机械臂(5.1)、用于输送加工后工件的卸料传输槽(5.2),所述卸料机械臂(5.1)的轴线与通孔(3)的轴线重合,所述卸料传输槽(5.2)安装通孔(3)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镗内孔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传输槽(4.2)包括回转带(4.2.1)和多个套筒管(4.2.2),所述套筒管(4.2.2)均布在回转带(4.2.1)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林齐元克冯反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经纬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