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及结构、干燥器技术

技术编号:168556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20
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管上安装气控两通阀,用气控两通阀对前置过滤器进行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与吸附干燥器的再生塔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中,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排污开启,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吸附式干燥器的运行原理,结合前置过滤器的排污需求,设计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实现前置过滤器的周期性自动排污,简化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排污控制方法和干燥器。

A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prefilter in the dryer and the structure and dryer

The sewage control method of pre filter dry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ewage pre filter pipe is provided with two air control valve,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with two of pre filter for emission control, residual gas regeneration tower two air control valve and the adsorption dryer discharge end connected to the regeneration of residual gas discharge tower regeneration reaction before entering two air control valve, open the top two air control valve, filter discharge opening, with the decrease of gas pressure, two air control valve is automatically closed, pre filter sewage sewage on the end, realization of pre filter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he absorption dryer, combined with the demand of pre filter sewage, sewage control design method of pre filter, realizes periodic pre filter automatic sewage, simplify the structure,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of emission control and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及结构、干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及结构,属于空气干燥器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干燥器。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上使用的吸附式干燥器,在干燥器的前段都配装有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的作用是,将压缩空气进行初期处理,过滤液态水、油渍和颗粒灰尘。前置过滤器的下端会装有电磁阀,在一个时间周期范围内对电磁阀进行控制,可以将前置过滤器中吸附的液态水、油渍和颗粒灰尘排出,达到重复过滤的作用。而对电磁阀的控制,需要消耗电能,匹配相应的电控线路,设计复杂,且消能大。检索到的相关现有专利:CN206168054U,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结构及前置过滤器,包括阀壳、设于阀壳内的阀芯和用于驱动阀芯旋转的旋钮,还包括卡簧结构,旋钮包括旋转部和旋钮装配部,旋钮装配部外部设有环形卡槽,旋钮装配部的端部设有与阀芯驱动轴适配的装配孔;阀壳设有与旋钮装配部适配的阀壳装配部,阀壳装配部侧面设有限位槽;旋钮装配部、阀壳装配部和阀芯驱动轴轴向连接,并由卡簧结构、限位槽和环形卡槽的配合予以固定;阀芯驱动轴与旋钮能相对于阀壳同步转动。此方案对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结构进行设计,通过旋钮的旋转,实现阀芯的启闭,从而实现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但旋钮的旋转为手动控制,并不是自动控制。因此,根据吸附式干燥器的运行原理,结合前置过滤器的排污需求,简化车辆上使用的干燥器的结构,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实现前置过滤器的周期性自动排污,是本专利技术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根据吸附式干燥器的运行原理,结合前置过滤器的排污需求,设计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实现前置过滤器的周期性自动排污,简化结构,减少能源消耗,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排污控制方法和干燥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管上安装气控两通阀,用气控两通阀对前置过滤器进行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与吸附干燥器的再生塔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中,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排污开启,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优选的,采用三通接口与再生塔的残余气体排出端连接,三通接口一端与气控两通阀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再生塔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经三通接口部分进入气控两通阀中。优选的,所述的三通接口一端与再生塔的残余气体排出端的自控组合阀连接,通过自控组合阀的循环开启,实现气控两通阀的循环开启,并通过调整自控组合阀的开启周期,来调节气控两通阀的开启周期。优选的,气控两通阀所在的安装高度高于三通接口的所在高度,气控两通阀位于三通接口的斜上方。优选的,在三通接口与大气连通的一端加装调节阀,调节三通接口与大气连接的一端的气流量,实现对气控两通阀单次开启时长的调节。优选的,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使气控两通阀单次开启的时长为0.5~1S。优选的,三通接口与两通两通阀之间采用波纹金属软管连接,且波纹金属软管的管内径小于三通接口的端口内径。优选的,在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管上安装用于调节排污流量的排污调节阀,所述的排污调节阀位于气控两通阀的上方。以上所述的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中的排污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管上装有气控两通阀,气控两通阀与吸附干燥器的再生塔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中,顶开气控两通阀,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自动关闭。干燥器,包括吸附干燥器和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上所述的排污控制结构。本专利技术根据附式干燥器的运行原理,利用干燥器的再生塔在每次再生反应之前都需要将前塔内的残余气体排出,残余气体的气压一般在0.8MPa左右,并有一定的排出时长的运行过程,将前置过滤器排污管上的气控两通阀与再生塔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中,通过残余气体的气压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排污开启,残余气体气压减少时,气控两通阀将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通过再生塔残余气体的进入自动顶开,随着气压的减少自动关闭,无需使用电能,也无需匹配相应的电控线路,前置过滤器排污端的结构更简化,适合车辆使用,排污过程中无需消耗电能也同样实现对前置过滤器的排污自动控制,节能环保。而且,再生塔中残余气体的排出是周期性进行的,所以气控两通阀也可实现周期性开启,从而实现前置过滤器的周期性自动排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管上安装气控两通阀3,用气控两通阀3对前置过滤器2进行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3与吸附干燥器1的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B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2排污开启,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3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2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控制。如图1所示,前置过滤器2底部的排污管上加装了气控两通阀3,气控两通阀3和吸附干燥塔1的再生塔B底部的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再生塔B中具有一定气压的残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将气控两通阀3顶开,气控两通阀3被顶开时,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管打开,排出前置过滤器2中的过滤液态水、油渍和颗粒灰尘,当残留气体的气压减小至无法再顶开气控两通阀3,气控两通阀3将关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管将停止排污,由于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是周期性进行的,因此在再生塔每次排出残余气体时,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管都会打开进行排污,实现前置过滤器2的周期性排污。其中,用气控两通阀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自控组合阀,用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的气压做为气控两通阀的开启动能,代替自控组合阀的电能开启,即可实现前置过滤器2的周期性排污,又无需在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端设计复杂的电控线路,也无需消耗电能,环保节能,且结构简单,合适在车辆上使用。其中,采用三通接口4与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排出端连接,三通接口4一端与气控两通阀3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再生塔B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经三通接口4部分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另一部分进入大气中,由于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排出端的作用是为了在再生塔B再生反应对其进行泄压,利用三通接口4与再生塔的残余气体排出端连接,即起到对再生塔B泄压的作用,又起到与气控两通阀3连接的作用,从而简化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端的结构。其中,所述的三通接口4一端与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排出端的自控组合阀B1连接,通过自控组合阀B1的循环开启,实现气控两通阀3的循环开启,并通过调整自控组合阀B1的开启周期,来调节气控两通阀3的开启周期。因为在现有技术中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端的开启是由自控组合阀控制的,即再生塔B残余气体是按照自控组合阀B1的周期性开启而排出的,因此自控组合阀B1的开启周期,等于气控两通阀3的开启周期。例如自控组合阀B1为每分钟开启一次,则其开启周期即为一分钟,气控两通阀3的开启周期也为一分钟,延长或缩短自控组合阀B1的开启周期,气控两通阀2的开启周期也随之延长或缩短。其中,气控两通阀3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及结构、干燥器

【技术保护点】
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管上安装气控两通阀(3),用气控两通阀(3)对前置过滤器(2)进行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3)与吸附干燥器(1)的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B)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2)排污开启,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3)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2)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管上安装气控两通阀(3),用气控两通阀(3)对前置过滤器(2)进行排污控制,气控两通阀(3)与吸附干燥器(1)的再生塔(B)残余气体排出端连通,使再生塔(B)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顶开气控两通阀,前置过滤器(2)排污开启,随着气体压力的减少,气控两通阀(3)自动关闭,前置过滤器(2)排污结束,实现对前置过滤器(2)的排污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三通接口(4)与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排出端连接,三通接口(4)一端与气控两通阀(3)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再生塔(B)再生反应前排出的残余气体经三通接口(4)部分进入气控两通阀(3)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接口(4)一端与再生塔(B)的残余气体排出端的自控组合阀(B1)连接,通过自控组合阀(B1)的循环开启,实现气控两通阀(3)的循环开启,并通过调整自控组合阀(B1)的开启周期,来调节气控两通阀(3)的开启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器中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控两通阀(3)所在的安装高度高于三通接口(4)的所在高度,气控两通阀(3)位于三通接口(4)的斜上方。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昆余双杰刘波叶荣郭辉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壹星智能风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