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548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苦参30~120g、地肤子60~160g、徐长卿30~150g、白鲜皮50~100g、甘草30~160g、土茯苓150~700g、薄荷素油0.6~6g、夜交藤100~260g、冰片0.6~1.6g、荆芥50~120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

Pill medicine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for treating skin pruritus and chronic eczema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urpose is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ll for treating skin pruritus and chronic eczema and provide a treatment of skin pruritus and chronic eczema, the drug components and quality ratio are as follows: matrine 30 ~ 120g, 60 ~ 160g, the skin to sub xuchangqing ~ 30 150g, baixianpi 50 ~ 100g, 30 ~ 160g soil Fuling, licorice 150 ~ 700g, 0.6 ~ 6G, peppermint oil, borneol 0.6 Caulis 100 ~ 260g ~ 1.6g, 50 ~ 120g tenuifolia, the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 good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技术介绍
据文献资料显示:瘙痒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及部位,一般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大类。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使用湿康宁治疗,适用于湿疹的各种类型。慢性湿疹一般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以解决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30~120g、地肤子60~160g、徐长卿30~150g、白鲜皮50~100g、甘草30~160g、土茯苓150~700g、薄荷素油0.6~6g、夜交藤100~260g、冰片0.6~1.6g、荆芥50~120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38~120g、地肤子70~140g、徐长卿38~130g、白鲜皮58~90g、甘草38~140g、土茯苓180~600g、薄荷素油1.6~5g、夜交藤115~230g、冰片0.8~1.4g、荆芥58~105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105g、地肤子120g、徐长卿115g、白鲜皮80g、甘草120g、土茯苓520g、薄荷素油4g、夜交藤200g、冰片1.2g、荆芥95g,辅料:淀粉适量。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A、除薄荷素油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与薄荷素油和冷开水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继而进行低温干燥,质检,分装密封即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5g/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5个疗程,症状逐渐消失,并痊愈。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其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苦参,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地肤子,性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法风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带下、血痢、风疹、湿疹、疥癣、皮肤瘙痒、疮毒等症;徐长卿,性味:辛、温,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等病症;白鲜皮,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症;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薄荷素油,是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另具有舒肝理气、利胆,主要用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肝胆郁结,湿热胃滞证;夜交藤,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之功效,用于治疗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冰片,性味:味辛、苦、微寒,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荆芥,性味:辛、微温,具有解表散风,透疹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本专利技术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原则,从依据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105g、地肤子120g、徐长卿115g、白鲜皮80g、甘草120g、土茯苓520g、薄荷素油4g、夜交藤200g、冰片1.2g、荆芥95g,辅料:淀粉适量。实施例2: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120g、地肤子140g、徐长卿130g、白鲜皮90g、甘草140g、土茯苓600g、薄荷素油5g、夜交藤230g、冰片1.4g、荆芥105g,辅料:淀粉适量。实施例3: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120g、地肤子160g、徐长卿150g、白鲜皮100g、甘草160g、土茯苓700g、薄荷素油6g、夜交藤260g、冰片1.6g、荆芥120g,辅料:淀粉适量。典型病例经临床诊断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患者共2100例,年龄为40岁以上的1260例,只有840例为40岁以下。2100例患者中痊愈的1220例,有效的754例,无效的126例。总有效率达9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30~120g、地肤子60~160g、徐长卿30~150g、白鲜皮50~100g、甘草30~160g、土茯苓150~700g、薄荷素油0.6~6g、夜交藤100~260g、冰片0.6~1.6g、荆芥50~120g,辅料:淀粉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30~120g、地肤子60~160g、徐长卿30~150g、白鲜皮50~100g、甘草30~160g、土茯苓150~700g、薄荷素油0.6~6g、夜交藤100~260g、冰片0.6~1.6g、荆芥50~120g,辅料:淀粉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症和慢性湿疹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苦参38~120g、地肤子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聚焦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