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88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该装置包括盛种器和压种器;所述盛种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纳种腔,纳种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底盘的上表面上,纳种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6处设置有瓣膜,所述纳种腔设置有m行n列,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压种器包括顶板和压种柱,所述压种柱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种柱与所述纳种腔一一对应设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用途是使芽苗菜播种均匀快速高效。

A sprout seeding device and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eding device sprouts and component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eed container and pressure device; the seed container comprises a chassis,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 nano cavity, a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at first opening, the first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hassis of the nano cavity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pening, the second opening 6 is arranged at the valve, the nano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m n column, the M and N are positive integers; th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top plate and a pressure column, the pressure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of, the a pressure column and the nano cavity corresponding set.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make use of a fast and efficient uniform planting sprou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
本技术属于播种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
技术介绍
芽苗菜因为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芽苗菜的生产十分普遍,由于生产方法简单,家庭或中小饭店等经常会使用育苗盘自己生产芽苗菜食用,但是生产过程中往往都是人工直接撒种,很难使种子分布均匀,或者进行人工条播、点播,但是此方法耗费较多的时间,效率较低。播种适当与否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所以,有必要对芽苗菜的播种方式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包括盛种器和压种器。所述盛种器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纳种腔。纳种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底盘的上表面上。纳种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瓣膜。所述纳种腔设置有m行n列,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压种器包括顶板和压种柱。所述压种柱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种柱与所述纳种腔一一对应设置。可选地,所述m行n列为等距的矩形阵列。可选地,所述瓣膜分为4瓣。可选地,所述底盘上表面边沿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板。可选地,所述纳种腔为中空圆柱或中空圆台结构。可选地,所述芽苗菜播种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可以使压种器以盛种器的一侧为轴进行转动。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盛种器上的第一连接块和设置在压种器上的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孔,第二连接块上均设置有连接轴,盛种器和压种器通过连接孔和连接轴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盛种器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压种器还包括第二手柄,第二手柄与第二连接块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胶圈,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与所述胶圈相对应的凹槽,所述胶圈套设在凹槽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芽苗菜播种组件,包括上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和刮板,所述刮板被配置为用于拨动底盘中的种子。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够使芽苗菜播种均匀,快速高效。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1中A区域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1中A区域的局部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1中A区域的局部仰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1的B向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2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3中刮板20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优选具体实施例3中刮板20的C向侧视示意图;图中,1-盛种器,2-压种器,3-底盘,4-纳种腔,5-第一开口,6-第二开口,7-顶板,8-压种柱,9-挡板,10-导流槽,11-第一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3-连接孔,14-连接轴,15-第一手柄,16-第二手柄,17-胶圈,18-凹槽,19-瓣膜,20-刮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包括盛种器1和压种器2。所述盛种器1包括底盘3。所述底盘3上设置有纳种腔4。纳种腔4用于容纳种子,纳种腔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5,种子从第一开口5进入纳种腔4。第一开口5设置在底盘3的上表面上。纳种腔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6,种子从第二开口6离开纳种腔4。第二开口6处设置有瓣膜19,瓣膜19用于将种子托在纳种腔4内,当种子受到外力作用时,种子推动瓣膜19形变,使种子离开纳种腔4;瓣膜19一部分固定在第二开口6处,当作用在瓣膜19上的外力消失后,瓣膜19依靠自身弹力能够回到原来位置。所述纳种腔4设置有m行n列,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压种器2包括顶板7和压种柱8。所述压种柱8设置在顶板7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种柱8与所述纳种腔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种柱8用于当压种器2盖合在盛种器1上时,压种柱8进入盛种器1内。当盛种器1内有种子时,压种器2可以将种子从第二开口6处推出。可选地,所述底盘3与常规育苗盘顶部开口处大小对应,底盘3可放置在育苗盘上,具体大小和形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对比不做限制。可选地,所述顶板7大小与所述底盘3大小相对应。可选地,所述底盘3上还设置有导流槽10,导流槽10开口大于第一开口5,所述纳种腔4设置于导流槽10内。导流槽10的作用在于将种子导流到纳种腔4的第一开口5。所述导流槽10可以与纳种腔4一一对应设置。导流槽也可以成条状设置,与m行或者n列相对应。具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可选的,当顶板2盖合在底盘3上时,压种柱8刚好到达纳种腔4底部,给种子压力,将种子从瓣膜19中压出。当然,压种柱8也可以穿过穿过瓣膜19或者不能达到纳种腔4底部。具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可选地,所述m行n列按照某种规则排列的,可以是圆形阵列,错位阵列,矩形阵列等排列方式。优选为等距的矩形阵列,可以使相邻的种子之间的间距一致,整齐均匀。可选地,所述瓣膜19可以分为若干瓣。优选地,以瓣膜19中心点为中心等分为4瓣,可以使种子沿着瓣膜19的中心点离开纳种腔4,不偏离位置。可选地,所述底盘3上表面边沿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板9,例如,在底盘3为矩形时,在底盘3相对应的二侧设置有挡板9,将种子放入底盘3,向有挡板9的方向来回晃动,使种子进入纳种腔4,然后将多余的种子沿没有挡板9的一侧倒出底盘3;或者底盘3四周均设置挡板9,压种柱8的一个截面大于第一开口5,使顶板7下表面与底盘3上表面之间具有缝隙,可以容纳多余的种子。可选地,所述纳种腔4为中空圆柱或中空圆台等结构,优选为中空圆台结构。例如,当采用中空圆台结构时,所述第一开口5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6的半径。可选地,所述纳种腔4大小能够容纳若干颗种子,优选地,能够容纳1颗种子。所述至于所述种子选用绿豆种子,还是黄豆种子等,纳种腔4具体大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对比不做限制。可选地,所述芽苗菜播种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可以使压种器2以盛种器1的一侧为轴进行转动。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可以是合页、铰链、连接孔13与连接轴14或者折叠弹片等连接结构,只要能满足使压种器2以盛种器1的一侧为轴进行转动即可,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优选地,采用连接孔13与连接轴14形式,例如,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盛种器1上的第一连接块11和设置在压种器2上的第二连接块12,第一连接块11上设置有连接孔13,第二连接块12上均设置有连接轴14,盛种器1和压种器2通过连接孔13和连接轴14相连接。可选地,所述盛种器1还包括第一手柄15,所述第一手柄15与第一连接块11相连接,所述压种器2还包括第二手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及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种器(1)和压种器(2);所述盛种器(1)包括底盘(3),所述底盘(3)上设置有纳种腔(4),纳种腔(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设置在底盘(3)的上表面上,纳种腔(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6),第二开口(6)处设置有瓣膜(19),所述纳种腔(4)设置有m行n列,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压种器(2)包括顶板(7)和压种柱(8),所述压种柱(8)设置在顶板(7)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种柱(8)与所述纳种腔(4)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种器(1)和压种器(2);所述盛种器(1)包括底盘(3),所述底盘(3)上设置有纳种腔(4),纳种腔(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设置在底盘(3)的上表面上,纳种腔(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6),第二开口(6)处设置有瓣膜(19),所述纳种腔(4)设置有m行n列,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所述压种器(2)包括顶板(7)和压种柱(8),所述压种柱(8)设置在顶板(7)的下表面上,所述压种柱(8)与所述纳种腔(4)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行n列为等距的矩形阵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19)分为4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上表面边沿处至少一侧设置有挡板(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种腔4)为中空圆柱或中空圆台结构。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芽苗菜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芽苗菜播种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勃田玉肖王祉琪郑爱红薛生玲夏雪江敏蔺培兴黄玉婷赵浩舜张芬汤浩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