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75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橡胶套,第一连接头的下部包括大外径段和小外径段,大外径段和小外径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小外径段的下端设有数个向下延伸的卡脚;第二连接头的上部包括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大内径段和小内径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小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橡胶套的外壁与大内径段的内壁过盈配合,橡胶套的内壁与小外径段的外壁过盈配合,橡胶套与第一台阶面弹性接触,橡胶套与第二台阶面弹性接触,第一台阶面与大内径段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卡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卡槽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拆装简单的优点,且能够保证连接器的防水密封性能。

A wire harness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comprises the first connector, second connector and the rubber sleeve, the lower first connector includes outer diameter and small diameter section, the first step surf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diameter and the small diameter sectio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small diamet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feet extending downwards; second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head including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and small diameter section, second step surface formed between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and small diameter, inner wall of small diameter section of a clamp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ubber sleev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of interference fit with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rubber sleeve small diameter sec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fit the first step, the rubber sleeve and elastic contact surface, the rubber sleeve and the second step surface of elastic contact,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step surface and the large diameter sec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card slo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slot width, the depth of the Up and down gradually decrease until zero. The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can ensure the waterproof and seal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连接器为常用的线束连接件,现有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兼顾拆装方便和防水密封性能,防水密封性能较佳的连接器在拆装时往往需要专用的工具来辅助安装或拆卸,而通过卡接方式固定连接的连接器具有安装简单的优点,却又无法保证防水密封性能,且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的连接器在拆卸时需要较大的力来使卡扣脱离,存在拆卸困难的同时容易损坏卡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线束连接结构,使得采用该结构的连接器具有拆装简单,且能够保证连接器的防水密封性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橡胶套,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部包括大外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外径段下方的小外径段,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径,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壁和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小外径段的下端设有数个向下延伸的卡脚,数个所述卡脚沿所述小外径段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卡脚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部包括大内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内径段下方的小内径段,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径,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和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头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小外径段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头内且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对应扣合,所述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内壁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弹性接触,所述橡胶套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大内径段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卡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卡槽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进一步,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一环形槽,数个所述第一环形槽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上设有数个第二环形槽,数个所述第二环形槽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所述大外径段下部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呈倒三角形,所述大内径段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防滑部一一对应的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一防滑部的朝下的尖端与所述第二防滑部朝上的尖端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和所述第二防滑部均由凹纹或凸棱构成。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线束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运用于连接器,具有拆装简单的优点,同时能够保证连接器的防水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头;2—第二连接头;3—橡胶套;4—第一环形槽;5—第二环形槽;6—卡槽;7—卡脚;8—卡头;9—第一防滑部;10—第二防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头1、第二连接头2和橡胶套3,第一连接头1的下部包括大外径段和位于大外径段下方的小外径段,大外径段的外径大于小外径段的外径,大外径段的外壁和小外径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小外径段的下端设有数个向下延伸的卡脚7,数个卡脚7沿小外径段的周向均匀分布,卡脚7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头8;第二连接头2的上部包括大内径段和位于大内径段下方的小内径段,大内径段的内径大于小内径段的内径,大内径段的内壁和小内径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小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与卡头8一一对应的卡槽6;小外径段伸入第二连接头2内且卡头8与卡槽6对应扣合,橡胶套3的外壁与大内径段的内壁过盈配合,橡胶套3的内壁与小外径段的外壁过盈配合,橡胶套3的上端面与第一台阶面弹性接触,橡胶套3的下端面与第二台阶面弹性接触,第一台阶面与大内径段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卡槽6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卡槽6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直至为零。橡胶套3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卡头8和卡槽6卡合时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间距。采用上述结构,在安装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时,将橡胶套3套在小外径段上,然后将小外径段插入大内径段内并使得卡头8和卡槽6卡合即可,此时,橡胶套3处于压缩状态,橡胶套3在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密封,并且在橡胶套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卡头8不易从卡槽6上脱出,具有安装简单且密封性能好的优点;在拆卸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时,两手分别握住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然后使得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相向运动,使得卡头8向下脱出卡槽6,再使得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发生相对旋转,便可很轻松的抽出第一连接头1,卡头8不会再次卡入卡槽6中,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大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一环形槽4,数个第一环形槽4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橡胶套3受挤压时,橡胶套3外壁会向第一环形槽4内凹陷,形成严密的密封结构,同时第一环形槽4为橡胶套3的压缩变形提供变形空间,使得安装、拆卸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时更加省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小外径段的外壁上设有数个第二环形槽5,数个第二环形槽5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橡胶套3受挤压时,橡胶套3内会向第二环形槽5内凹陷,形成严密的密封结构,同时第二环形槽5为橡胶套3的压缩变形提供变形空间,使得安装、拆卸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时更加省力。显然,本技术在实际实施时可以在大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数个第一环形槽4的同时,也在小外径段的外壁上设有数个第二环形槽5,以取得最佳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大外径段下部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防滑部9,第一防滑部9呈倒三角形,大内径段上部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防滑部9一一对应的第二防滑部10,第二防滑部10呈倒三角形,第一防滑部9的朝下的尖端与第二防滑部10朝上的尖端对应设置,第一防滑部9和第二防滑部10均由凹纹或凸棱构成。第一防滑部9和第二防滑部10均具有防滑功能,同时第一防滑部9和第二防滑部10还起到标识作用,以显示卡头8和卡槽6是否对齐,以方便安装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束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橡胶套,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部包括大外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外径段下方的小外径段,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径,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壁和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小外径段的下端设有数个向下延伸的卡脚,数个所述卡脚沿所述小外径段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卡脚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部包括大内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内径段下方的小内径段,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径,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和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头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小外径段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头内且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对应扣合,所述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内壁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弹性接触,所述橡胶套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大内径段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卡槽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卡槽的深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和橡胶套,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部包括大外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外径段下方的小外径段,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径,所述大外径段的外壁和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小外径段的下端设有数个向下延伸的卡脚,数个所述卡脚沿所述小外径段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卡脚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头;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部包括大内径段和位于所述大内径段下方的小内径段,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径,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和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小内径段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卡头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小外径段伸入所述第二连接头内且所述卡头与所述卡槽对应扣合,所述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大内径段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内壁与所述小外径段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套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冯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瑞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