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770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0:06
一种新型供料机构,下料筒的内径与待输送块状物料的外径相适配,下料筒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其通过机架固定悬设在物料承平台的上方,其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其左侧壁下部开设有水平的槽口;顶料气缸、挡料气缸、推料气缸的位置分别与通孔、槽口和物料承载平台上部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顶料气缸、挡料气缸和推料气缸的底座均与机架固定连接;顶料气缸的活塞杆端与顶持块的左端固定连接,顶持块可横向滑动于通孔中;挡料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挡片的左端固定连接,挡片可横向滑动于槽口中;顶持块与挡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待输送块状物料的高度。该机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有利于学生获得针对性的供料操作训练。

New feeding mechanism

A new type of feeding mechanism, the material cylinder and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matches the outside diameter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upper and lower are open, the frame is arranged above the material through the fixed bearing platfor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ef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left side wall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op notch level of material; cylinder block, cylinder, pushing cylinder position respectively with holes, notches and material bearing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tform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base set; ejector cylinder, cylinder block and the pushing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top of the piston rod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block to the left. The supporting block can slide in the through hole;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affle to the left end of the blocking plate can slide on the transverse slot; holding block and the baffle plate is greater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a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height And less than two height of the bulk material to be deliver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it can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e training of the targeted feeding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供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供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供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多通过在实验室中对学生进行实训。其中,在仓储系统实训室的建设中,供学习操作的供料机构多种多样,但是其控制逻辑基本类似,逻辑简单,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供料系统的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供料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有利于学生获得针对性的供料操作训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供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筒、固定设置在支架一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承载平台、水平设置在下料筒左侧的顶料气缸、挡料气缸和推料气缸,所述下料筒的内径与待输送块状物料的外径相适配,所述下料筒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其通过机架固定悬设在物料承平台的上方,其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其左侧壁下部开设有水平的槽口;所述顶料气缸、挡料气缸、推料气缸的位置分别与所述通孔、槽口和物料承载平台上部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所述顶料气缸、挡料气缸和推料气缸的底座均与机架固定连接;顶料气缸的活塞杆端与顶持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持块可横向滑动于所述通孔中;挡料气缸的活塞杆端与挡片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挡片可横向滑动于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持块与挡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待输送块状物料的高度。进一步,为了方便接出由推料气缸推出的待输送块状物料,以便于下一步处理,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二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检测平台,所述物料检测平台位于物料承载平台的右侧,且和物料承载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物料检测平台的左端与物料承载平台的右端相搭接。进一步,为了使待输送块状物料更稳定地输送到物料承载平台上,所物料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竖直的侧板。进一步,为了实现自动化地控制,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顶料气缸活塞杆伸缩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挡料气缸活塞杆伸缩的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用于控制推料气缸活塞杆伸缩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顶持块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挡片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物料承载平台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推料气缸上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最大伸出长度的行程开关一,挡料气缸上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最大伸出长度的行程开关二,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电连接。本技术通过挡料气缸、顶料气缸和推料气缸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下料筒中的待输送块状物料进行逐一下落和逐一推送,具体通过挡料气缸带动挡片来对下落的待输送块状物料进行阻挡或放开,通过顶料气缸带动顶持块对待输送块状物料进行顶持或放开,通过推料气缸将依次落入物料承载平台上的待输送块状物料进行推送来实现。该机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有利于学生获得针对性的供料操作训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电路原理框图。图中:1、下料筒,2、支架一,3、物料承载平台,4、顶料气缸,5、挡料气缸,6、推料气缸,7、机架,8、顶持块,9、挡片,10、支架二,11、物料检测平台,12、侧板,13、待输送块状物料,14、气动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供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筒1、固定设置在支架一2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承载平台3、水平设置在下料筒1左侧的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所述下料筒1的内径与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外径相适配,所述下料筒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其通过机架7固定悬设在物料承平台3的上方,其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其左侧壁下部开设有水平的槽口;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推料气缸6的位置分别与所述通孔、槽口和物料承载平台3上部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的底座均与机架7固定连接;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端与顶持块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持块8可横向滑动于所述通孔中;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端与挡片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挡片9可横向滑动于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持块8与挡片9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通过挡料气缸5、顶料气缸4和推料气缸6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下料筒1中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进行逐一下落和逐一推送,具体通过挡料气缸5带动挡片9来对下落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进行阻挡或放开,通过顶料气缸4带动顶持块8对待输送块状物料13进行顶持或放开,通过推料气缸6将依次落入物料承载平台3上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进行推送来实现。该机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有利于学生获得针对性的供料操作训练。为了方便接出由推料气缸6推出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以便于下一步处理,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二10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检测平台11,所述物料检测平台11位于物料承载平台3的右侧,且和物料承载平台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物料检测平台11的左端与物料承载平台3的右端相搭接。为了使待输送块状物料13更稳定地输送到物料承载平台上,所物料承载平台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竖直的侧板12。两个侧板12之间的距离与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尺寸相适应。为了实现自动化地控制,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顶料气缸4活塞杆伸缩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挡料气缸5活塞杆伸缩的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用于控制推料气缸6活塞杆伸缩的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顶持块8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挡片9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物料承载平台3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推料气缸6上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最大伸出长度的行程开关一,挡料气缸5上设置有检测活塞杆最大伸出长度的行程开关二,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行程开关一和行程开关二电连接。非自动化工作过程:供料时,通过现有的气缸驱动装置控制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进而带动挡片9滑入槽口中挡住位于下料筒1中末端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然后通过现有的气缸驱动装置控制控制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顶持块8滑入通孔中顶住下料筒1中由下向上数的第二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再控制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缩回,挡片9移出槽口,最下部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落到物料承载平台3上,当下料筒1中的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落到物料承载平台3上后,即通过现有的气缸驱动装置控制推料气缸6的活塞杆伸出以执行推料动作,把待输送块状物料13推至物料检测平台11上,当待输送块状物料13到达物料检测平台11上时,再控制推料报缸6的活塞杆缩回,一个供料过程完成。此时顶料气缸4仍保持在顶持住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状态,以阻挡其余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下落,末端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落下供料完成,此时,控制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再次伸出,进而带动挡片9滑入槽口中挡住位于下料筒1中末端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然后控制控制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缩回,使下料筒1中的待输送块状物料13下落到挡片9上,再控制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顶持块8滑入通孔中顶住下料筒1中由下向上数的第二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再控制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缩回,以进行下一个供料过程。该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供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供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筒(1)和固定设置在支架一(2)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承载平台(3),所述下料筒(1)的内径与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外径相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在下料筒(1)左侧的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所述下料筒(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其通过机架(7)固定悬设在物料承平台(3)的上方,其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其左侧壁下部开设有水平的槽口;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推料气缸(6)的位置分别与所述通孔、槽口和物料承载平台(3)上部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的底座均与机架(7)固定连接;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端与顶持块(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持块(8)可横向滑动于所述通孔中;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端与挡片(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挡片(9)可横向滑动于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持块(8)与挡片(9)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供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下料筒(1)和固定设置在支架一(2)上端的水平的物料承载平台(3),所述下料筒(1)的内径与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外径相适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在下料筒(1)左侧的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所述下料筒(1)上端和下端均开口,其通过机架(7)固定悬设在物料承平台(3)的上方,其左侧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其左侧壁下部开设有水平的槽口;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推料气缸(6)的位置分别与所述通孔、槽口和物料承载平台(3)上部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所述顶料气缸(4)、挡料气缸(5)和推料气缸(6)的底座均与机架(7)固定连接;顶料气缸(4)的活塞杆端与顶持块(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持块(8)可横向滑动于所述通孔中;挡料气缸(5)的活塞杆端与挡片(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挡片(9)可横向滑动于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持块(8)与挡片(9)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且小于两个待输送块状物料(1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权宁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