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289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包括:连杆、用于与托盘相连接的固定杆、固定片和支撑杆。其中,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连通;所述固定片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固定片可以防止固定杆与连杆之间连接松动,避免该托盘支撑结构与汽车底盘模块之间定位不准的问题,提高了安装精度,有利于安装。

A pallet suppor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y suppor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d, a fixed rod, a fixed piece and a supporting rod connected with a tray. Among them, th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cave part; the one end of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ncave part;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fixed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ecess and the second recess; the fixing piece of the first part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ncave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cave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is fixed on the fixing rod; the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The fixing piece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loosen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xed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and avoid the problem of incorrect positioning between the tray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he vehicle chassis module, which improves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and facilitates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托盘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进行汽车装配的过程中,托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托盘作为整个汽车底盘模块的载体,进而进行装配的流程。目前托盘上设置有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由于托盘与底盘之间的空间位置有限,支撑结构的各部件之间一般通过螺钉连接。在装配过程中,螺钉易出现松动,因而导致支撑结构晃动,影响支撑点的精度,不利于底盘模块与车身的顺利合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托盘支撑结构易松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用于与托盘相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其中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连通;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杆包括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凹陷部开设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圆柱面上,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形成于所述圆柱体结构上。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形成一弧形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开设于所述弧形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面固定于所述连杆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面固定于所述连杆的第二表面上,且所述支撑杆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固定杆的中心线。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上设有一销孔,以及所述固定杆的第二端面上设有一凸起;所述托盘设有一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一底座本体,以及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体上的第一弧形固定部和第二弧形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弧形固定部相对设置;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固定杆的凸起插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凹槽内,并通过销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弧形固定部、所述销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固定部,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片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扳手的第三凹陷部。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案中,在连杆与固定杆的连接位置处设置一固定片。这样,在将汽车底盘模块按正确的支撑点放在托盘支撑结构上,进行放置和运输底盘模块过程中,固定片可以防止由于托盘支撑结构受到的撞击力,导致固定杆与连杆连接松动的问题,从而保证支撑点的位置准确,有利于安装。并且固定杆与连杆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固定片,增强了托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托盘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杆的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片的示意图;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杆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杆;11、第一凹陷部;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2、固定杆;21、第二凹陷部;22、安装孔;23、第一固定孔;24、销孔;25、凸起;3、固定片;31、第三通孔;4、支撑杆;41、第二固定孔;42、第三凹陷部;5、底座;51、底座本体;52、第一弧形固定部;53、第二弧形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包括:连杆1、用于与托盘相连接的固定杆2、固定片3和支撑杆4。其中,连杆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11。固定杆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21;其中固定杆2的第一端与连杆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凹陷部11与第二凹陷部21相连通。固定片3的第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凹陷部11内,第二部分设置于第二凹陷部21内,且第二部分固定于固定杆2上。支撑杆4的第一端与连杆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该实施例中,固定杆2用于固定于托盘上,支撑杆4用于支撑汽车底盘模块,连杆1用于连接固定杆2与支撑杆4。固定片3起到防止固定杆2与连杆1之间连接松动的作用,避免该托盘支撑结构与汽车底盘模块之间定位不准的问题,提高了安装精度,有利于安装。参见图3,固定杆2包括圆柱体结构,其中第二凹陷部21开设于圆柱体结构的圆柱面上,固定杆2的第一端形成于圆柱体结构上。具体的,第二凹陷部21可以是形成于圆柱体结构的圆柱面上的一平面,或者是在圆柱体结构的圆柱面上形成的一凹槽结构,且凹槽结构在圆柱体结构的第一端面上形成一缺口,该缺口用于与连杆1上的第一凹陷部11连通。参见图2,连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侧壁;侧壁在连杆1的第一端形成一弧形表面,其中第一凹陷部11开设于弧形表面上。具体的,第一凹陷部11可以是形成于连杆的侧壁上的一平面,或者是在连杆1的侧壁上形成的一凹槽结构,且凹槽结构至少在连杆1的第一表面上形成一缺口,该缺口用于与固定杆2的第二凹陷部21连通。当然,在连杆1的侧壁上形成的一凹槽结构(第一凹陷部11)还可以在第二表面上形成一缺口。参见图1、图2和图3,固定杆2的第一端面固定于连杆1的第一表面上。具体的,固定杆2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第一表面上。例如:固定杆2的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一固定孔23,连杆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通孔12,通过螺钉传过第一通孔12,并穿设于第一固定孔23内,以使固定杆2与连杆1连接。并且第一固定孔23和第一通孔12内设置有螺纹紧固胶,可以防止螺钉松动。参见图1、图2和图5,支撑杆4的第一端面固定于连杆1的第二表面上,且支撑杆4的中心线平行于固定杆2的中心线。具体的,支撑杆4的第一端面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第二表面上。例如,支撑杆4的第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固定孔41,连杆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通孔1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12的中心线与第二通孔13的中心线相平行),通过螺钉穿过第二通孔13,并穿设于第二固定孔41内,以使支撑杆4与连杆1连接。并且第二固定孔41和第二通孔13内设置有螺纹紧固胶,可以防止螺钉松动。参见图1、图3和图4,固定片3的第二部分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固定杆2上。具体的,固定片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31,且每一第三通孔31的中心线相平行。固定杆2的圆柱形结构的圆柱面上设有与第三通孔31一一对应的安装孔22,其中安装孔22位于第二凹陷部21内。通过螺钉或者销子穿过第三通孔31,并穿设于安装孔22内,以使固定片3固定于固定杆2上。参见图1和图3,固定杆2的第二端上设有一销孔24,以及固定杆2的第二端面上设有一凸起25。其中,销孔24为一长条形的通孔。托盘设有一底座5,底座5包括一底座本体51,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托盘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11);用于与托盘相连接的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21);其中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1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1)相连通;固定片(3),所述固定片(3)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内,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1)内,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杆(2)上;以及,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所述连杆(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凹陷部(11);用于与托盘相连接的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凹陷部(21);其中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陷部(11)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1)相连通;固定片(3),所述固定片(3)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1)内,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1)内,且所述第二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杆(2)上;以及,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包括圆柱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凹陷部(21)开设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圆柱面上,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形成于所述圆柱体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连杆(1)的第一端形成一弧形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凹陷部(11)开设于所述弧形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的第一端面固定于所述连杆(1)的第一表面上;所述支撑杆(4)的第一端面固定于所述连杆(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来灿军王习文韩春鹏王伟绩卢小亭李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纳川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