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038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上还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截面呈L形结构,包绕设置在第一开口外部,第一支撑环上设有截面为n形结构的第二支承盖,第二支承盖上设有进料机构;壳体内设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上方设有混料装置、分隔机构下方设有承料机构,混粉更加充分,避免对原材料造成伤害,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产品品质。

A kind of powder mixing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utron absorp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utron absorption plate produced by powder mix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the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 ring, a first support ring section is in the shape of L structure, wrappin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opening portion, a first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section of second supporting structure n cover, second bearing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mechanism, divi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bove the mixing device and parti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under the bearing mechanism of powder mixed more fully, avoid damage to raw material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粉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
技术介绍
核电由于高效、低耗、绿色等优点,成为与火电、水电并称的世界三大电力供应支柱;B4C/Al中子吸收材料是当今发达国家三代电站乏燃料干湿密集贮存格架及其运输容器反应性控制用的最新材料。现有的中子吸收板的制备过程包括混粉、松装、加热轧制,现在的混粉设备结构较为简单,无法充分混料,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混粉更加充分,避免对原材料造成伤害,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产品品质。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上还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截面呈L形结构,包绕设置在第一开口外部,第一支撑环上设有截面为n形结构的第二支承盖,第二支承盖上设有进料机构;壳体内设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上方设有混料装置、分隔机构下方设有承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第一混料机构、第二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桶为顶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混料桶的开口端为固定端、混料桶的未开口端为混料端,固定端为圆柱体结构、混料端为圆台形结构,混料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混料桶的混料端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孔,混料桶的固定端上设有一圈第一卡接凸块和一圈第二卡接凸块,第一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壁上,第二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环内壁上,使混料桶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混料桶上还设有一圈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支撑环与壳体围绕形成的空腔中,第二支承盖上设有电机,电机一端穿过第二支承盖与第一支撑环,其上设置的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主轴、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主轴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另一端通过轴套可旋转的与混料桶底部相连接,搅拌杆的数量为6个、8个或者10个,均匀的周向固定在主轴上,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交替设置在搅拌杆上,第一搅拌叶组由3个搅拌叶组成,第二搅拌叶组由2个搅拌叶组成,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搅拌叶倾斜的设置在搅拌杆上;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在混料桶外壁的第一混料板组、第二混料板组和第三混料板组,第一混料板组、第二混料板组和第三混料板组均由相同数量的混料板组成,相邻两个混料板组之间的混料板交错设置,所述混料板包括连接板和搅拌板,连接板倾斜的固定在混料桶外壁上,搅拌板竖直的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承料机构包括承料斗和振动电机,承料斗设置在振动电机上,承料斗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平台,承料斗上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位于导料平台的最低端;所述分隔机构包括侧挡板、底板和调节板,侧挡板倾斜的固定在底板外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出料孔,调节板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底板的调节腔内,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相连接,调节板上设有第三出料孔,第三出料孔的大小、分布与第二出料孔相同;通过电动推杆使调节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出料孔的开启和关闭。上述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其中,所述搅拌叶与搅拌杆之间的夹角a为60-70°。上述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其中,所述混料桶内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为球冠结构。上述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其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分料管和进料管,进料管为圆环形结构,分料管连接进料管和进料斗,进料管穿过第二支承盖且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使用时,物料经进料机构分散的进入混料桶中,电机带动混料桶进行转动,而第一混料机构并不转动,物料在第一混料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慢速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快搅拌速度,物料自第一出料孔进入壳体内,位于分隔机构上,此时,第二出料孔处于关闭状态,物料在第二混料机构的作用下继续搅拌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通过电动推杆的作用拉动调节板,使第二出料孔和第三出料孔相对齐,物料进入承料斗中,并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从出料管出料。本技术混粉更加充分,避免对原材料造成伤害,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混料机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壳体1、第一开口2、第一支撑环3、第二支承盖4、进料机构5、进料斗6、分料管7、进料管8、分隔机构9、混料桶10、第一混料机构11、第二混料机构12、固定端13、混料端14、第一出料孔15、第一卡接凸块16、第二卡接凸块17、第一齿条18、电机19、主动齿轮20、导料板21、主轴22、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组24、第二搅拌叶组25、搅拌叶26、第一混料板组27、第二混料板组28、第三混料板组29、混料板30、连接板31、搅拌板32、承料斗33、振动电机34、导料平台35、出料管36、侧挡板37、底板38、调节板39、弹簧40、电动推杆41、第三出料孔42、第二出料孔43。如图所示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2,壳体上还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3,第一支撑环截面呈L形结构,包绕设置在第一开口外部,第一支撑环上设有截面为n形结构的第二支承盖4,第二支承盖上设有进料机构5,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6、分料管7和进料管8,进料管为圆环形结构,分料管连接进料管和进料斗,进料管穿过第二支承盖且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壳体内设有分隔机构9,分隔机构上方设有混料装置、分隔机构下方设有承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10、第一混料机构11、第二混料机构12,所述混料桶为顶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混料桶的开口端为固定端13、混料桶的未开口端为混料端14,固定端为圆柱体结构、混料端为圆台形结构,混料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混料桶的混料端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孔15,混料桶的固定端上设有一圈第一卡接凸块16和一圈第二卡接凸块17,第一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壁上,第二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环内壁上,使混料桶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混料桶上还设有一圈第一齿条18,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支撑环与壳体围绕形成的空腔中,第二支承盖上设有电机19,电机一端穿过第二支承盖与第一支撑环,其上设置的主动齿轮20与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混料桶内设有导料板21,所述导料板为球冠结构;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主轴22、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组24和第二搅拌叶组25,主轴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另一端通过轴套可旋转的与混料桶底部相连接,搅拌杆的数量为6个、8个或者10个,均匀的周向固定在主轴上,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交替设置在搅拌杆上,第一搅拌叶组由3个搅拌叶26组成,第二搅拌叶组由2个搅拌叶组成,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搅拌叶倾斜的设置在搅拌杆上,所述搅拌叶与搅拌杆之间的夹角a为60-70°;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在混料桶外壁的第一混料板组27、第二混料板组28和第三混料板组29,第一混料板组、第二混料板组和第三混料板组均由相同数量的混料板30组成,相邻两个混料板组之间的混料板交错设置,所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其特征为,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上还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截面呈L形结构,包绕设置在第一开口外部,第一支撑环上设有截面为n形结构的第二支承盖,第二支承盖上设有进料机构;壳体内设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上方设有混料装置、分隔机构下方设有承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第一混料机构、第二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桶为顶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混料桶的开口端为固定端、混料桶的未开口端为混料端,固定端为圆柱体结构、混料端为圆台形结构,混料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混料桶的混料端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孔,混料桶的固定端上设有一圈第一卡接凸块和一圈第二卡接凸块,第一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壁上,第二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环内壁上,使混料桶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混料桶上还设有一圈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支撑环与壳体围绕形成的空腔中,第二支承盖上设有电机,电机一端穿过第二支承盖与第一支撑环,其上设置的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主轴、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主轴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另一端通过轴套可旋转的与混料桶底部相连接,搅拌杆的数量为6个、8个或者10个,均匀的周向固定在主轴上,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交替设置在搅拌杆上,第一搅拌叶组由3个搅拌叶组成,第二搅拌叶组由2个搅拌叶组成,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搅拌叶倾斜的设置在搅拌杆上;所述第二混料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在混料桶外壁的第一混料板组、第二混料板组和第三混料板组,第一混料板组、第二混料板组和第三混料板组均由相同数量的混料板组成,相邻两个混料板组之间的混料板交错设置,所述混料板包括连接板和搅拌板,连接板倾斜的固定在混料桶外壁上,搅拌板竖直的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承料机构包括承料斗和振动电机,承料斗设置在振动电机上,承料斗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平台,承料斗上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位于导料平台的最低端;所述分隔机构包括侧挡板、底板和调节板,侧挡板倾斜的固定在底板外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出料孔,调节板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底板的调节腔内,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相连接,调节板上设有第三出料孔,第三出料孔的大小、分布与第二出料孔相同;通过电动推杆使调节板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出料孔的开启和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子吸收板生产用混粉设备,其特征为,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壳体上还设有一圈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截面呈L形结构,包绕设置在第一开口外部,第一支撑环上设有截面为n形结构的第二支承盖,第二支承盖上设有进料机构;壳体内设有分隔机构,分隔机构上方设有混料装置、分隔机构下方设有承料机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第一混料机构、第二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桶为顶端开口的筒体结构,混料桶的开口端为固定端、混料桶的未开口端为混料端,固定端为圆柱体结构、混料端为圆台形结构,混料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混料桶的混料端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料孔,混料桶的固定端上设有一圈第一卡接凸块和一圈第二卡接凸块,第一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壁上,第二卡接凸块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环内壁上,使混料桶可转动的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混料桶上还设有一圈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位于第一支撑环与壳体围绕形成的空腔中,第二支承盖上设有电机,电机一端穿过第二支承盖与第一支撑环,其上设置的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混料机构包括主轴、搅拌杆、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主轴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承盖上、另一端通过轴套可旋转的与混料桶底部相连接,搅拌杆的数量为6个、8个或者10个,均匀的周向固定在主轴上,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交替设置在搅拌杆上,第一搅拌叶组由3个搅拌叶组成,第二搅拌叶组由2个搅拌叶组成,第一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金华马云涛王志伟唐小存壮新徐斌陈雅露吕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