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用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74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护理装置,具体地说是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下侧的支撑腿和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前侧床板和后侧床板,所述前侧床板的前端部设置头枕,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后杆和前杆,所述后杆的前端插入设置在前杆后端的容置腔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妇产科用护理床无需将产妇移动,只需将滚轮拆卸即可将护理床变为固定式病床,减轻产妇痛苦,同时,在护理床上设置护理装置,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减轻产妇不适并提高伤口愈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Nursing bed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ternity care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obstetric nursing bed, comprising a bed frame, mounted on the side of the bed frame and support legs mounted on the bed frame, the bed board comprises a hinged shaft hinged together through the front plate and rear plate,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bed a pillow, on both sides of the rod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rame is a telescopic rod, the telescopic rod comprises a back rod and a front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post rod is inserted in the fore rod ends the containing cavity,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obstetric nursing bed for free the maternal move, only the roller can be disassembled into fixed bed nursing beds, reduce maternal p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nurs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nursing bed for nursing care of postpartum women, reduce maternal discomfort and High wound healing can reduce the burden of medical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妇产科用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妇产科护理装置,具体地说是妇产科用护理床。
技术介绍
对于产妇来说,由于刚刚生产完毕,身子虚弱,短期内只能卧床休养,尤其是剖腹产的产妇,身体上有伤口,若要起身则需费很大的力气,而且会影响伤口愈合,所以只能依靠护士或者是陪护人员辅助,产妇生产时在一个可移动的病床,该病床由于安装滑动轮,并不适宜放置在病房内做固定病床使用,因此,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将产妇移动,增加产妇的疼痛和负担,现有的病床上也未设置护理装置,进一步护理产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将移动式产床变形为固定式病床的妇产科用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下侧的支撑腿和安装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前侧床板和后侧床板,所述前侧床板的前端部设置头枕,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后杆和前杆,所述后杆的前端插入设置在前杆后端的容置腔中,所述前杆后端外侧设有一端插入容置腔中的螺杆,所述后杆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排列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腿的下部支撑端连接水平设置的圆管状支撑管及可转动插装在支撑管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滚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滚轮卡装螺孔,所述滚轮的轮毂轴线处设有插孔,另有螺杆穿过插孔插入螺孔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支撑腿延伸方向的支撑管下方设置底面为平面的次支撑腿,所述次支撑腿的高度小于滚轮的半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侧床板在后杆与前杆连接处的上方截断为两个床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另有护理垫设置在床板上方,所述护理垫内腔中具有加热囊,所述加热囊通过连通管与加热器内腔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液口及位于壳体内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穿过壳体与连通管相连,所述加热盘管的另一端与位于壳体内的热源内壳体内腔相连通,所述热源内壳体的进料口延伸到壳体外侧,所述热源内壳体内盛装低温易汽化介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妇产科用护理床无需将产妇移动,只需将滚轮拆卸即可将护理床变为固定式病床,减轻产妇痛苦,同时,在护理床上设置护理装置,对产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减轻产妇不适并提高伤口愈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护理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滚轮及安装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1下侧的支撑腿3和安装在床架1上的床板,所述床架1为框架状,床架1具有多个平行的横栏及凸出于横栏的床围,所述床板放置在横栏上,所述床板包括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前侧床板2和后侧床板,所述前侧床板2位于床头处,所述后侧床板位于床脚处,所述前侧床板2的前端部设置头枕4。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后杆5和前杆6,所述后杆5和前杆6均为中空壳体状,所述后杆5的前端插入设置在前杆6后端的容置腔中,所述前杆6的后端为开放状,所述前杆6后端部的侧壁上设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中插装螺杆,所述后杆5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排列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设置,所述螺杆可旋入螺孔中将前杆6和后杆5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床的整体长度可通过伸缩杆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所述后侧床板在后杆5与前杆6连接处的上方截断为两个床板,伸缩杆延长后,可根据后杆5延长的长度更换位于后侧的床板,所述床板需要与后杆5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支撑腿3的下部支撑端连接水平设置的圆管状支撑管及可转动插装在支撑管内的转轴7,所述支撑管的管状通道水平设置,所述转轴7插入支撑管内,所述转轴7插装在两前侧支撑腿3或两后侧支撑腿3之间的支撑管中,所述转轴7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滚轮8的凹槽9,所述凹槽9为圆形凹槽,所述凹槽9内设置滚轮卡装螺孔12,所述螺孔12凹陷于凹槽9的底面,且螺孔12与凹槽9同轴线设置,螺孔12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所述滚轮8的轮毂轴线处设有插孔11,另有螺杆10穿过插孔11插入螺孔12中,所述螺杆10旋入螺孔12中,使滚轮8连接到转轴7上,所述滚轮8可以是万向轮或其他形式的滚轮,在此不再赘述。位于支撑腿3延伸方向的支撑管下方设置底面为平面的次支撑腿13,由于支撑管下端为圆弧形,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为线接触,接触面小,设置次支撑腿13可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牢固度,所述次支撑腿13的高度小于滚轮8的半径。另有护理垫15设置在床板上方,当床板上铺设被褥时,可将护理垫15放置在被褥上方,所述护理垫15的位置可根据护理部位进行调整,所述护理垫15内腔中具有加热囊16,所述加热囊16为密封式气囊,所述护理垫15为包裹在加热囊16外侧的布质外围,所述护理垫15上设置加热囊16放置口,所述加热囊16通过连通管17与加热器内腔相连通,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介质进入加热囊16内腔中,使护理垫15发热。所述加热器包括壳体18、设置在壳体18上的进液口及位于壳体18内的加热盘管19,所述加热盘管19一端穿过壳体18与连通管17相连,所述加热盘管19的另一端与位于壳体18内的热源内壳体20内腔相连通,所述热源内壳体20的进料口延伸到壳体18外侧,所述热源内壳体20内盛装低温易汽化介质,高温介质可通过进液口注入壳体18内腔中,使位于热源内壳体20中的易汽化介质达到汽化温度,所述汽化介质为水或乙醇等汽化媒介,汽化后的介质通过加热盘管19及连通管17进入加热囊16内腔中,所述低温汽化介质其温度较低,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妇产科用护理床

【技术保护点】
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1)下侧的支撑腿(3)和安装在床架(1)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前侧床板(2)和后侧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床板(2)的前端部设置头枕(4),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后杆(5)和前杆(6),所述后杆(5)的前端插入设置在前杆(6)后端的容置腔中,所述前杆(6)后端外侧设有一端插入容置腔中的螺杆,所述后杆(5)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排列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腿(3)的下部支撑端连接水平设置的圆管状支撑管及可转动插装在支撑管内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滚轮(8)的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置滚轮卡装螺孔(12),所述滚轮(8)的轮毂轴线处设有插孔(11),另有螺杆(10)穿过插孔(11)插入螺孔(1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妇产科用护理床,包括床架(1)、安装在床架(1)下侧的支撑腿(3)和安装在床架(1)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的前侧床板(2)和后侧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床板(2)的前端部设置头枕(4),所述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后杆(5)和前杆(6),所述后杆(5)的前端插入设置在前杆(6)后端的容置腔中,所述前杆(6)后端外侧设有一端插入容置腔中的螺杆,所述后杆(5)的侧壁上具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排列设置的螺孔,所述螺孔与螺杆相匹配设置,所述支撑腿(3)的下部支撑端连接水平设置的圆管状支撑管及可转动插装在支撑管内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两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滚轮(8)的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置滚轮卡装螺孔(12),所述滚轮(8)的轮毂轴线处设有插孔(11),另有螺杆(10)穿过插孔(11)插入螺孔(1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护理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亦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