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77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涉及飞行装置技术领域。该无人飞行器包括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上盖的截面呈倒“U”型,上盖的顶面自其中部向两侧均形成斜坡面,且两侧斜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电池舱舱盖固接于上盖上,侧板为两块,且分别固接于上盖两侧的内侧壁上,底盖固接于两块侧板的下部,上盖、底盖、两块侧板和电池舱舱盖共同围成封闭的容纳腔;该飞行装置包括起落架和上述无人飞行器,起落架固设于侧板上。上盖的倒“U”型结构,以及上盖与侧板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防雨作用;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安装、拆卸方便,且生产制造时,可以各自单独制造,从而降低无人飞行器的维护和制造成本。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flight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a fly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flying device. The unmanned vehicle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plate, a bottom cover and a battery compartment hatch cover section, an inverted \U\ typ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from which to both sides of the formation of slope, and the slope i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arc transition, the battery hatch cover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cover plate. For $two, and the inner side wall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cover on the bottom co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o side plates, top cover, bottom cover and two side plates and battery hatch covers enclosed cavity closed; the flight device includes the landing gear and the unmanned aircraft, landing gear fixed the side plate. On the cover of the inverted \U\ type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connection plate can achieve rain effect; cover, bottom cover plate, and the battery compartment cover is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can be made separately,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facturing cost and maintenance of unmanned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飞行器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无人飞行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消防、电力、警备等行业。现有的无人飞行器多为电子驱动控制,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电子设备一旦受潮或进水,飞行器将工作异常甚至坠落,对地面设施及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为了防止雨水进入飞行器内,将飞行器的机身制造为一体成型,机身成型工艺较为复杂,成型模具制造成本高,且机身的某个部位一旦受损,需要更换整个机身,维护成本高。即,现有的无人飞行器为防雨将机身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制造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飞行器为防雨将机身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制造和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飞行器,包括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所述上盖的截面呈倒“U”型,所述上盖的顶面自其中部向两侧均形成斜坡面,且两侧所述斜坡面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上盖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电池舱舱盖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的开口端上;所述侧板为两块,且两块所述侧板分别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底盖固接于两块所述侧板的下部,所述上盖、所述底盖、两块所述侧板和所述电池舱舱盖共同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侧板上固设有机臂,所述机臂上枢接有旋翼。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开口端沿其外周设有导流槽,所述电池舱舱盖上设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与所述导流槽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的内侧壁可拆卸式固接,另一端的端部自其外壁向内壁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上盖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两侧的内侧壁完全或不完全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重合,所述上盖两侧的侧壁与所述侧板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底盖上设有多个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围绕所述通气孔的边缘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舱舱盖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之间连接有连接件。进一步的,两块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梁。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内壁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梁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连接块上。本专利技术无人飞行器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飞行器,包括用于组合安装在一起以形成封闭容纳腔的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其中,上盖位于无人飞行器的顶部,且上盖的封闭端位于无人飞行器的头部,两块侧板位于无人飞行器的侧面,电池舱舱盖位于无人飞行器的尾部,底盖位于无人飞行器的底部,无人飞行器中的电子元件安装在该容纳腔内;还包括用于带动无人飞行器上升或下降的旋翼、用于支撑固定旋翼的机臂。无人飞行器的上盖倒扣设置,两个侧板可拆卸式固接于上盖倒“U”型的内侧壁上,即,两个侧板插入上盖的内部,底盖可拆卸式固设于两个侧板的底部,上盖的顶面和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可以遮盖保护两个侧板和底盖;当无人飞行器在旋翼的带动下飞行在空中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滴落到上盖的顶面上,上盖的顶面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弧形,在重力作用下,雨水会顺着上盖两侧的斜坡面流下,随后沿着侧板向下流出机身;当雨水遇风倾斜下落时,上盖两侧的侧壁也可以对雨水起到阻挡作用,两块侧板与上盖的两个内侧壁部分重合,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雨水从侧板与上盖内侧壁连接处灌入容纳腔内部情况的发生,具体的,上盖的侧壁可以阻挡与竖直方向小于30度雨水的灌入。上盖的倒“U”型结构,以及上盖与侧板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无人飞行器的电子元件起到防雨和保护的作用。此外,无人飞行器的机身由单独的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组装形成封闭的容纳腔,当容纳腔内的电子元件需要修复或更换时,可以根据该电子元件在容纳腔内的安装位置,相应地将该位置的机身部件拆卸下来即可,电子元件修复或更换完成后,将该机身部件重新安装好即可,从而降低维护无人飞行器的成本;此外,生产制造时,各机身部件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可以分别单独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装置,包括起落架和上述无人飞行器,所述起落架可拆卸式固设于所述侧板上,该飞行装置具有上述无人飞行器的所有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飞行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飞行装置,包括用于无人飞行器落地时对其起到支撑作用的起落架和上述无人飞行器,该起落架可拆卸式固设于无人飞行器的侧板上,无人飞行器飞行时,起落架可以起到维持平衡的作用,无人飞行器着陆时,起落架对无人飞行器起到支撑作用,以减少无人飞行器直接着陆,与地面发生碰撞对机身、机臂或旋翼造成损害情况的发生。该飞行装置中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共同组成封闭容纳腔对无人飞行器的电子元件起到防雨和保护的作用,当容纳腔内的电子元件需要修复或更换时,可以根据该电子元件在容纳腔内的安装位置,相应地将该位置的机身部件拆卸下来即可,电子元件修复或更换完成后,将该机身部件重新安装好即可,从而降低维护无人飞行器的成本;此外,生产制造时,各机身部件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可以分别单独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飞行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中上盖、侧板、底盖和电池舱舱盖共同组成机身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中侧板、连接梁和机臂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中上盖与侧板连接的截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器中上盖与电池舱舱盖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标:1-上盖;2-侧板;3-底盖;4-电池舱舱盖;5-机臂;6-连接梁;7-起落架;11-斜坡面;12-封闭端;13-开口端;14-导流槽;21-斜面;22-第二卡扣;23-连接块;31-通气孔;32-凸起;41-卡接条;42-第一卡扣;4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人飞行器及飞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侧板(2)、底盖(3)和电池舱舱盖(4),所述上盖(1)的截面呈倒“U”型,所述上盖(1)的顶面自其中部向两侧均形成斜坡面(11),且两侧所述斜坡面(11)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上盖(1)的一端为封闭端(12),另一端为开口端(13),所述电池舱舱盖(4)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1)的开口端(13)上;所述侧板(2)为两块,且两块所述侧板(2)分别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1)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底盖(3)固接于两块所述侧板(2)的下部,所述上盖(1)、所述底盖(3)、两块所述侧板(2)和所述电池舱舱盖(4)共同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侧板(2)上固设有机臂(5),所述机臂(5)上枢接有旋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侧板(2)、底盖(3)和电池舱舱盖(4),所述上盖(1)的截面呈倒“U”型,所述上盖(1)的顶面自其中部向两侧均形成斜坡面(11),且两侧所述斜坡面(11)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所述上盖(1)的一端为封闭端(12),另一端为开口端(13),所述电池舱舱盖(4)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1)的开口端(13)上;所述侧板(2)为两块,且两块所述侧板(2)分别可拆卸式固接于所述上盖(1)两侧的内侧壁上,所述底盖(3)固接于两块所述侧板(2)的下部,所述上盖(1)、所述底盖(3)、两块所述侧板(2)和所述电池舱舱盖(4)共同围成封闭的容纳腔;所述侧板(2)上固设有机臂(5),所述机臂(5)上枢接有旋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开口端(13)沿其外周设有导流槽(14),所述电池舱舱盖(4)上设有卡接条(41),所述卡接条(41)与所述导流槽(14)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一端与所述上盖(1)的内侧壁可拆卸式固接,另一端的端部自其外壁向内壁设有斜面(21),所述斜面(21)朝向所述上盖(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信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