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子超专利>正文

置物柜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5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置物柜组装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两个相对的侧板、一背板及一门板,其中该背板的两侧是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相接,每个该侧板及该背板的上缘是与该顶板下缘两侧及后侧相接,每个该侧板及该背板的下缘是与该底板下缘两侧及后侧相接,而该门板是枢设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之间,其中,该顶板下缘两侧及该底板上缘两侧与每个该侧板连接的位置设有多个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而每个该侧板的上缘及下缘均枢设有对应每个该扣合槽的多个扣钩,每个该扣钩是分别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并钩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以令每个该侧板与该底板及该顶板固定,以完成置物柜的组装动作。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loc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binet assembly structure,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top plate, two relative side plate, a back plate and a door, wherein both sides of the back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is opposite to the surface side each phase, each of the side plates and the back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dge of both sides and the rear side edge the roof, each of the side plates and the back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dge of the two sides and the rear side edg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door is pivoted on the floor, and the ro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astening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dge of the roof and the floor on the edge of both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side position. Each of the locking grooves of the locking grooves extending to each one and each of the groove opening of the buckling piece in parallel, a plurality of hooks and each of the side plates on the edge and the lower edge of the groove i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each and every The hook is threaded into each of the fastening grooves and hooks arranged on each of the buckling piece, so that each of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xed roof, in order to assemble the finished loc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物柜组装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置物柜的组装结构,尤指一种容易组装、拆卸且不影响置物柜内部空间,并具有高连结性与高支撑强度的置物柜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置物柜是一种提供使用者摆放物品的收纳空间,举凡:学校宿舍、军队营舍、电子厂房、车站、公共泳池以及卖场等,都可发现相关使用,且为避免物品遗失,通常置物柜会搭配门锁,得以确保个人物品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人们使用意愿。目前置物柜大多为金属柜或环保材质(塑料、ABS)的组合式置物柜,其中,金属柜容易出现掉漆、生锈、凹陷等问题,且由于金属柜的重量较重,在搬运及安装上都有其不便之处,而环保材质的组合式置物柜因其重量轻、易清理、可回收、强度佳且使用年限久等优点,因此,市面上大多已逐渐淘汰金属置物柜的使用而采用组合式置物柜。然而,组合式置物柜也有其问题存在,例如必需预留组装结构的空间位置,因而导致置物柜内部容纳物品的空间不足,甚至出现组装的结构凸出在置物柜内容纳物品的空间内,造成物品放置受到限制,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仍有诸多缺失及不足,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衍生的各项缺点及不足,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一种置物柜组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拆卸且不影响置物柜内部空间的置物柜组结构。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两个相对的侧板、一背板及一门板,其中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该顶板的下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间,及该底板上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间均设有至少一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每个该两个相对的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枢接孔内均枢设有一可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并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的扣钩,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门板上缘及下缘的相同一侧均设有一门轴,且该底板上缘及该顶板下缘对应每个该门轴的位置均设有一供每个该门轴枢接的轴孔。其中,该底板及该顶板是为相同结构,该第一连接部是设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上缘两侧及后侧,该第二连接部是设于该底板及该顶板下缘两侧及后侧。上述底板上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上述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与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上述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一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上缘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上述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与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而上述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后侧的第三连接部为相对应的凸块及固定槽结构。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至少一底板,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至少一顶板,该顶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板,每个该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侧板的上缘的第三连接部是分别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下缘所设的第一连接部相接合;至少一背板,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背板上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合,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接合,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是分别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后侧所设的第三连接部接合;多个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是开设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间,及该底板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间,且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多个扣钩,每个该扣钩是分别枢接于每个该枢接孔内,每个该扣钩是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内并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远离该扣合槽开口的面上,以令该顶板及该底板与每个该侧板进行固定,且每个该扣钩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时,每个该扣钩的顶面与每个该枢接孔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另外,还包括一门板,该门板上缘及下缘的相同一侧均设有一门轴,且该底板上缘及该顶板下缘对应每个该门轴的位置均设有一供每个该门轴枢接的轴孔。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为图1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顶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为本技术底板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为本技术侧板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为本技术扣钩的立体外观图;图8是为本技术扣钩及扣合槽扣接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底板2顶板3侧板31枢接孔4背板5门板51门轴6固定槽7扣合槽71扣接片8凸块9扣钩91枢设部92操作部93钩设部10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态样,惟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请参阅图1~7,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包括一底板1、一顶板2、两个相对的侧板3、一背板4及一门板5,该底板1上缘两侧及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每个该第一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该顶板2下缘两侧及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每个该第二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另外,该顶板2下缘两侧及该底板1上缘两侧的固定槽6间均分别设有两个扣合槽7,该顶板2下缘所设的扣合槽7开口是朝向该顶板2下缘,该底板1上缘所设的扣合槽7开口是朝向该底板1上缘,且每个该扣合槽7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7开口平行的扣接片71。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上缘、下缘及相对面的后侧均设有多个第三连接部,其中,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的上缘及下缘的第三连接部为凸块8结构,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相对面后侧的第三连接部为固定槽6结构,其中,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3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凸块8结构之间均开设有多个枢接孔31,每个该枢接孔31内均枢设有一扣钩9,每个该扣钩9是分别对应每个该扣合槽7,且每个该扣钩9均包括一枢接于每个该侧板3上缘或下缘的凸块8结构间的枢设部91、一操作部92及一钩设部93,该操作部92是设于该枢设部91的一端,该钩设部93是设于该枢设部91相对操作部92的另一端。该背板4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设有多个第四连接部,每个该第四连接部为凸块8结构,而该门板5的上缘及下缘一侧均设有一门轴51,其中,每个该门轴51是同轴设置,而该顶板2下缘前侧及该底板1上缘前侧对应每个该门轴5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轴孔10。请参阅图1~8,本技术置物柜组装结构组合时,是将该背板4两侧缘的凸块8分别插入每个该侧板3相对面后侧所设的固定槽6内,接着,扳动每个该相对的侧板3下缘凸块8间所设扣钩9的操作部92,令每个该侧板3下缘的扣钩9以枢设部91为轴转动,而使扣钩9的钩设部93朝向每个该侧板3下方,接着将每个该侧板3下缘所设的凸块8及该背板4下缘所设的凸块8分别插入该底板1上缘两侧及后侧的固定槽6内,并令每个该侧板3下缘所枢设的扣钩9的钩设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置物柜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置物柜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底板,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至少一顶板,该顶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板,每个该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侧板的上缘的第三连接部是分别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下缘所设的第一连接部相接合;至少一背板,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背板上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合,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接合,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部是分别与每个该侧板相对面后侧所设的第三连接部接合;多个扣合槽,每个该扣合槽是开设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间,及该底板两侧的第一连接部间,且每个该扣合槽内的一侧向每个该扣合槽内延伸有一与每个该扣合槽开口平行的扣接片;多个扣钩,每个该扣钩是分别枢接于每个该枢接孔内,每个该扣钩是穿入每个该扣合槽内并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远离该扣合槽开口的面上,以令该顶板及该底板与每个该侧板进行固定,且每个该扣钩勾设于每个该扣接片上时,每个该扣钩的顶面与每个该枢接孔的开口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物柜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底板,该底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至少一顶板,该顶板的上缘两侧及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板,每个该侧板的上缘、下缘及每个该侧板相对面的后侧均具有多个第三连接部,且每个该侧板于每个该侧板上缘及下缘的每个该第三连接部间开设有多个枢接孔,每个该侧板的上缘的第三连接部是分别与该顶板下缘两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每个该侧板下缘的第三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下缘所设的第一连接部相接合;至少一背板,该背板的上缘、下缘及两个侧缘均具有多个第四连接部,该背板上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顶板下缘后侧的第二连接部相接合,该背板下缘的第四连接部是与该底板上缘后侧的第一连接部接合,该背板两侧缘的第四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林子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