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69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包括固定贴片、防护服主体、编织袖、视线窗、防护袖、置物袋、背部发热层、护肘、后腰防护层和贴合型防水袖口,所述固定贴片通过两端的固定件固定在防护帽子上,所述防护服主体和腹部防护层的中心位置皆设置有防水门襟,所述背部发热层的两端皆连接有防护袖,所述护肘的内侧与防护袖的外侧相贴合,所述贴合型防水袖口上方与防护袖的内侧相连接。该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设置有拉伸贴服胶、防水门襟、编织袖和贴合型防水袖口可全方位将人体的双手和双脚的暴露部分保护起来,避免了肉体与空气接触,也避免了外部的异物从袖口进入防护服的内部,配合头部防护的防护帽子,可全面将人们与外界空气隔离。

An isolated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eld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eld isolation protective clothing, protective clothing, including fixed patch body, braided sleeve, sight window, protective sleeve, bag, back heating layer, elbow pads, waist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adhesive type waterproof cuff, the fixed patch through both ends of the protective cap is fixed on the fixing piece, the the protective clothing main body and the center position of abdominal protective lay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waterproof placket, both ends of the heating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doo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sleeve, elbow and protective sleeve jointi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joint waterproof cuff above and protective sleeve is connected. The field operation isolation protective clothing provided with tensile pasted glue, waterproof, fit and braided sleeve placket waterproof cuff can be full of human hands and feet of the exposed part protected to avoid physical contact with air, but also to avoi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eign body from the cuff into protective clothing, with head protection door hat, full people separated from the outside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野外作业防护服
,具体为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防护不彻底,容易使异物进入衣服的内部,且在极寒天气下作业时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温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放防护不彻底,容易使异物进入衣服的内部,且在极寒天气下作业时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温度的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包括固定贴片、防护服主体、编织袖、视线窗、防护袖、置物袋、背部发热层、护肘、后腰防护层和贴合型防水袖口,所述固定贴片通过两端的固定件固定在防护帽子上,所述防护服主体和腹部防护层的中心位置皆设置有防水门襟,且防护服主体的下方连接有腹部防护层,所述编织袖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拉伸贴服胶,且拉伸贴服胶通过编织袖与防护腿相连接,所述防护帽子的下方连接有防护服主体,且视线窗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服主体,所述防护袖以防护服主体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置物袋缝制在防护腿的外侧上表面,且防护腿、编织袖和拉伸贴服胶皆以防护服主体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背部发热层的两端皆连接有防护袖,所述护肘的内侧与防护袖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后腰防护层通过粘扣带沿腹部防护层外围环绕固定,所述贴合型防水袖口上方与防护袖的内侧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服主体包括有耐磨层、防水层和防火层,且耐磨层的下方贴合有防水层,同时防水层的下方贴合有防火层。优选的,所述视线窗为软性透明材质。优选的,所述背部发热层以人体肩胛骨生长位置分布。优选的,所述粘扣带沿后腰防护层的设置方向上下交错分布有至少十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设置有拉伸贴服胶、防水门襟、编织袖和贴合型防水袖口可全方位将人体的双手和双脚的暴露部分保护起来,避免了肉体与空气接触,也避免了外部的异物从袖口进入防护服的内部,配合头部防护的防护帽子,可全面将人们与外界空气隔离,更加考虑了人们在极寒天气下作业时需要温度的要求,设置了背部发热层,贴合在神经较多的背部,可直接为人体提供温度,增加了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护服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贴片,2、固定件,3、防护服主体,301、耐磨层,302、防水层,303、防火层,4、腹部防护层,5、编织袖,6、拉伸贴服胶,7、防护帽子,8、视线窗,9、防护袖,10、防水门襟,11、置物袋,12、防护腿,13、背部发热层,14、护肘,15、粘扣带,16、后腰防护层,17、贴合型防水袖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包括固定贴片1、防护服主体3、编织袖5、视线窗8、防护袖9、置物袋11、背部发热层13、护肘14、后腰防护层16和贴合型防水袖口17,固定贴片1通过两端的固定件2固定在防护帽子7上,防护服主体3和腹部防护层4的中心位置皆设置有防水门襟10,防护服主体3包括有耐磨层301、防水层302和防火层303,且耐磨层301的下方贴合有防水层302,同时防水层302的下方贴合有防火层303,且防护服主体3的下方连接有腹部防护层4,编织袖5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拉伸贴服胶6,且拉伸贴服胶6通过编织袖5与防护腿12相连接,防护帽子7的下方连接有防护服主体3,且视线窗8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服主体3,视线窗8为软性透明材质,可让视线穿透,防护袖9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置物袋11缝制在防护腿12的外侧上表面,且防护腿12、编织袖5和拉伸贴服胶6皆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背部发热层13的两端皆连接有防护袖9,背部发热层13以人体肩胛骨生长位置分布,热度可传遍整个背部,护肘14的内侧与防护袖9的外侧相贴合,后腰防护层16通过粘扣带15沿腹部防护层4外围环绕固定,粘扣带15沿后腰防护层16的设置方向上下交错分布有至少十个,可稳固固定,贴合型防水袖口17上方与防护袖9的内侧相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时,需要对本新型的结构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首先在穿戴时,需要将防水门襟10打开,才能完成穿戴,防护帽子7可以防止人体头部暴露在外部空气中,透过视线窗8可以观察到外部的情况,从而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为人们的提供视觉平台,置物袋11的内部可放置物品,编织袖5可将裤腿缩小,而拉伸贴服胶6可以将编织袖5和腿部紧贴,达到基础密封的目的,背部发热层13在外部严寒天气下工作时可以自动发热,为人体带来温度,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后腰防护层16可对人体的脊椎和整个后腰部分进行防护,在不停的弯腰工作中保护了人们的腰部,贴合型防水袖口17可贴合人们的手腕,防止异物进入衣服内部,从而完成一系列野外作业工作。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包括固定贴片(1)、防护服主体(3)、编织袖(5)、视线窗(8)、防护袖(9)、置物袋(11)、背部发热层(13)、护肘(14)、后腰防护层(16)和贴合型防水袖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片(1)通过两端的固定件(2)固定在防护帽子(7)上,所述防护服主体(3)和腹部防护层(4)的中心位置皆设置有防水门襟(10),且防护服主体(3)的下方连接有腹部防护层(4),所述编织袖(5)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拉伸贴服胶(6),且拉伸贴服胶(6)通过编织袖(5)与防护腿(12)相连接,所述防护帽子(7)的下方连接有防护服主体(3),且视线窗(8)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服主体(3),所述防护袖(9)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置物袋(11)缝制在防护腿(12)的外侧上表面,且防护腿(12)、编织袖(5)和拉伸贴服胶(6)皆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背部发热层(13)的两端皆连接有防护袖(9),所述护肘(14)的内侧与防护袖(9)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后腰防护层(16)通过粘扣带(15)沿腹部防护层(4)外围环绕固定,所述贴合型防水袖口(17)上方与防护袖(9)的内侧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作业隔离防护服,包括固定贴片(1)、防护服主体(3)、编织袖(5)、视线窗(8)、防护袖(9)、置物袋(11)、背部发热层(13)、护肘(14)、后腰防护层(16)和贴合型防水袖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贴片(1)通过两端的固定件(2)固定在防护帽子(7)上,所述防护服主体(3)和腹部防护层(4)的中心位置皆设置有防水门襟(10),且防护服主体(3)的下方连接有腹部防护层(4),所述编织袖(5)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拉伸贴服胶(6),且拉伸贴服胶(6)通过编织袖(5)与防护腿(12)相连接,所述防护帽子(7)的下方连接有防护服主体(3),且视线窗(8)的下方设置有防护服主体(3),所述防护袖(9)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述置物袋(11)缝制在防护腿(12)的外侧上表面,且防护腿(12)、编织袖(5)和拉伸贴服胶(6)皆以防护服主体(3)的纵向轴心对称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媛杨章志郑吟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