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心洲专利>正文

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2478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43
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包括屏蔽体及其内部的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由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及其两端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构成;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与生命信号发射源和生命信号接受体相对应;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由筒状的外壳、三个球面波导盘、电磁振荡线圈、磁场振荡器、聚焦器、反射器、波导器、发射器和设有开关的直流电源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采集、处理后发射给生物受体,而且处理的信号不失真,受体接受源自不同生物体的信号,实现无接触、无介入、无分子转移、跨越空间,深入到生物体细胞内部,定向影响细胞功能,或实现定向转移遗传性状。

A system for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bioinformatics energy

A system for the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bio energy, including directional shielding and internal energy transfer of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vice; the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bio energy can plus device is composed of an oscillating resonant reflection device and both ends of the two col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two collect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signal acceptor emission source and the life of life oscillation signal; and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consisting of resonance reflection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cylindrical shell, three spherical waveguide plate, electromagnetic coil, oscillator, oscillating magnetic field concentrator, reflector, waveguide, transmitter and a switch. The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after the launch to biological receptors, and processing the signal without distortion, receiv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receptors of the organism, non-contact and no intervention, no molecular transfer, across space, deep into the cells of the organism, orientation affect cell function, or to realize the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genetic tra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号转移
,特别涉及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
技术介绍
近20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植物、动物到人体的生物学实验证明了生物信号(微波)辐射场,(以下简称生物场)是生命体即生物物质存在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生物体与内外环境交流生物信息能量的基本载体;同时也为生物场的应用展现了广阔空间。……现在医学上的许多检测和治疗设备都是根据生物体辐射的不同信号专利技术和制造的。比如:心、脑电图的检测,就是依赖于脑组织、心脏辐射的电、磁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大脑和心脏组织和功能的变化。人体的DNA、细胞、组织、器官保持着相对独立,它们辐射的信号也同样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生物场可以反应生物体不同层次、结构、功能的信息。组成生物场的信号,又可以反作用于生物体相对应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或转移遗传信息,因此深入探索生物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人以及国内外大量生物学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生物体的DNA、细胞、组织、器官会辐射不同的信号,形成多层次、异常复杂的生物场,对自体或其它生命体的生命活动有着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参见袁心洲,生物场的探索与发现,《前沿科学》,2017(06),第11卷,总篇42篇,P79-85)DNA决定生命的基本活动,那么它是通过分子化学信号的方式还是通过物理信号的方式?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完美的生命活动必定存在着化学和物理两种信号方式的信息交流,才能够实现全面、复杂、系统的控制,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停留在在分子化学方面。许多实验成果表明:生物体可以辐射不同层面的物理信号,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物效应,特别是还可以产生转移遗传性状的生物效应,这表明:DNA信号一定存在于生物场复杂的信号之中。20多年来,在生命信息场导仪(简称场导仪)等系列技术设备专利技术实验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了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发现了DNA辐射信号的存在,实现了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即DNA辐射的信号,目前开发功效果更强的生物信息能量转移装置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通过采用波导系统与电场、磁场、聚焦、谐振、反射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实现生命信号的采集、增强、最大信噪比(不失真)、定向转移,为深入研究DNA信号和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的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包括屏蔽体1及其内部的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由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及其两端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构成;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与生命信号发射源3和生命信号接受体2相对应;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由筒状的外壳4-1、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波导器4-7、发射器4-12和设有开关4-9的直流电源4-8组成,电磁振荡线圈4-3和磁场振荡器4-4通过导线并联在一起,电磁振荡线圈4-3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前控制板4-11两极连接,磁场振荡器4-4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后控制板4-10两极连接,导线穿过外壳4-1且前控制板4-11和后控制板4-10位于外壳4-1外部;前控制板4-11的两极和后控制板4-10的两极同时与直流电源4-8的两极连接;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发射器4-12和波导器4-7均固定在外壳4-1内并与外壳4-1的轴线垂直,其中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前发射器4-6、波导器4-7和后发射器4-12按从前端到后端的顺序依次排列,磁振荡线圈4-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磁场振荡器4-4和聚焦器4-5之间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反射器4-6和发射器4-12的底端分别与波导器4-7的两端连接。上述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为前采集发射装置5和后采集发射装置6,每个采集发射装置由前微波增益喇叭8、前波导板9、柔性波导管10、后微波增益喇叭11和后波导板7构成,前波导板9固定在前微波增益喇叭8内,后波导板7固定在后微波增益喇叭11内,柔性波导管10的两端分别与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的底端从外部通过管接头装配在一起;所述的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为圆锥状壳体,其圆锥角角度为80°~100°,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的材质为铝或铜,或者为内壁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所述的前波导板9和后波导板7均由波导板基板和固定在波导板上均匀分布的N个波导管组成,多个波导管均匀分布固定在波导板基板上并且与外壳4-1轴线平行;前波导板9和后波导板7的材质为铝或铜,或者外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柔性波导管10是由包裹铜网的铜皮10-2,以螺旋状填充在导电硅胶10-1内包裹,导电硅胶10-1作为柔性波导管10的外壁,柔性波导管10外壁的内径为8~10mm;前采集发射装置5的后微波增益喇叭11与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的前端装配在一起,后采集发射装置6的前微波增益喇叭8与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的后端装配在一起。上述的球面波导盘4-2的两端为内凹的球缺面,均匀分布有N个直径0.5~3mm的通孔,材质为铝或铜,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当球面波导盘4-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时,通孔内壁上也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上述的电磁振荡线圈4-3由多个串联的线圈固定在一个线圈基板上,通过前控制板4-11控制电磁振荡;线圈基板与外壳4-1轴线垂直,每个线圈的轴线与线圈基板垂直;电磁振荡线圈4-3的两端分别与前控制板4-11的两端连接。上述的磁场振荡器4-4由驱动电机、驱动轴和3~8个叶片组成,驱动电机的两极与后控制板4-10的两端连接,驱动轴与驱动装置装配在一起,叶片固定在驱动轴上,驱动轴与外壳4-1轴线平行;叶片带有5~8度螺旋升角;每个叶片上设有磁片,磁片的材质为铁氧体,磁片的形状为片状,固定在叶片的定位槽上,磁片中心处设有十字形通孔用于通过非电磁信号,各磁片与驱动轴垂直;所述的叶片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上述的聚焦器4-5是由聚焦器基板及其中部的圆锥状壳体构成的一体结构,圆锥状壳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圆锥状壳体的尖端朝向波导器4-7一侧,圆锥状壳体的直径为聚焦器4-5直径的1/3~1/4;其中聚焦器基板上均匀分布有N个直径0.5~3mm的通孔,聚焦器基板与外壳4-1轴线垂直,其外沿固定在外壳4-1上,聚焦器4-5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上述的反射器4-6和发射器4-12为圆台状壳体,圆台状壳体的圆锥角角度为80°~100°,材质为铜、钛或铝,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上述的波导器4-7由波导器基体4-7-1、波导器基体4-7-1两侧的圆柱凸起4-7-2和均匀分布的N个波导器的波导管4-7-3构成,反射器4-6和发射器4-12的底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圆柱凸起4-7-2的底端,并且波导器的波导管4-7-3穿过两个圆柱凸起4-7-2并与外壳4-1轴线平行。上述的前控制板4-11主要由单片st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体1及其内部的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由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及其两端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构成;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与生命信号发射源3和生命信号接受体2相对应;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由筒状的外壳4‑1、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波导器4‑7、发射器4‑12和设有开关4‑9的直流电源4‑8组成,电磁振荡线圈4‑3和磁场振荡器4‑4通过导线并联在一起,电磁振荡线圈4‑3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前控制板4‑11两极连接,磁场振荡器4‑4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后控制板4‑10两极连接,导线穿过外壳4‑1且前控制板4‑11和后控制板4‑10位于外壳4‑1外部;前控制板4‑11的两极和后控制板4‑10的两极同时与直流电源4‑8的两极连接;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发射器4‑12和波导器4‑7均固定在外壳4‑1内并与外壳4‑1的轴线垂直,其中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前发射器4‑6、波导器4‑7和后发射器4‑12按从前端到后端的顺序依次排列,磁振荡线圈4‑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磁场振荡器4‑4和聚焦器4‑5之间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反射器4‑6和发射器4‑12的底端分别与波导器4‑7的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体1及其内部的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装置由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及其两端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构成;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与生命信号发射源3和生命信号接受体2相对应;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由筒状的外壳4-1、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波导器4-7、发射器4-12和设有开关4-9的直流电源4-8组成,电磁振荡线圈4-3和磁场振荡器4-4通过导线并联在一起,电磁振荡线圈4-3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前控制板4-11两极连接,磁场振荡器4-4的两极通过导线与后控制板4-10两极连接,导线穿过外壳4-1且前控制板4-11和后控制板4-10位于外壳4-1外部;前控制板4-11的两极和后控制板4-10的两极同时与直流电源4-8的两极连接;三个球面波导盘4-2、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反射器4-6、发射器4-12和波导器4-7均固定在外壳4-1内并与外壳4-1的轴线垂直,其中电磁振荡线圈4-3、磁场振荡器4-4、聚焦器4-5、前发射器4-6、波导器4-7和后发射器4-12按从前端到后端的顺序依次排列,磁振荡线圈4-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磁场振荡器4-4和聚焦器4-5之间设置一个球面波导盘4-2;反射器4-6和发射器4-12的底端分别与波导器4-7的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采集发射装置分别为前采集发射装置5和后采集发射装置6,每个采集发射装置由前微波增益喇叭8、前波导板9、柔性波导管10、后微波增益喇叭11和后波导板7构成,前波导板9固定在前微波增益喇叭8内,后波导板7固定在后微波增益喇叭11内,柔性波导管10的两端分别与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的底端从外部通过管接头装配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述的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为圆锥状壳体,其圆锥角角度为80°~100°,前微波增益喇叭8和后微波增益喇叭11的材质为铝或铜,或者为内壁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波导板9和后波导板7均由波导板基板和固定在波导板上均匀分布的N个波导管组成,多个波导管均匀分布固定在波导板基板上并且与外壳4-1轴线平行;前波导板9和后波导板7的材质为铝或铜,或者外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柔性波导管10是由包裹铜网的铜皮10-2,以螺旋状填充在导电硅胶10-1内包裹,导电硅胶10-1作为柔性波导管10的外壁,柔性波导管10外壁的内径为8~10mm;前采集发射装置5的后微波增益喇叭11与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的前端装配在一起,后采集发射装置6的前微波增益喇叭8与振荡加能-共振反射装置4的后端装配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转移生物信息能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面波导盘4-2的两端为内凹的球缺面,均匀分布有N个直径0.5~3mm的通孔,材质为铝或铜,或者为表面涂覆有铜、银、金或钛涂层的非金属材料;当球面波导盘4-2的材质为非金属材料时,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心洲
申请(专利权)人:袁心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