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周贤专利>正文

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127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一排第一接点,该二排第一接点形成在二排第一端子,该二排第一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第一接点其中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反向排列之相同电路序号者,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卡定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对接构造的左右二侧设有一金属材质之卡定构造,当该对接构造对接该对接电连接器时该卡定构造可与该对接电连接器卡定。

Positive and negative double side electric connection construction

This invention provides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butt joint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butt insulator, the insulator is provided with two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 two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tact, the first two rows of contacts are formed on the two row of the first terminal, the two row of the first terminal located in the butt joint structure of the insulator, the two row first contac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same circuit arrange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number, shape of the docking structure can b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double locking in a butt butt connector and the butt joint structure about two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latching structure of a metal material, w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docking docking a butt electric connector the latching structure and the butt connector 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08月30日、申请号为201110252587.1、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板片型接头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现今电脑设备最普及的讯号传输规格莫过于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以此规格制作的连接器插座及传输线可使外接于电脑的周边设备,如滑鼠、键盘、随身碟等,即时为电脑所测得并立即使用。目前USB母座及USB接头皆为单向电连接,为了确保USB接头插入USB母座时能电连接,两者在对接上具有防呆设计,即当USB接头反向插入时则无法插入,使用者即会再换另一个方向插入,方向正确了才能插入,如此即可确保插入后具有电连接。目前USB有2.0及3.0两种规格,请参阅图1及图2,系为现有之USB2.0规格且具有板片型接头之碟身碟1,其设有一塑胶座体10及一电路板15,该电路板15后段为该塑胶座体10包覆,该电路板15前段仅一板面露出该塑胶座体10外,该板面设有一排四个接点16。请参阅图3,系为现有之USB2.0规格之电连接母座20,其设有一金属壳25及一舌片22,该金属壳25内形成一连接槽21,该舌片22位于连接槽偏上位置,该舌片仅下面设有一排4个接点23,该金属壳25之顶面及底面各冲压凸出二个弹片24。请参阅图4,在使用上,该随身碟1必需接点16朝上插入连接槽21才可与位于该舌片22下面之一排接点23电连接,该四个弹片24系抵紧该碟身碟1;该碟身碟1若是反面插入连接槽21则无法电连接,使用者通常是随机插入,故插不进去之机率是1/2,故常常是插两次,造成使用上之不便。为了使用上之方便性,仍需以正反双向皆可电连接较能符合需求,故申请人研发一种具有双面电连接功能之正反双面接头之电子装置,为了配合双面电连接功能,则接头必需设计二排接点,然而在使用上又恐电连接母座之弹片24抵接另一板面之接点而造成短路,故亦需克服此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人潜心研究上述产品之双面插接设计,终于提出克服上述潜在问题之产品改良结构。为使审查顺利,独立权利要求之实施例如下说明,权利要求1在图49-51,56-59中实施,权利要求2在图56-59中实施,权利要求3在图111-114中实施,权利要求4在图111-114中实施,权利要求5在图75-77,96中实施,权利要求6在图49,75-80,94-96,111-114中实施,权利要求7在图17-18,22-24中实施,权利要求8在图49-51,56-59中实施,权利要求9在图52,75-77,94-97中实施,权利要求10在图33-34中实施,权利要求11在图36-37中实施,权利要求12在图24中实施,权利要求13在图25-32中实施,权利要求14在图22中实施,权利要求15-19在图17-18中实施,权利要求20在图14-15,22中实施,权利要求21在图47-48中实施,权利要求22在图45-48中实施,权利要求23在图22中实施,权利要求24在图111-114中实施,权利要求25在图20-21及图43-46中实施,权利要求26在图47-48中实施,权利要求27-28在图17-18中实施,权利要求30在图55、图43-44中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中对接构造之上下两板面皆具有接点,达到使用上之方便性及多元性。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卡定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对接构造的左右二侧设有一金属材质之卡定构造,当该对接构造对接该对接电连接器时该卡定构造可与该对接电连接器卡定。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及一金属板,该金属板设于该对接构造厚度的中间,该金属板分隔该二排端子。藉由以上构造,本专利技术可达到使用上之方便性及多元性。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的随身碟的立体图。图2是习知的随身碟的前视剖面图。图3是习知的电连接母座前视图。图4是习知的随身碟插入电连接母座前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二排第一接点串接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二排第一接点串接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前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正面的立体组合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反面的立体组合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切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切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切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例的切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四实施例的切换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示意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的正面平面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五实施例的反面平面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六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七实施例的正面平面图。图37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七实施例的反面平面图。图38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八实施例的上视图。图39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39A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八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40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1是本专利技术第十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二实施例的前视图。图4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三实施例的连接板立体图。图4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十七实施例的侧视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卡定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对接构造的左右二侧设有一金属材质之卡定构造,当该对接构造对接该对接电连接器时该卡定构造可与该对接电连接器卡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01 CN 2011200935519;2011.05.06 CN 201120141.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卡定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对接构造的左右二侧设有一金属材质之卡定构造,当该对接构造对接该对接电连接器时该卡定构造可与该对接电连接器卡定。2.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及一金属板,该金属板设于该对接构造厚度的中间,该金属板分隔该二排端子。3.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且至少一对相同电路之接点成电连接,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系设有上、下绝缘座体,上绝缘座体设有该上板面,下绝缘座体设有该下板面,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分别设有接脚,该上、下绝缘座体分别各固定设有该一排端子。4.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该两组导电接点分别设于该电路板不同面;以及上、下绝缘座体,该上、下绝缘座体分别设于该电路板二面而形成一连接板之上下两板面,该连接板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连接板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上、下绝缘座体各固定设有该一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分别电连接或焊接在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5.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连接板,其为绝缘体,该连接板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连接板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系埋入射出固定于该连接板,该二排端子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系于该连接板电连接而串接成同一电路。6.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且该两组导电接点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之导电接点成电连接电路;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埋入射出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7.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2组导电接点,且该2组导电接点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之导电接点成电连接电路;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前后二排接点,该二排后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后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8.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补强构造,其设于该对接构造,藉以增强该对接构造之强度。9.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其特征在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后段设有一套接槽,该电路板前段套接卡定于该套接槽。10.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平贴设有一排至少九个接点,该二排接点各设有多个较长接点及多个较短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11.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平贴设有前后设置之接点,该前方之接点为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12.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且该两组导电接点其中至少一对导电接点电连接单独的讯号传输电路;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电连接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13.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设有至少一IC控制晶片,该电子单元电连接在该电路板上;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二排接点藉由该电路板之电路电连接该电子单元。14.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且该两组导电接点各电连接至少一对单独的讯号传输电路;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设有至少一IC控制晶片,该电子单元电连接在该电路板上,该至少一IC控制晶片电连接该电路板之至少二对单独的讯号传输电路;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二排接点藉由该电路板之电路电连接该电子单元且电连接该至少一IC控制晶片。15.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且该两组导电接点中至少一对导电接点电连接一安全电路设置手段;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16.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电连接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连接板,其为绝缘体,该连接板之上下两板面各设有前低后高之接点,该前方之接点为一排接点,且该一排接点为至少二侧较长之平贴连接介面,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连接板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连接板,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17.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电连接该电路板上且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前后二排接点,该后排接点高于该前排接点,该二后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后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且设有至少一排接脚。18.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前后二排接点,该二后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且该对接构造于上下二板面各设有一排凹面及一排穿孔,该前后二排接点分别对应该一排凹面及一排穿孔,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后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19.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有安全电路设置手段,该电子单元电连接在该电路板上;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二排接点藉由该电路板电连接该电子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括一控制手段与该正反双面电连接器相结合,以对该电子单元进行控制。20.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电连接在该电路板上;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二排接点藉由该电路板之电路电连接该电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控制该电子单元采用正反向对应之电路讯号传输。21.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前端为插入口且设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及底面各设有一连接介面,该二连接介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连接介面之至少一排接点各形成在至少一排端子,该至少二排端子固定于该绝缘体,该二连接介面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至少一排焊垫,其设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后方,该二连接介面电连接该至少一排焊垫;以及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电连接该至少一排焊垫。22.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前端为插入口且设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及底面各设有一连接介面,该二连接介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连接介面之至少一排接点各形成在至少一排端子,该至少二排端子固定于该绝缘体,该二连接介面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电连接母座,该电连接母座之舌片之上下二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舌片之上下二板面各至少一排接点分别与该二连接介面电连接。23.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一电子单元,该电子单元包括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有安全电路设置手段,该电子单元电连接在该电路板上;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至少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二排接点藉由该电路板之电路电连接该电子单元;其特征在于,藉由该控制电路之安全电路设置手段使该对接构造正反双向对接定位于该对接电连接器时皆可作适当的电路安全保护。24.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该两组导电接点分别设于该电路板不同面;以及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分别焊接于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该端子设有一接点;一连接板,其设有于该电路板两面封胶所形成之绝缘座体,该二排端子埋入固定于该绝缘座体,且该二排端子之接点分别位于该连接板之上下两板面,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连接板之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25.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电路板;一电子单元,其电连接于该电路板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其上下两板面各设有一连接介面,该二连接介面为不同的连接介面且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其中一连接介面设有一排弹动接点,另一连接介面设有一排平面接点,该至少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排接点形成在一排端子,该二连接介面电连接该电路板及该电子单元,该对接构造之形状可双面对接定位于该电连接母座之连接槽,且该对接构造可双面插入不同连接介面的电连接母座的连接槽作电连接。26.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连接板,其为绝缘体,该连接板之上下二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为平面接点平贴于该连接板之上下二板面,该二排接点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连接板之形状可正反双向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之连接槽,该连接槽设有绝缘之一底面及一顶面,该顶面及底面其中至少一面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至少一排接点为凸出该顶面或底面的弹动接点,该连接槽之至少一排接点与该连接板上下二板面之至少一排接点电连接。27.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前后设置之接点且该前后设置之接点包括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上下二板面之前后设置之接点各仅设有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28.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五个凸出该上下板面之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接点且其中至少一排接脚为水平接脚。29.一种正反双面电连接构造,其包括有: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有两组导电接点;以及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设有一绝缘体,该绝缘体设有上下两板面,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前低后高之一高、低连接部,且该上下两板面各设有至少一排接点,该二排接点其中至少一对相同电路序号之接点相互为反向排列,该对接构造其形状可正反双面对接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该二排接点系形成在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定位于该对接构造之绝缘体,该二排端子各设有一排接脚分别电连接该电路板之两组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贤
申请(专利权)人:蔡周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