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74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箅,它属于煤气发生装置领域,它有底座及炉帽,其相互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彼此依次首尾覆盖并相连接呈塔状的炉片,它们相互之间分别有通风道,所述炉片分别为由上部呈向下凹的曲线到下部呈向上凸的曲线的曲面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炉片之间所形成的通风道内腔有死角、易聚积灰的问题。(*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本技术涉及煤气发生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目前在化肥行业广为应用的煤气发生炉炉篦,因其炉片呈直坡面状,而炉片的上口沿和下口沿分别为垂直的台阶状,这样在使用时,多个直径不同的炉片依次首尾覆盖并相接呈塔状,其首尾之间所形成通风道内腔则存在一定的死角处,其在工作时,煤气发生炉是需要经常正反向反复吹风的,这样,在反向吹风时吹入通风道内的灰,则很容易聚积在通风道内腔的死角处,而在正向吹风时则使上述聚积在死角处的灰运动,再次聚积在炉片下口沿的垂直台阶处,最终致使通风道内的通风阻力增大,严重者可烧坏炉篦。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部分,提供一种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篦,其炉片之间所形成的通风道内腔无死角,故不会聚积灰。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它有底座及炉帽,其相互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彼此依次首尾覆盖并相连接呈塔状的炉片,它们相互之间分别有通风道,所述炉片分别为由上部呈向下凹的曲线到下部呈向上凸的曲线的曲面状。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炉片的下口边沿覆盖炉片的上口边沿,其相互之间有呈曲线状的通风道,炉片的下口边沿覆盖炉片的上口边沿,其相互之间有呈曲线状形的通风道。本技术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将炉片设计为曲面状,炉片之间所形成通风道内腔无死角,故不能聚积灰,在正反向吹风时都能保证通风道内腔的畅通;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明显。-->说明书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对照本技术附图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它有底座9及炉帽1,其相互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彼此依次首尾覆盖并相连接呈塔状的炉片7、5、3,它们相互之间分别有通风道8、6、4、2,所述炉片7、5、3分别为由上部呈向下凹的曲线到下部呈向上凸的曲线的曲面状。炉片3的下口边沿覆盖炉片5的上口边沿,其相互之间有呈曲线状的通风道4,炉片5的下口边沿覆盖炉片7的上口边沿,其相互之间有呈曲线状形的通风道6。使用时,将三个炉片7、5、3安装在一起,并呈塔状,然后分别在炉片7、3上安装底座9和炉帽1,这样本技术则分别形成呈弧形的通风道2、4、6、8,其内腔无死角,因此在正反向吹风时,都能够保证通风道2、4、6、8的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它有底座(9)及炉帽(1),其相互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彼此依次首尾覆盖并相连接呈塔状的炉片(7)、(5)、(3),它们相互之间分别有通风道(8)、(6)、(4)、(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片(7)、(5)、(3)分别为由上部呈向下凹的曲线到下部呈向上凸的曲线的曲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曲面炉片式煤气发生炉炉篦,它有底座(9)及炉帽(1),其相互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彼此依次首尾覆盖并相连接呈塔状的炉片(7)、(5)、(3),它们相互之间分别有通风道(8)、(6)、(4)、(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片(7)、(5)、(3)分别为由上部呈向下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德州化工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