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6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它由炉膛、水夹套、炉箅、灰盘、灰箱、底盘以及机械传动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机械传动装置用棘轮和一对圆锥齿轮代替现有的蜗轮蜗杆和一对圆柱齿轮传动,灰盘8的底部紧固了一个大圆锥齿轮9,大圆锥齿轮9与小圆锥齿轮14啮合,小圆锥齿轮14与棘轮15安装在同一轴上。从而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简化了结构。(*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由固态含碳物料生产发生炉煤气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煤气发生炉。我国现有的机械传动自动排渣煤气发生炉,主要由上海新建机器厂制造,规格有φ3米、φ2.26米φ1.98米几种,这些设备都是五、六十年代设计的,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面在机械除灰装置,一种结构是在除灰装置中采用链传动(如φ3米,U.G.I型煤气发生炉),由于传递载荷较大,在实际使用中有时发生链条脱落和断链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另一种结构是在除灰装置中采用蜗轮蜗杆和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如φ2.26米和φ1.98米煤气发生炉)。在实际使用中,蜗杆磨损很快,寿命短,更换时需要熄火停炉,从而影响生产。另外在圆柱齿轮啮合处容易掉入灰渣。经齿轮啮合后就粘在齿面上,粘渣太多需要停炉检修,工人师付一边用水冲,一边用榔头敲,才能把粘在齿面上的灰渣打掉,常常损坏齿面,影响齿轮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棘轮和一对圆锥齿轮代替现有技术中蜗轮蜗杆传动的机械除灰装置,从而大大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简化了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在灰盘的底部紧固一个大圆锥齿轮,大圆锥齿轮又与小圆锥齿轮啮合并接受小圆锥齿轮传来的动力,小圆锥齿轮与棘轮同轴安装。在底盘靠小圆锥齿轮一侧设置一个细灰箱。底盘上设置一榫槽型滑动轨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除灰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2、由于采用棘轮与小锥齿轮同轴安装,小圆锥齿轮将棘轮传来的动力直接传递给大圆锥齿轮,因而传动效率高。3、不会产生粘渣现象,因为本技术设置了一个细灰箱,并在细灰箱上接有冷水管,工作时冷水不断冲刷大小锥齿轮啮合处,将灰盘上漏出的细灰冲走,保持齿面清洁。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说明:炉体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内外壳体之间构成了一个水夹套3,在水夹套3的下部装有一个冷水入口16和一个排污口6,上部装有一蒸汽出口22,水夹套3的作用是防止燃料层温度过高,保护炉体内壁和炉篦5、灰盘8等下部设备,同时产生低压蒸汽供气化用。在炉体顶部设有加料口1,上部设有煤气出口2,在炉体外壳下部焊有若干个支座4,整个炉子的重量通过支座4支承在圆立柱上。排渣装置由灰盘8、灰犁7和炉篦5组成,灰盘8用沉头螺钉25固定在大锥齿轮9上,灰犁7固定在炉膛21出灰口的内壁,在灰盘8旋转过程中,灰犁7将灰渣刮入粗灰箱11中。底盘23内设置了榫槽型滑动轨道10,灰盘8底下相应开有凹槽并压合在底盘23的轨道上旋转。底盘23外侧有两个粗灰箱11和一个细灰箱13,中间有一个鼓风箱12。在细灰箱13上接有一个冷水管,工作时冷水不断冲刷大锥齿轮9和小锥齿轮14的啮合处,将灰盘8上漏出的细灰冲走,保持齿面清洁。机械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18、减速器19、曲柄20、连杆17、棘轮15、小锥齿轮14和大锥齿轮9。工作时,电动机18经减速器19带动曲柄20旋转,再通过连杆17推动棘轮15间歇转动,与棘轮15安装在同一根轴24上的小锥齿轮14带动大锥齿轮9转动,从而使灰盘8不断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膛、水夹套、炉篦、灰盘、灰箱、底盘以及机械传动机构所组成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灰盘8的底部紧固了一个大圆锥齿轮9,大圆锥齿轮9与小圆锥齿轮14啮合,小圆锥齿轮14与棘轮15安装在同一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炉膛、水夹套、炉篦、灰盘、灰箱、底盘以及机械传动机构所组成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灰盘8的底部紧固了一个大圆锥齿轮9,大圆锥齿轮9与小圆锥齿轮14啮合,小圆锥齿轮14与棘轮15安装在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刚王季华黄克敏黎定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工业大学江西电力附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