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2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保护器,包括褶皱状的压缩管(2)和至少两个连接管(3),连接管(3)由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连接块(1)构成;连接块(1)两端设有弧形凹槽,使得将连接块(1)卡接,连接块(1)端部的凹槽可形成环状插槽(13),连接块(1)内侧设有若干线路卡口(14);压缩管(2)一端与一插槽(13)连接,另一端与相邻连接管(3)上的另一插槽(13)连接,且压缩管(2)可与连接管(3)相互转动,压缩管(2)外壁上设有轴向开口(23)。该装置可直接将不同的线路放置于压缩管(2)的开口(23)内,再将压缩管(2)两端的线路卡入不同的卡口(14)内,使得线路的布置整齐,便于收纳。

Line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compression tube shaped folds (2) and at least two connecting pipe connecting pipe (3), (3) by one side is articulated, the other side of the arc-shaped clamping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connecting block (1); (1)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arc groove, makes the connecting block (1) clamp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1) groove end can form annular slot (13), a connecting block (1)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several lines of bayonet (14); compression tube (2)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lot (13),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adjacent connecting pipe (3) a slot (13) of the connection, and the compression tube (2)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3) each rotation, compression tube (2)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axial opening (23). The device can directly place different lines in the opening (23) of the compression pipe (2), and then clamp the ends of the compression pipe (2) into different bayonets (14), so that the arrangement of the lines is neat and convenient for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保护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器之间往往通过数据线进行连通,使得实际使用时,往往一台电器上的接口连接的线路较多,造成现场的线路交错布置,使得现场的线路十分凌乱。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器线路会这样,同时往往在医用领域会体现得更加蜜柑,例如在临床上,一些临床科室的病房内的心电监护仪和临时需给病人增加的胃管、吸氧管或吸痰管等,在使用过程中导管和连线数量较多且长度较长,使用中杂乱拖拉,给抢救和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不妥善固定造成患者床头凌乱不堪,影响美观,不利于标准化管理。另外这种交错布置的线路和管路容易造成电极线路的损坏,又不易固定和消毒,给临床护士许多困扰。目前现有的线路保护器,例如本国专利申请名称为:线路保护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161802记载的技术方案,主要是收纳多余的线路,同时避免拖拽时,对线路造成损坏。同时还有一些由一些薄片形成的螺旋形的管状结构的线路保护器,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使用时,需自行缠绕线路,同时不易清洗;而在检修时,需将整个线路保护器全部拆开,再重新缠绕,非常不便,费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且方便整理的线路保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线路保护器,包括褶皱状的压缩管和至少两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由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连接块构成;连接块两端设置有弧形凹槽,使得将连接块卡接,连接块端部的凹槽可形成环状插槽,连接块内侧设置有若干线路卡口;所述压缩管一端与一插槽连接,另一端与相邻连接管上的另一插槽连接,且压缩管可与连接管相互转动,压缩管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开口。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压缩管为双层管,包括可相互转动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和外层管在轴向上均设置有开口。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内层管两端与插槽固定连接,外层管可与连接管上的插槽相互转动。其中,上述装置中相邻连接管一端设置有卡槽,另一端设置有适配的卡头,使得两连接管可卡接。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卡口设置在连接块的两端。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卡口外端部设置有线路标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该装置主要结构为压缩管和连接管,而连接管主要由两弧形连接块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形成,且连接块的两端设置有凹槽,而压缩管轴向上设置有开口,两端与连接块端部凹槽形成的插槽转动连接。使得实际使用时,可直接将不同的线路放置于压缩管的开口内,再将压缩管两端的线路卡入连接块内对应的不同的卡口内,这种结构使得所用线路的布置整齐,便于收纳。同时在检修时,也可快速将所需检修的线路拆下,节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形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形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种结构形态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是连接块,11是卡头,12是卡槽,13是插槽,14是卡口,2是压缩管,21是内层管,22是外层管,23是开口,3是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线路保护器,包括褶皱状的压缩管2和至少两个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由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连接块1构成;连接块1两端设置有弧形凹槽,使得将连接块1卡接,连接块1端部的凹槽可形成环状插槽13,连接块1内侧设置有若干线路卡口14;所述压缩管2一端与一插槽13连接,另一端与相邻连接管3上的另一插槽13连接,且压缩管2可与连接管3相互转动,压缩管2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开口2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该装置主要结构为压缩管2和连接管3,而连接管3主要由两弧形连接块1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形成,且连接块1的两端设置有凹槽,而压缩管2轴向上设置有开口23,两端与连接块1端部凹槽闭合形成的插槽13转动连接。使得实际使用时,可直接将不同的线路放置于压缩管2的开口23内,再将压缩管2两端的线路卡入连接块1内对应的不同的卡口14内,这种结构使得所用线路的布置整齐,便于收纳。同时在检修时,也可快速将所需检修的线路拆下,节约时间。同时压缩管2上的开口23为轴向开口23,且开口23的长度应与压缩管2的长度相等,也即是开口23的两端均在压缩管2的两端上。两弧形连接块1的弧形端面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构成连接管3,且连接块1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凹槽,凹槽在长度方向上端面与连接块1的弧形端面共面,使得两连接块1在构成连接管3时,两连接块1两端的凹槽构成环形的插槽13,压缩管2两端直接与插槽13转动连接。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压缩管2为双层管,包括可相互转动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所述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在轴向上均设置有开口2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实际使用时,连接块1内侧设置的卡口14主要是用于卡入线路,并将其固定。而压缩管2轴向上设置有开口23,并与将线路放于管内,减小其裸露部分,但在实际使用时,随着压缩管2的拉伸使得相邻两连接管3的距离增大,使得放于压缩管2内的线路容易从压缩管2管壁上的开口23处滑落出来,不利于线路的整理。本装置正是考虑这一问题,故将压缩管2设置成双层管,包括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且在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上均设置有轴向开口23,且所述开口23的两端应为压缩管2的两端,且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可相互转动。在实际使用时,将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的开口23对齐后,将线路直接放置与内层管21管内,再转动外层管22使得内层管21上的开口23和外层管22上的开口23错开,就可有效防止线路从内层管21管内滑出,大大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内层管21两端与插槽13固定连接,外层管22可与连接管3上的插槽13相互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压缩管2可与连接管3转动,同时内层管21和外层管22也可相互转动,使得实际使用时,转动外层管22将开口23错开时,不能达到马上将开口23封闭或内层管21可能也会发生转动导致内层管21上的开口23不易密闭。本装置正是考虑这一问题,故进一步优选将内层管21的两端与连接管3上的插槽13固定,使其不能相互转动,同时外层管22可与内层管21相互转动,也可在插槽13内转动。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线路放置与内层管21管内,稍微转动外层管22就能实现密闭内层管21上的开口23,实际使用更加方便。由于在放置线路时,需将同一连接管3上的连接块1一侧分开,而内层管21端部则与插槽13固定连接,故本装置的内层管21两端只能与其中一连接块1端部的凹槽固定连接。优选的,上述装置中相邻连接管3一端设置有卡槽12,另一端设置有适配的卡头11,使得两连接管3可卡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在连接管3的一端设置有卡头11,另一端设置有卡槽12,使得相邻的连接可卡接固定。由于采用压缩管2将相邻两连接管3连接,使得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线路的长度进行拉伸,改变两连接管3之间的距离,使得线路尽量较少的裸露在外。当线路的长度较短时,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路保护器

【技术保护点】
线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褶皱状的压缩管(2)和至少两个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由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连接块(1)构成;连接块(1)两端设置有弧形凹槽,使得将连接块(1)卡接,连接块(1)端部的凹槽可形成环状插槽(13),连接块(1)内侧设置有若干线路卡口(14);所述压缩管(2)一端与一插槽(13)连接,另一端与相邻连接管(3)上的另一插槽(13)连接,且压缩管(2)可与连接管(3)相互转动,压缩管(2)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开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1.线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褶皱状的压缩管(2)和至少两个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由一侧铰接,另一侧卡接的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连接块(1)构成;连接块(1)两端设置有弧形凹槽,使得将连接块(1)卡接,连接块(1)端部的凹槽可形成环状插槽(13),连接块(1)内侧设置有若干线路卡口(14);所述压缩管(2)一端与一插槽(13)连接,另一端与相邻连接管(3)上的另一插槽(13)连接,且压缩管(2)可与连接管(3)相互转动,压缩管(2)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开口(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管(2)为双层管,包括可相互转动内层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毅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