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548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9:30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箱及空调,电动汽车开设有主通道,主通道包括进风口及出风口;电动汽车设有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电池箱内收容有多个电池组,电池箱设置于电动汽车上与主通道连通,且位于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之间;空调包括空调排风口,空调排风口设置于第一转向板与第一挡板之间,空调设置于电动汽车上;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带动第一转向板抵靠于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带动第二转向板使电池箱通过主通道及第二转向板与出风口连通或者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电池箱内的温度过高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上,从而会给电动汽车安全行驶带来隐患。在现有的电动汽车中,电动汽车对电池箱内的温度调节的设计不够完善,电池箱在安装上车后电池箱内电池的散热很差,使得电池的使用寿命都很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不仅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的散热问题,而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给电池箱散热,同时也减小了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箱及空调,所述电动汽车开设有一个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进风口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出风口;所述电动汽车设有一个第一转向装置及一个第二转向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向板、连接所述主通道的进风口一端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二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向板;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第一电机及第一转向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或者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通道内壁上,且所述第二转向装置位于所述电池箱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电池箱内收容有多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之间;所述空调包括空调排风口,所述空调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板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板使所述电池箱通过主通道及所述第二转向板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或者封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向板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一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呈球形,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合部的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二挡板上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合部的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转向板的第一压合部能够分别紧密配合收容于所述第一抵靠部上或第二抵靠部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向板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二压合部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压合部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所述第二电机边缘的主通道内壁凹陷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二压合部的第三抵靠部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压合部且与所述第三抵靠部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抵靠部,所述第三抵靠部和第四抵靠部呈弧形,所述第二压合部能够分别紧密配合收容于所述第三抵靠部上或第四抵靠部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汽车还设有一个进风隔板,所述进风隔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上还包覆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进风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第一转向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且所述进风隔板的通孔与所述第二通道及外界连通。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不仅有效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的散热问题,而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给电池箱散热,同时也减小了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散热结构100,包括电动汽车10、电池箱20及空调30,所述电动汽车10开设有一个主通道11,所述主通道11包括进风口12、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出风口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汽车10大致呈长体状,所述进风口12位于所述电动汽车10的前端,所述出风口13位于所述电动汽车10的尾端,且与外界连通。所述电动汽车10设有一个第一转向装置14及一个第二转向装置15,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4包括一个第一电机141、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141上的第一转向板142、连接所述主通道11进风口12一端的第一挡板143及第二挡板144。所述第二转向装置15包括一个第二电机151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151上的第二转向板152。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4的第一电机14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43及第二挡板144之间,所述第一转向板142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43及第二挡板144之间并用于与第一挡板143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2连通的第一通道111或者与第二挡板144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2连通的第二通道112。所述第一转向板142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板144时,与所述第一挡板143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2连通的第一通道111;所述第一转向板142抵靠于第一挡板143时,与所述第二挡板144形成与所述进风口12连通的第二通道112。所述第二转向装置15设置于主通道11内且第二电机151设置于所述主通道1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向装置15位于所述电池箱20与所述出风口13之间。所述电池箱20呈长方体状,且所述电池箱20内收容有多个电池组21,所述电池箱20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10的底部与所述主通道11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4及第二转向装置15之间。所述空调30包括空调排风口31,所述空调排风口31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14的第一转向板与第一挡板143之间,所述空调30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10的顶部上。所述第一电机141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板142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板143或第二挡板144上,所述第二电机151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板152使所述电池箱20通过所述主通道11及第二转向板152与所述出风口13连通或者封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向板14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14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一压合部1421,所述第一压合部1421呈球形,所述第一挡板143的中部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合部1421的第一抵靠部1431。所述第二挡板144上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一压合部1421的第二抵靠部1441,所述第一抵靠部1431和第二抵靠部1441均呈弧形,所述第一转向板142的第一压合部1421能够分别紧密配合收容所述第一抵靠部1431上或第二抵靠部1441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向板152远离所述第二电机15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二压合部1521,所述第二压合部1521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压合部1421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所述第二电机151边缘的主通道11内壁凹陷延伸形成有一个对应于所述第二压合部1521的第三抵靠部113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压合部1521且与所述第三抵靠部113相对间隔设置的第四抵靠部114,所述第三抵靠部113和第四抵靠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箱及空调,所述电动汽车开设有一个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进风口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出风口;所述电动汽车设有一个第一转向装置及一个第二转向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向板、连接所述主通道的进风口一端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二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向板;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第一电机及第一转向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或者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通道内壁上,且所述第二转向装置位于所述电池箱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电池箱内收容有多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之间;所述空调包括空调排风口,所述空调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板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板使所述电池箱通过主通道及所述第二转向板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或者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箱及空调,所述电动汽车开设有一个主通道,所述主通道包括进风口及远离所述进风口的出风口;所述电动汽车设有一个第一转向装置及一个第二转向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向板、连接所述主通道的进风口一端的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转向装置包括一个第二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第二转向板;所述第一转向装置的第一电机及第一转向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或者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转向装置的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通道内壁上,且所述第二转向装置位于所述电池箱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电池箱内收容有多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向装置及第二转向装置之间;所述空调包括空调排风口,所述空调排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之间,所述空调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上;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一转向板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时能带动所述第二转向板使所述电池箱通过主通道及所述第二转向板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或者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其禄杨希颜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