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茜一专利>正文

一种褐煤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42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褐煤气化炉涉及一种燃煤气发生装置,特别涉及褐煤气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炉体1、风机2、加料口3、排气口4、排烟阀5和出灰口6,炉体1为双层结构,之间有水,炉体1的腔内分为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燃烧层和灰层,其顶端为加料口3,底端为出灰口6,燃烧层为锥形圆环7,排气口4位于炉体中部燃烧层处,在锥形圆环7的上方,排气口4处焊接有一锥形圆环8,炉体1的夹层内连接有管道9,管道9的高度高于夹层中水的水平面,管道9的另一端外露于炉体外并与蒸汽仓10连接,蒸汽仓10与燃烧层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产气量大,煤气纯度高,且环保。(*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煤气发生装置,特别涉及褐煤气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低质煤为燃料的小型燃煤气化炉曾推向过市场。这种早期产品可以提高低值燃料的热转换率和充分利用资源。但是,这种产品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点火初期或者是在加煤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及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也正是因为这个缺陷,使这类产品因污染环境而在一些范围内被限制或是禁止使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19404.6,名称为“一种褐煤煤气发生炉”公开了一种褐煤煤气发生炉,它包括炉体和燃烧装置,炉体外壳内是炉胆,炉胆下部为圆锥形氧化段,在该段的炉体外壳上设有进风管,并且该段的炉体外壳与上部的炉体外壳之间形成风腔,炉胆的圆锥形氧化段设有周边均布的进风支管,炉体外壳与炉胆之间为水夹套,在炉胆中部设有煤气斜向取气管。本技术的褐煤煤气发生炉不仅能顺利解决劣质燃料热稳定性差等不利气化的因素,而且能提高炉温,使含挥发份偏高,热稳定性较差的烟煤,能在以空气为气化剂的固定床气化炉中气化,扩大了使用煤种,更进一步提高了气化强度、气化效率和煤气热值,是一种高效的褐煤气化设备,但是该技术-->所公开的产品存在着煤气纯净度差,煤焦油堵塞,且污染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客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污染、高纯度的褐煤气发生炉。本技术所述的褐煤气化炉,包括炉体、风机、加料口、排气口、排烟阀和出灰口,炉体为双层结构,之间有水,炉体的腔内分为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燃烧层和灰层,其顶端为加料口,底端为出灰口,燃烧层为锥形圆环,排气口位于炉体中部燃烧层处,在锥形圆环的上方,排气口处还焊接有一锥形圆环,炉体的夹层内连接有管道,管道的高度高于夹层中水的水平面,管道的另一端外露于炉体外并与蒸汽仓连接,蒸汽仓与燃烧层导通,蒸汽仓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把蒸汽仓隔离为“U”形,所述的管道上连接有蒸汽阀。风机的进风口上有风门和引风阀,引风阀通过烟气管道与炉体燃烧腔联通,风机的出风口与炉体通过进风阀联通,出风口处连接有排风阀和导烟阀,导烟阀的另一端与燃烧炉连接。所述的排气口连接有分离装置,分离装置的下端为排污阀。所述的炉体的燃烧层处设置有观察口。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出气口设一锥形圆环,使得炉体内因燃烧褐煤产生的煤气通道迂回,从而克服了煤焦油堵塞管道的缺陷,燃烧层燃烧是的温度在1000℃,炉体夹层中的水因褐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自身的压力,顺着管道进入蒸汽仓,在蒸汽仓与风机吹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腔,水蒸气裂-->解为氧和氢,参与到褐煤的燃烧过程中,使得褐煤得到充分的燃烧,从而增加了煤气的生产量,蒸汽仓固定连接的档板,挡板把蒸汽仓隔离为“U”形,增加了水蒸气和空气进入燃烧腔的长度,使水蒸气和空气在进入燃烧仓时得到了充分的混合,在风机正常的工作状态下,风门开放,引风阀关闭,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炉内,但打开加料口加料时,风门关闭,引风阀打开,在风机的作用下,烟气管道内形成负压,炉体内燃烧产生的烟气顺烟气管道引入排烟阀,再引入燃烧炉再次燃烧,减少了烟尘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实现连续加煤,且没有烟雾和粉尘外泄,解决了加煤时工人被烟熏、点火时灶头浓烟滚滚而污染环境的现象,排气口处连接分离装置,可以净化褐煤燃烧产生的煤气,提高煤气的纯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产气量大,煤气纯度高,且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炉体剖视图。图中,1-炉体、2-风机、3-加料口、4-排气口、5-排烟阀、6-出灰口、7-锥形圆环7、8-锥形圆环、9-管道、10-蒸汽仓、11-挡板、12-蒸汽阀、13-风门、14-引风阀、15-烟气管道、16-出风口、17-进风阀、18-排风阀、19-导烟阀、20-分离装置、21-排污阀、22-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实施例1本技术说述的褐煤气化炉,包括炉体1、风机2、加料口3、排气口4、排烟阀5和出灰口6,炉体1为双层结构,之间有水,炉体1内部分为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燃烧层和灰层,其顶端为加料口3,底端为出灰口6,燃烧层处设置有观察口22,燃烧层为锥形圆环7,排气口4位于炉体中部燃烧层处,在锥形圆环7的上方,排气口4处焊接有一锥形圆环8,排气口4连接有分离装置20,分离装置20的下端为排污阀21,炉体1的夹层内连接有管道9,管道9的高度高于夹层中水的水平面,管道9的另一端外露于炉体外并与蒸汽仓10连接,蒸汽仓10与燃烧层导通,蒸汽仓10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把蒸汽仓10隔离为“U”形,管道上连接有蒸汽阀12,风机2的进风口上有风门13和引风阀14,引风阀14的另一端通过烟气管道15与炉体燃烧腔联通,风机2的出风口16与炉体1通过进风阀17联通,出风口16处连接有排风阀18和导烟阀19,导烟阀19的另一端与燃烧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褐煤气化炉,包括炉体(1)、风机(2)、加料口(3)、排气口(4)、排烟阀(5)和出灰口(6),炉体(1)为双层结构,之间有水,炉体(1)的腔内分为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燃烧层和灰层,其顶端为加料口(3),底端为出灰口(6),燃烧层为锥形圆环(7),排气口(4)位于炉体中部燃烧层处,其特征在于,在锥形圆环(7)的上方,排气口(4)处焊接有一锥形圆环(8),炉体(1)的夹层内连接有管道(9),管道(9)的高度高于夹层中水的水平面,管道(9)的另一端外露于炉体外并与蒸汽仓(10)连接,蒸汽仓(10)与燃烧层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褐煤气化炉,包括炉体(1)、风机(2)、加料口(3)、排气口(4)、排烟阀(5)和出灰口(6),炉体(1)为双层结构,之间有水,炉体(1)的腔内分为干燥层、干馏层、气化层、燃烧层和灰层,其顶端为加料口(3),底端为出灰口(6),燃烧层为锥形圆环(7),排气口(4)位于炉体中部燃烧层处,其特征在于,在锥形圆环(7)的上方,排气口(4)处焊接有一锥形圆环(8),炉体(1)的夹层内连接有管道(9),管道(9)的高度高于夹层中水的水平面,管道(9)的另一端外露于炉体外并与蒸汽仓(10)连接,蒸汽仓(10)与燃烧层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仓(10)固定连接有挡板(11),挡板(11)把蒸汽仓隔离为“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煤气化炉,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涛杨茜一
申请(专利权)人:杨茜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