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宁辉专利>正文

方形穿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41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方形穿线板,包括方形板和分布在方形板上的穿线孔,方形板相邻两边分别设有卡扣和卡槽,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穿线孔包括第一穿透孔、第二穿透孔和第三穿透孔,第一穿透孔排列成方形,第二穿透孔排列在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第三穿透孔呈圆形排列,圆形排列的中心为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三穿透孔位于所述方形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穿线孔排布在方形板形成各种不用的形状,再结合平面“绣曲线”的理论,穿线后产生出各种不同空间形状,不仅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绣曲线”的空间线条之美,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形穿线板
本技术涉及益智学习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方形穿线板。
技术介绍
方形穿线板是根据平面“绣曲线”的原理而开发出来的,而“绣曲线”是利用直线规律变化而生成的曲线。通过“绣曲线”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以直线画出曲线的方法,让人体验与感受“绣曲线”的空间线条之美,体现数学的魅力。而现有技术,并没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现状,本申请提供一种方形穿线板,用以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绣曲线”的空间线条之美,增加学习的热情,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方形穿线板,包括方形板和分布在方形板上的穿线孔,方形板相邻两边分别设有卡扣和卡槽,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穿线孔包括第一穿透孔、第二穿透孔和第三穿透孔,第一穿透孔排列成方形,第二穿透孔排列在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第三穿透孔呈圆形排列,圆形排列的中心为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三穿透孔位于所述方形内部。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方形板包括边框和位于边框内部的穿孔板,卡扣和卡槽均位于边框上,边框呈平板状,边框相对穿孔板向内倾斜为45°,以便穿孔板与穿孔板通过卡扣和卡槽垂直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边框上还设有三角块,当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时三角块与三角块相互挤压,以便增加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三角块包括设有插口的第一三角块和设有插拔的第二三角块,当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时,第二三角块插到第一三角块中,进一步增加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边框上还设有穿透孔,以便螺钉通过穿透孔将方形板与方形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方形板包括有三个,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均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三个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成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方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上均设有相同个数的第一穿线孔,并且第一穿线孔与第一穿线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方形的每条对角线上均设有相同数目第二穿透孔,第二穿透孔均匀分布在方形的对角线上。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第三穿透孔均匀地分布在圆形上,第三穿透孔与第三穿透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的方形穿线板,所述穿线孔为圆形状,以便减小棱角对穿孔线的磨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穿线孔排布在方形板形成各种不用的形状,再结合平面“绣曲线”的理论,穿线后产生出各种不同空间形状,不仅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绣曲线”的空间线条之美,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方形穿线板中方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方形穿线板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方形穿线板的穿线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方形穿线板的穿线效果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方形穿线板中“绣曲线”的原理图。图中:1方形板,11卡扣,12卡槽,13边框,14穿孔板,15三角块,16插口,17插拔,18穿透孔;2穿线孔,21第一穿透孔,22第二穿透孔,23第三穿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由图1至图2所示,方形穿线板,包括方形板1和分布在方形板1上的穿线孔2,方形板1相邻两边分别设有卡扣11和卡槽12,方形板1与方形板1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方形板1与方形板1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连接,穿线孔2包括第一穿透孔21、第二穿透孔22和第三穿透孔23,第一穿透孔21排列成方形,第二穿透孔22排列在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第三穿透孔23呈圆形排列,圆形排列的中心为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三穿透孔23位于所述方形内部。所述方形板1包括边框13和位于边框13内部的穿孔板14,卡扣11和卡槽12均位于边框13上,边框13呈平板状,边框13相对穿孔板14向内倾斜为45°,以便穿孔板14与穿孔板14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垂直连接。所述边框13上还设有三角块15,当方形板1与方形板1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连接时三角块15与三角块15相互挤压,以便增加方形板1与方形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三角块包括设有插口16的第一三角块和设有插拔17的第二三角块,当方形板1与方形板1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连接时,第二三角块的插拔17插到第一三角块的插口16中,进一步增加方形板1与方形板1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所述边框13上还设有穿透孔18,以便螺钉通过穿透孔18将方形板1与方形板1固定连接,保证方形板1与方形板1连接的牢固性。所述方形板1包括有三个,方形板1与方形板1之间均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连接,三个方形板1通过卡扣11和卡槽12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方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上均设有相同个数的第一穿线孔21,并且第一穿线孔21与第一穿线孔21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方形的每条对角线上均设有相同数目第二穿透孔22,第二穿透孔22均匀分布在方形的对角线上。所述第三穿透孔23均匀地分布在圆形上,第三穿透孔23与第三穿透孔23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穿线孔2为圆形状,以便减小棱角对穿孔线的磨损。所述第一穿透孔21、第二穿透孔22和第三穿透孔23的直径均为1.8mm。本申请通过不同的穿线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穿线效果图,图3和图4为本申请其中的两种穿线效果图,通过得到不同的穿线效果图以此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绣曲线”的空间线条之美,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方形穿线板

【技术保护点】
方形穿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板和分布在方形板上的穿线孔,方形板相邻两边分别设有卡扣和卡槽,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穿线孔包括第一穿透孔、第二穿透孔和第三穿透孔,第一穿透孔排列成方形,第二穿透孔排列在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第三穿透孔呈圆形排列,圆形排列的中心为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三穿透孔位于所述方形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方形穿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板和分布在方形板上的穿线孔,方形板相邻两边分别设有卡扣和卡槽,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穿线孔包括第一穿透孔、第二穿透孔和第三穿透孔,第一穿透孔排列成方形,第二穿透孔排列在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上,第三穿透孔呈圆形排列,圆形排列的中心为所述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第三穿透孔位于所述方形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穿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板包括边框和位于边框内部的穿孔板,卡扣和卡槽均位于边框上,边框呈平板状,边框相对穿孔板向内倾斜为45°,以便穿孔板与穿孔板通过卡扣和卡槽垂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穿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还设有三角块,当方形板与方形板通过卡扣和卡槽连接时三角块与三角块相互挤压,以便增加方形板与方形板之间连接的稳固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穿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块包括设有插口的第一三角块和设有插拔的第二三角块,当方形板与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辉
申请(专利权)人:马宁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