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41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水夹套,水夹套下部设置进水口和排污口,水夹套的下封头为平底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为锥形筒体,外筒体为直形简体,水夹套的上封头为穹顶式结构,穹顶式上封头的上部分别设燃料进口、煤气出口和蒸汽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原结构炉内挂壁、结疤、悬空、煤气泄漏等缺陷,节能、环保、降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
本技术涉及水煤气发生炉的炉体装置。
技术介绍
水煤气发生炉是氮肥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如何防止燃料入炉后造成的挂壁、悬空、泄漏等缺陷,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氮肥企业历来都比较重视对炉体的改进。通常水煤气发生炉的炉体上部为单层直筒式结构,内砌耐火砖或用耐火水泥浇铸而成,容易造成挂壁、煤气泄漏以及热量消耗、余热不能回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克服已有技术炉内炉渣易挂壁、悬空、煤气泄漏等缺陷,达到节能环保降耗的目的。本技术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水夹套,水夹套下部设置进水口和排污口,水夹套的下封头为平底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为锥形筒体,外筒体为直形筒体,水夹套的上封头为穹顶式结构,穹顶式上封头的上部分别设燃料进口、煤气出口和蒸汽出口。本技术的穹顶式上封头,构成了炉体的上部结构,使炉体从穹顶到内、外筒体均采用夹套式结构,整个夹套通入循环水,炉内向外的散热量由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利用,副产蒸汽。这样可以省去炉体上部的炉衬(耐火材料),解决了炉子的热量消耗问题,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能源,并可有效防止炉渣挂壁、结疤、悬空现象。上封头与内、外筒体焊接在一起,焊接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彻底解决煤气泄露的问题。采用循环水降温,可大大降低炉体上部(穹顶式上封头)的温度,改善操作环境。内筒体采用锥形筒体,使得炉膛内越往下面积越大,炉膛内煤层间隙得到改善,通风效果好,蒸汽分解率提高,提高炉温,气化层面积比直筒式水夹套有所增加,所以产气量能明显提高。穹顶式上封头与内、外筒体可以方便的焊接。本技术的优点:-->有效解决了原结构炉内挂壁、结疤、悬空、煤气泄漏等缺陷,节能、环保、降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封头  2燃料进口  3煤气出口  4外筒体  5内筒体  6蒸汽出口  7进水口  8排污口  9下封头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锥形内筒体5与直形外筒体4之间形成水夹套,水夹套下部设置一个或多个进水口7(图中为两个)和排污口8一个或多个(图中为两个),水夹套的下封头9为平底封头,水夹套的上封头1为穹顶式结构,穹顶式上封头1的上部分别设燃料进口2一个(与炉膛相通)、煤气出口3(与炉膛相通)一个和蒸汽出口6(与水夹套相通)一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包括内筒体(5)、外筒体(4),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水夹套,水夹套下部设置进水口(7)和排污口(8),水夹套的下封头(9)为平底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5)为锥形筒体,外筒体(4)为直形简体,水夹套的上封头(1)为穹顶式结构,穹顶式上封头的上部分别设燃料进口(2)、煤气出口(3)和蒸汽出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锥形复合炉体,包括内筒体(5)、外筒体(4),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形成水夹套,水夹套下部设置进水口(7)和排污口(8),水夹套的下封头(9)为平底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化肥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