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器放出的成品气流辐射冷却方法和辐射冷却器技术

技术编号:168125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从气化器,特别是煤加压气化器放出的含颗粒成品气流在带辐射冷却罩的圆筒形辐射冷却器中进行辐射冷却的方法,其特征是用离子开辐射冷却罩一定距离的圆筒形辐射冷却壁板将成品气流分成同心圆状层流,其层密度宜于达到高度辐射热交换,并且流过辐射冷却壁板的成品气流在预冷区冷却至足以防止粒子烧结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该法所用辐射冷却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气化器,特别是煤加压气化器放出的含颗粒成品气流在带辐射冷却罩的园筒辐射冷却器中进行辐射冷却的及其辐射冷却器。应知道,辐射冷却器包括相应的壳体。辐射冷却罩以及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辐射冷却壁板由隔板或类似的,如箱式结构按已知方式组成。一般来说用于净化目的辐射冷却壁板和辐射冷却罩装有拍打设施或类似装置。在气化器中进行的燃料,如细粉碎煤或其它载碳体和燃烧剂如氧以及必要时的蒸汽之间的反应中气化温度为约1200-1700℃。一般来说来说来自这自气化器的带灰粒成品气流通过悬垂的在该温度下将其送去进行烧结的壁板,挨热片和辐射冷却壁板。这种成品气流的辐射为气体和颗粒辐射。在导出本专利技术的已知方法(DE        3725424)中,径向辐射冷却壁板在辐射冷却罩内插入成品气流中。但还要求增大传热面积并改善辐射。对于给定冷却效率,在已知工艺中要求的辐射冷却器不紧凑,体积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辐射冷却效果得以大大改进的方法,在该法中可采用比已知设备更为紧凑的辐射冷却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特别宜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辐射冷却器。为达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成品气流通过离开辐射冷却罩设置的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分成浓缩的园筒状层流,层密度可达到高度辐-->射热交换,并且流过辐射冷却壁板区域的成品气流在预冷区冷却到足以免除颗粒烧结的温度。一般来说预冷区位于成品气入口和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之间。但预冷区也可置于辐射冷却器之前。在两种情况下都有反射面和/或阻尼面。园筒状层流中流过的成品气密度宜于达到高度辐射冷却这一特征可通过物理方法确定:在这方面应先强调,激发的分子以及存在粒子的情况下还有粒子有助于气体的辐射。在成品气的稀薄气体层区域,原则上辐射热交换一律随气体层的密度增大而增加。稀薄气体层中粉尘含量和气体本身在壁板和气体层之间的辐射热交换过程中对辐射传热并不起干扰屏蔽作用。在稠密气体区域成品气的远离壁板气体层和进行辐射热交换的壁板之间的气体层的作用就象一种辐射屏蔽。在气体和壁板之间通过辐射交换的排热随气体密度增大而降低,因为远离壁板的气体层通过气体本身和粒子受到屏蔽。将两种现象叠加起来,可得到这样的结果,即对稀薄气体层而言辐射热交换随密度增大而增加,而对稠密气体层则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因此,必须达到辐射热交换成为最大的气流层密度。变化其它物理参数,则可调整这种层密度范围。对于给定产品气,不难通过试验确定最大气流层密度。本专利技术中“达到高度辐射热交换”这一特征指这样确定值的气流层密度应不再受干扰。以上所述层密度优化结果的关系可用下列热力方程式表示。首先在等温均匀稀薄气流层和冷面之间通过辐射进行的热交换在略去观察气体透射损失的情况下来考虑。因此气体和壁板之间的辐射热交换可近似地作为两面的辐射交换:q″=εб(T4气体-T4壁板)-->其中q″:辐射交换的热流密度ε:总发射率б:黑体辐射常数T:气体或壁板的温度总发射度ε可由气流层和壁板的发射率进行计算。气流的发射度可近似地定为:ε气体=1-exp(-kδ)其中k:消光系数δ:气流密度消光系数可近似地定为粉尘和辐射气体成分消光系数之和:K=K粉尘+++KCO+……粉尘消光系数与粉尘表面,其吸收能力和浓度有关。因此热流密度可总结如下式:上式表明了气体和壁板之间的辐射热交换与气流层密度的依赖关系。因此,对于稀薄气流层,辐射热交换一律随气流层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下面的研究结将稠密气流层作为许多稀薄气流层之和:可以想象出密度为1/K的各单一层平行于壁板叠加而形成的气流层,其中最靠近壁板的用l表示,而最远的用n表示。所有单一层都相互进行辐射-->交换。因此可以看出,透射系数T与辐射透过的气流层的密度关系极大,T是辐射分量,在辐射气体元素至壁板的光路上并不被吸收。第i个气流层和壁板之间的透射系数T可在略去第i个气流层的透射损失的情况下计算如下:Υ=exp(1-i)i        1        2        3        4        5        6        7Υ        1.00        0.368        0.135        0.05        0.018        0.007        0.003上表示出了壁板和从壁板数起7个气流层之间的透射系数T。从中可以看出,只有离壁板最近的3层可与壁板进行有效的辐射交换。离壁板更远各层的辐射仅与其相邻气流层之间进行辐射交换。远离壁板的气流层不能通过直接辐射热交换将其热传给壁板,而只能与邻近壁板的气流层进行辐射交换。这又与下一更接近壁板的气流层进行辐射交换,直至贴近壁板的气流层,该层直接向壁板辐射。换句话说,远离壁板的气流层和壁板本身之间的各气流层作为辐射屏蔽。因此可以看出,通过气体和壁板之间的辐射交换达到的散热效果随气流层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远离壁板各气流层被强烈地屏蔽在壁板之外。对稀薄和稠密气流层密度这两方面的研究总结起来可达到以下不同的结果,即对于稀薄气流层而言,辐射热交换随气流层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对于稠密气流层,则随层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层密度范围必须使辐射热交换达到最大。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这一值不能直接确定。优化值δ可选为发-->射率为约0.86的气流密度的双倍值。用数字式表述如下:该值同时确定了本专利技术辐射冷却器中两个相互靠近的园筒形罩之间的径向距离,所选这一值促使在两个园筒形罩之间流过的气体与园筒形罩之间通过气体和粒子辐射进行热交换。这种结构的辐射冷却器可使传热面积最小。达到上述优化值的0.5-3.0倍之间的范围即可有效地缩小传热面积。简单地说,本专利技术中还可采取许多其它的结构和形式。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基本点应表达为,将成品气流分成园筒状层流,由靠近壁板而促使气体和壁板之间通过辐射而进行热交换的稀薄分流层组成。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这在应用于煤加压气化所得成品气流时特别有效,其特征是将成品气流分成园筒状层流,其密度约为其发射率为0.86的一层密度的双倍值。为保证不发生干扰性的灰粒烧结,本专利技术指出,中心区域的成品气流往后通过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作为向外靠近辐射冷却罩的区域进行辐射热交换。优选的常常是使成品气流以尽可能无横流的流形流动。其中流形不仅可调为层流,也可调为流。本专利技术方法比相应的辐射冷却器结构更为紧凑。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特别适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辐射冷却器。其基本结构中,除了壳体而外,还包括园筒状辐射冷却罩,沿圆筒轴向设置的成品气流入口以及与此同轴的辐射冷却成品气流出口,其中在辐射冷却罩内还设有-->附加辐射冷却壁。本专利技术辐射冷却器特征是附加的辐射冷却壁板作为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在成品气流向上于预冷区之后为形成园筒状层流面相互同心地在径向与辐射冷却罩隔开并相互分开一定距离。按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预冷区基本上为由旋转抛物面构成并且无内装元件的空间,紧接着成品气入口,往后在更窄抛物面上流动,并且被辐射冷却罩包围,其中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按摊物面形式以其前沿紧接预冷区。很显然,辐射冷却罩以及园筒状辐射冷却壁板在成品气流向上一般具有符合辐射冷却原则的长度,因此可使成品气得到足够的冷却。在园筒状辐射冷却壁板与辐射冷却罩之间的距离使层密度达到0.5-3倍于发射率约为0.86的层密度的双倍值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气化器,特别是煤加压气化器放出的含颗粒成品气流在带辐射冷却罩的园筒形辐射冷却器中进行辐射冷却的方法,其特征是用离开辐射冷却罩一定距离的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将成品气流分成同心园状层流,其层密度宜于达到高度辐射热交换,并且流过辐射冷却壁板的成品气流在预冷区冷却至足以防止粒子烧给的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1988-12-30 P3844347.31、从气化器,特别是煤加压气化器放出的含颗粒成品气流在带辐射冷却罩的园筒形辐射冷却器中进行辐射冷却的方法,其特征是用离开辐射冷却罩一定距离的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将成品气流分成同心园状层流,其层密度宜于达到高度辐射热交换,并且流过辐射冷却壁板的成品气流在预冷区冷却至足以防止粒子烧给的温度。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成品气流分成园筒状层流,由靠近壁板而促使气体和壁板之间通过辐射而进行热交换的稀薄分流层组成。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成品气流分成园筒状层流,其层密度约为发射率约为0.86的一层密度的双倍值。4、权利要求1-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是中心区域的成品气流往后通过园筒形辐射冷却壁板作为向外靠近辐射冷却罩的区域进行辐射热交换。5、权利要求1-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是成品气流以层尽可能无横流的流形流动。6、进行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方法的辐射冷却器,其中园筒形辐射冷却罩,在园筒轴向设置的成品气入口以及与此同轴的辐射冷却成品气流出口12,其中在辐射冷却罩内还设有附加辐射冷却壁,其特征是附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歌特理查得歌哈得维奥摩尔
申请(专利权)人:克鲁普科普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