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10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具有:支架板,其第一端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发动机本体固定连接;吊耳,其上端与支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吊耳的下端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中部螺栓,设置在支架板的中部附近,用于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有效的解决发动机可靠性试验中振动过大的问题,避免高速失火引起的一系列发动机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发动机试验室,由于台架设计的原因,整车悬置系统在台架试验中无法通用,所以在可靠性试验中,就会存在发动机与测功机连接的传动轴后端振动较大。发动机的1&4缸点火线圈呈悬空状态,周围没有固定线束接插件的支点,相比2&3缸点火线圈的位置,接插件更容易在发动机高速运转中产生不规则振动。在台架试验中通过检测得出的数据如下:全负荷升速工况下,1&4缸点火线圈接插件处振动加速度最大是41.88g,204Hz,2&3缸点火线圈接插件处振动加速度最大是15g,192Hz,1&4缸接插件处比2&3缸接插件处大约27g左右。发动机在6000rpm时点火线圈的固有频率被激励起来,点火线圈的接插件处振动进一步被放大,导致线束的导线烧蚀发黑,导线发黑断裂会使ECU到传感器端信号连接不畅,ECU给出的信号命令传感器无法及时接收,从而引起发动机高速失火。发动机高速运行阶段出现失火会对发动机本体造成较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发动机活塞积碳严重导致拉缸、发动机预催烧结、发动机火花塞积碳影响点火、发动机抖动异常导致与台架连接的传动轴受力不均断裂等等。以上发动机故障不仅给项目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到试验的正常开展,延长研发周期。发动机台架试验,在高速大负荷运行阶段,由于振动太大的原因,会出现以下问题:1.1&4缸点火线圈靠近传动轴端,发动机在6000rpm时点火线圈的固有频率被激励起来,点火线圈的接插件处振动进一步被放大,比2&3缸的振动频率大了2倍以上,插件本身的振动影响到线束的导线部分,导线在反复振动中发热易折断;2.导线出现高温弯曲折断后,会有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电阻大等情况,导致点火线圈不能正常工作,反应为高速失火,影响试验的正常运行;3.发动机运行中频繁出现高速失火,燃烧不充分,预催烧结,影响到试验的正常运行;4.发动机运行中频繁出现高速失火,会造成发动机异常抖动,与测功机连接的传动轴会因此受到各种不规则外力的影响,出现断裂的风险;5.火花塞电极烧结,或者活塞积碳,存在发动机拉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发动机可靠性试验中振动过大的问题,避免高速失火引起的一系列发动机问题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具有:支架板,其第一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发动机本体固定连接;吊耳,其上端与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吊耳的下端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中部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架板的中部附近,用于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调节块连接,所述支架板通过调节块连接所述吊耳。支架板呈Z型,所述中部螺栓位于Z型的中部,所述调节螺栓和紧固螺栓分别位于Z型的两端。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设有槽孔,并设有两个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槽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此吊耳支架,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试验中的发动机问题,将发动机安装到台架后,更换此支架,两端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压紧1&4缸点火线圈接插件,降低其振动频率,使发动机能够顺利进行高速试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调节块,2、调节螺栓,3、支架板,4、中部螺栓,5、螺母,6、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2,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具有:支架板,其第一端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发动机本体固定连接;吊耳,其上端与支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吊耳的下端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中部螺栓,设置在支架板的中部附近,用于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支架板的第二端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调节块连接,支架板通过调节块连接吊耳。支架板呈Z型,中部螺栓位于Z型的中部,调节螺栓和紧固螺栓分别位于Z型的两端。支架板的第二端设有槽孔,并设有两个调节螺栓安装在槽孔内。此发动机试验支架由发动机吊耳、不锈钢板材(前端、后端)、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组成。钢板加工的支架结构如附图所示,其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发动机吊耳,吊耳的下端用来固定在发动机缸盖上,方便发动机在台架的调运,吊耳的上端用来固定支架钢板,方便支架在发动机气门室罩盖上端的安装及调整。另一部分是支架板,固定在发动机吊耳上端。支架板分5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节块,用来调节吊耳与支架的固定角度,两个螺栓可以起到前后调节的作用,方便在发动机上安装支架的时候调节最佳角度;第二部分是螺栓,螺栓在调节块上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用来固定调节块与支架钢板,二是调节吊耳与支架的角度;第三部分是支架板,由5mm厚度的钢板弯折而成,是吊耳支架的主要组成部分;第四部分是中端螺栓,支架中端的螺栓用来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可以上下调节按压的紧度,减小发动机在高速运行中接插件的摆动幅度,第五部分是后端螺栓,支架后端的螺栓用来固定支架与发动机本体,两个螺栓可以起到前后调节的作用,以便找到最佳的安装角度,使支架钢板发挥最大的抗振作用。吊耳的材质为5mm厚钢板,其板面上根据发动机本体的固定方位开出不同的螺栓孔,以便将支架用螺母加以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螺栓孔开好后,将支架放在高温炉进行烘烤,使外观看上去美观。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独创性的结构设计如下:1.吊耳支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吊耳端,可以很方便的固定在发动机缸盖上,并且高度适宜,方便连接上方的支架钢板;第二部分支架板端,一端固定在发动机吊耳上,另一端固定在气门室罩盖螺栓孔处,中间部分折两个90°角,可以按压到点火线圈接插件头部,角度、高度适中,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频率;2.吊耳与支架板的中间连接部分加上调节块,使得两端的角度方便手动调节;3.使用5.0mm厚度的钢板为原材料,首先强度、抗振性可以满足可靠性试验需求,其次方便打孔连接,方便拆卸,两端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操作简单,制作方便且成本低;4.每个连接部位使用调节块及螺栓,方便拆卸,方便调节角度,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发动机可靠性试验中由于振动过大造成的线束接插件断裂问题,亦有利于发动机试验质量的改进与提高,且支架本身制作简单方便,节约了采购成本。制作方法:1.制作初期需计算好各模块之间的角度及长度,一个是发动机吊耳下端螺栓孔到上方气门室罩盖的高度,以便确定支架板下方调节块的厚度、打孔点及支架板的厚度;另一个是气门室罩盖上螺栓孔的位置,以便确定支架板的两个角度及弯折三段的长度。2.根据收集到的发动机本体上螺栓孔的位置及角度,来确定吊耳与支架板之间的连接高度、走向、倾斜度等。2.1吊耳与支架板连接后的高度,需高于气门室罩盖的高度,又要与点火线圈插接件的高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太低会与气门室罩盖干涉,长期摩擦受力会导致气门室罩盖开裂;太高又起不到压紧点火线圈插接件的效果,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架板,其第一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发动机本体固定连接;吊耳,其上端与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吊耳的下端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中部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架板的中部附近,用于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架板,其第一端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发动机本体固定连接;吊耳,其上端与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吊耳的下端与发动机缸盖固定连接;中部螺栓,设置在所述支架板的中部附近,用于压紧支架下方点火线圈接插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可靠性试验的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方方朱琳黄万能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