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085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100份、植物纤维60~150份、工业玉米淀粉30~40份、红粘土10~30份、增塑剂环烷油10~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60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8~16份、助发泡剂氧化锌15~30份、胶黏剂5~10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4~6份、木纤维1~2份、秸秆纤维5~8份。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①取甘蔗渣、木纤维;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③在容器内加入秸秆微粉和聚丙烯混合均匀;④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在平板硫化机发泡成型;⑤得成品。

A degradable foamed packaging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degradable foam packaging materials, the packaging materials by weigh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P 80 - 100, 60 - 150, plant fiber industry corn starch 30 ~ 40, 10 ~ 30, the red clay plasticizer of naphthenic oil 10 ~ 25, softener the oil industry from 30 to 60, two azo formamide foaming agent 8 ~ 16, 15 ~ 30 Zinc Oxide auxiliary foaming agent, adhesive from 5 to 10; the plant fiber weigh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agasse 4 - 6, 1 to 2 portions of wood fiber and straw fiber 5 - 8. A claim 1 wherein the degradable foamed packaging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the bagasse, wood fiber; the industrial water, followed by adding corn starch, red clay, plasticizer, softener, industrial oil, naphthenic oil foaming agent two azo formamide, foaming agent and adhesive in Zinc Oxide, spare; the straw powder and polypropylene mixed in the container; the procedure and steps of the mixture are put fully mixed mixing machine in double roller, then foaming vulcanizing press mold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以其质轻、高强度、耐腐蚀、运输方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仅2016年,塑料制品总产量超7700万吨,同比增长2.7%,与此同时,废弃塑料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包装所使用的聚合物大部分是石油基聚合物,难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大面积填埋或露天焚烧,每年至少要产生1.5亿吨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仅为2%。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悄然觉醒,2008年出台了“限塑令”,然而只是治标不治本,开发研究可降解包装材料才是解决不断加重的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经之路。目前,世界上各种工业产品的缓冲包装物大多采用质轻方便的合成树脂的发泡材料制作,如发泡聚苯乙烯(EPS)、聚录乙烯(PVC)等。由于这些材料的不可降解,其废弃物已对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更由于这些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氟氯烃气体对大气臭氧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100份、植物纤维60~150份、工业玉米淀粉30~40份、红粘土10~30份、增塑剂环烷油10~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60份、发泡剂8~16份、助发泡剂15~30份、胶黏剂5~10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4~6份、木纤维1~2份、秸秆纤维5~8份。进一步的,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进一步的,助发泡剂为氧化锌。更进一步的,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10~130℃的烘箱内烘干30~60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20~30h,温度为50~80℃,发泡成型;⑤、在100~110℃下烘干后,得成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选用了甘蔗渣,废物利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为甘蔗渣纤维长度较短,加入木纤维提高了植物纤维的柔软性和纤维间的结合力;分三次加入秸秆纤维和其他组份,有利于得到的复合材料能得到规则孔径泡孔的发泡材料;加入红粘土,发泡材料的孔径缩小,孔泡密度增大,得到的发泡材料结构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份、植物纤维60份、工业玉米淀粉30份、红粘土10份、增塑剂环烷油10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8份、助发泡剂氧化锌15份、胶黏剂5份;其中,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4份、木纤维1份、秸秆纤维5份。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10℃的烘箱内烘干30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20h,温度为50℃,发泡成型;实施例二: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90份、植物纤维120份、工业玉米淀粉35份、红粘土20份、增塑剂环烷油1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45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12份、助发泡剂氧化锌20份、胶黏剂8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5份、木纤维2份、秸秆纤维6份。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20℃的烘箱内烘干45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25h,温度为65℃,发泡成型;⑤、在105℃下烘干后,得成品。实施例三: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100份、植物纤维150份、工业玉米淀粉40份、红粘土30份、增塑剂环烷油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60份、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16份、助发泡剂氧化锌30份、胶黏剂10份;其中,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6份、木纤维2份、秸秆纤维8份。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①、取糖厂废料甘蔗渣,堆放除糖,粉碎后放入110~130℃的烘箱内烘干60min至甘蔗渣外观呈针状,加入木纤维;②、依次加入水、工业玉米淀粉、红粘土、增塑剂环烷油、软化剂工业机油、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助发泡剂氧化锌和胶黏剂,备用;③、在容器内加入细度为6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采用微波辐射接枝;再加入细度为1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钛酸酯偶联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细度为200目的秸秆微粉和聚丙烯,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④、将步骤②和步骤③得到的混合物放在双辊开炼机上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然后在平板硫化机上停放30h,温度为80℃,发泡成型;⑤、在110℃下烘干后,得成品。实施例二为最佳实施例,步骤④中,混合粉料在平板硫化机上发泡成型,制得的复合型发泡材料的泡孔孔径均匀,且孔泡密度大。通过微波辐射接枝、钛酸酯偶联剂和硅烷偶联剂处理等三种途径来改善秸秆与PP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并加入少量红粘土提高发泡成核能力。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100份、植物纤维60~150份、工业玉米淀粉30~40份、红粘土10~30份、增塑剂环烷油10~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60份、发泡剂8~16份、助发泡剂15~30份、胶黏剂5~10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4~6份、木纤维1~2份、秸秆纤维5~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包装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聚丙烯80~100份、植物纤维60~150份、工业玉米淀粉30~40份、红粘土10~30份、增塑剂环烷油10~25份、软化剂工业机油30~60份、发泡剂8~16份、助发泡剂15~30份、胶黏剂5~10份;该植物纤维以重量份计由下列组份组成:甘蔗渣4~6份、木纤维1~2份、秸秆纤维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助发泡剂为氧化锌。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发泡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取糖厂废料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