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64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型材连接结构,涉及金属型材领域。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中间连接件;第一型材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型材具有第二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或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与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接触并共同限定连接空间,中间连接件位于连接空间中。其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其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型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型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铝(塑蜂巢)板是由经过表面处理并用涂层烤漆的3003铝锰合金、5005铝镁合金板材作为表面,PE(polyethylene)塑料铝箔作为芯层,高分子粘结膜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了原组成材料(铝合金板、非金属聚乙烯塑料)的主要特性,又克服了原组成材料的不足,进而获得了众多优异的材料性质;其产品特性:艳丽多彩的装饰性、耐候、耐腐蚀、耐创击、防火、防潮、隔音、隔热、抗震性、质轻、易加工成型、易搬运安装等特性。铝(塑蜂巢)板可应用于幕墙、内外墙、门厅、饭店、商店、会议室等的装饰外,还可以用于旧建筑的改建,用作柜台、家具的面层、车辆的内外壁等。铝(塑蜂巢)板的特点为轻量化、刚性好、强度高、不燃烧、防火性佳、加工工艺性好、色彩可选性广、装饰效果极佳、易于回收、利于环保。铝合金家具以其零甲醛无污染,可反复回收利用残值极高,防火防潮,强度高耐锈蚀使用寿命可达几十年,铝合金转印和包覆技术使铝合金家具的外观色彩和实木家具一样,触摸质感也和实木难以分辨。现有技术中,铝合金型材的连接方式有三种:焊接、粘接和机械连接;焊接式连接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粘接式连接受高低温交变下,力学性能下降,胶粘剂易产生变化,影响使用寿命;机械式连接,铝合金的机械连接主要包括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在钢结构中虽然已经很少使用,但是在铝合金等轻金属结构中仍然大量使用;铝合金中的螺栓连接与钢结构中基本相同,分为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与铆钉连接不同,螺栓连接可以同时承受拉力和剪力,但这样的连接如果外荷载对节点有较大拉力时,连接点会变形,造成连接后的铝合金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结构,其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中间连接件;第一型材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型材具有第二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或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二连接端,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与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接触并共同限定连接空间,中间连接件位于连接空间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型材之间连接不仅不够牢固、使用寿命端且其外观还有缺陷。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上述型材连接结构,其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两个型材,即,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通过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第二连接端的端面以及中间连接件的端面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或第二连接端的端面共同承受载荷,相比现有的单纯的通过螺钉、铆钉、粘接或者焊接,其具有比点接触更大的承受强度,使得型材连接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型材连接结构,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榫卯部和第二榫卯部分别为开设于第一连接端端面和第二连接端的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连通连接空间;第三榫卯件和第四榫卯件分别为与第一榫卯部和第二榫卯部配合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榫卯部;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榫卯部;中间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榫卯件与第四榫卯件,第三榫卯件和第四榫卯件分别与第一榫卯部和第二榫卯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榫槽沿第一型材长度方向上开设于第一连接端端面;第二榫槽沿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上开设于第一连接端端面;第一榫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第二连接端至第一连接端的方向上连通并依次开设并于第一连接端的端面;第二榫槽包括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沿第一连接端至第二连接端的方向上连通并依次开设于第二连接端的端面;第一凹槽具有贯穿第一连接端端面的第一开口,第二凹槽具有第一限位壁,第一限位壁沿第一开口的内壁向与第一型材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三凹槽具有贯穿第二连接端端面的第二开口,第四凹槽具有第二限位壁,二限位壁沿第二开口的内壁向与第二型材长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榫槽还包括第一加固凹槽,第一加固凹槽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一加固凹槽具有第三限位壁;第二榫槽还包括第二加固凹槽,第二加固凹槽与第四凹槽连通,第二加固凹槽具有第四限位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型材连接结构具有两个中间连接件;第一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第二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两个中间连接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中的一个第一连接端与一个第二连接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第二型材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中间连接件包括连杆、两个第三榫卯件以及两个第四榫卯件;相对设置的第三榫卯件与第四榫卯件分别设置于连杆相对的两端;两个第一榫槽还分别设置有第三开口,两个第三开口位于两个第一连接端相对的内侧壁;两个第二榫槽还分别设置有第四开口,两个第四开口位于两个第二连接端相对的内侧壁;相邻的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还包括加固竖杆;加固竖杆与连杆垂直设置,加固竖杆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相对的壁面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设置有轴向弹性锁定件;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分别开设有与轴向弹性锁定件卡合的锁定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轴向弹性锁定件包括弹性件和锁定头,弹性件的一端与中间连接件的表面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锁定头连接;锁定头卡合于锁定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针对现有的型材连接方式的缺点进行设计,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关系牢固、且没有外观缺陷,并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型材连接结构的第一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中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型材连接结构的第二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型材连接结构的第三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型材连接结构的第四种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型材连接结构的第五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型材连接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型材连接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型材连接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型材连接结构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型材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或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接触并共同限定连接空间,所述中间连接件位于所述连接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中间连接件;所述第一型材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型材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或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接触并共同限定连接空间,所述中间连接件位于所述连接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榫卯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榫卯部;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榫卯件与第四榫卯件,所述第三榫卯件和所述第四榫卯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榫卯部和所述第二榫卯部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卯部和所述第二榫卯部分别为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端面的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所述第一榫槽和所述第二榫槽连通所述连接空间;所述第三榫卯件和所述第四榫卯件分别为与所述第一榫卯部和所述第二榫卯部配合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沿所述第一型材长度方向上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所述第二榫槽沿所述第二型材长度方向上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榫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端至所述第一连接端的方向上连通并依次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榫槽包括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第一连接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方向上连通并依次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凹槽具有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端端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一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底壁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方向上的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凹槽具有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端端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四凹槽具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二限位壁沿所述第二开口的底壁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贤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阳合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