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8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其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头部具有油环槽,油环槽用于嵌套油环,油环槽的环岸上部设有限位孔,油环的开口朝向活塞本体外圆面的顶侧,油环开口处的卡勾卡于限位孔内。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油环槽的环岸上设计限位孔来限制油环开口的位置,从而让油环刮下的油从活塞外圆面的顶部一侧排下来以增加活塞外圆面顶部一侧的润滑油,防止拉缸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能起到显著的排油引油润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卧室活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卧式发动机,活塞为卧式左右运动,活塞外圆面在顶部一侧由于润滑油向下流,顶部一侧的外圆面常因润滑油不足而产生拉缸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头部具有油环槽,油环槽用于嵌套油环,所述油环槽的环岸上部设有限位孔,所述油环的开口朝向活塞本体外圆面的顶侧,油环开口处的卡勾卡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设于油环槽和环岸的交界处。所述限位孔的孔径为Φ2mm,孔深3mm。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油环槽的环岸上设计限位孔来限制油环开口的位置,从而让油环刮下的油从活塞外圆面的顶部一侧排下来以增加活塞外圆面顶部一侧的润滑油,防止拉缸现象。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能起到显著的排油引油润滑作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2所示,本技术包括活塞本体1,活塞本体1的头部具有油环槽2,油环槽2用于嵌套油环(图中未示出),所述油环槽2的环岸4上部设有限位孔3,所述油环的开口朝向活塞本体1外圆面的顶侧,油环开口处的卡勾卡于限位孔3内。所述限位孔3设于油环槽2和环岸4的交界处,限位孔3的孔径为Φ2mm,孔深3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在油环槽2的环岸4上设计限位孔3来限制油环开口的位置,从而让油环刮下的油从油环开口的位置引流至活塞外圆面的顶部一侧以增加活塞外圆面顶部一侧的润滑油,防止拉缸现象。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而且能起到显著的排油引油润滑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头部具有油环槽,油环槽用于嵌套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槽的环岸上部设有限位孔,所述油环的开口朝向活塞本体外圆面的顶侧,油环开口处的卡勾卡于限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活塞外圆面润滑结构,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头部具有油环槽,油环槽用于嵌套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槽的环岸上部设有限位孔,所述油环的开口朝向活塞本体外圆面的顶侧,油环开口处的卡勾卡于限位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钜全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