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25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提供了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所述料筒包括筒体、承棉板、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杆;所述承棉板设置在筒体内,筒体和承棉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杆设置在驱动装置和承棉板之间,所述驱动杆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设置有滑槽和与滑槽配套设置销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节约成本;在料筒内的条子变少时,可以将下部的条子通过承棉板向上移动,使人工取出条子时,可以不用弯腰,省时省力,甚至身材较小的人也可以将料筒底部的条子取出,驱动杆采用伸缩杆时,可以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占用空间。

A new type of draw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xtile equipment, provides a new drawing device, including drawing device body and a cylinder in the drawing device body outlet, wherein the cylind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bearing cotton board, driving device and a drive rod; the bearing cotton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barrel body. The tube body and the bearing plate of cotton thread connection; the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the driv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cotton board, the drive rod is a telescopic rod, each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chute and supporting pin shaft is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save cost in the barrel; note less, can be lower by the cotton sliver plate to move up, the manual removal of sliver, can not bend, time-saving, and even smaller people can also be remov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rrel, When the drive rod adopts the telescopic rod, the occupying sp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并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并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机械领域,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棉纺并条机有单眼、两眼、四眼等多种。把多根条子喂入,经并合、牵伸后制成一根条子的称单眼并条机;输出两根条子的称两眼并条机,余依次类推。条子经过并条机处理后进入料筒,需要人工将堆积在料筒内的条子取出,但是一般料筒深度较深,在人工取出时,需要向下弯腰,费时费力,甚至某些身材较小的人不能取出料筒底部的条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并条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并条装置料筒深度太大,导致人工取出条子时费时费力,甚至导致某些身材较小的人不能取出料筒底部条子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所述料筒包括承棉板、驱动装置、驱动杆以及上部开口的筒体;所述承棉板设置在筒体内,承棉板外壁设置有螺纹a,筒体内壁设置有与螺纹a配合的螺纹b,螺纹b和螺纹a螺纹连接将筒体和承棉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驱动杆设置在驱动装置和承棉板之间,驱动杆顶端与承棉板中心固定连接,驱动杆底端与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承棉板同轴设置;所述驱动杆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设置有滑槽和与滑槽配套设置销轴,销轴和滑槽配合,限制每节伸缩杆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筒体上端一侧壁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PLC与驱动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筒体下方均布有多个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为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锁扣。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输出端与驱动杆底端固定连接,电机与PLC电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承棉板与筒体之间螺纹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杆驱动承棉板转动,使承棉板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以结构简单,节约成本。2、在料筒内的条子变少时,可以将下部的条子通过承棉板向上移动,使人工取出条子时,可以不用弯腰,省时省力,甚至身材较小的人也可以将料筒底部的条子取出。3、承棉板与筒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不仅可以将承棉板和筒体连接,而且使承棉板在竖直方向移动更加平稳。4、相对于驱动杆采用非伸缩杆,在承棉板向下移动时,本技术下部需要设置存储驱动杆的空间,使料筒下部一大部分空间浪费,而驱动杆采用伸缩杆时,可以减小本技术的占用空间。5、每节伸缩杆上设置的滑槽和销轴可以在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杆转动时,避免驱动杆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6、在料筒上部的条子被取走时,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并且通过PLC控制电机带动承棉板上升,使在取出条子的过程中更加智能,省时省力。7、移动装置可以方便料筒的搬运和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驱动杆收缩总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驱动杆伸展总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驱动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筒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承棉板示意图;图中标记:1-料筒;2-筒体;3-承棉板;4-驱动装置;5-驱动杆;6-螺纹a;7-螺纹b;8-红外线传感器;9-移动装置;10-万向轮;11-锁扣;12-电机;1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1,如图1、图2所示所述料筒1包括承棉板3、驱动装置4、驱动杆5以及上部开口的筒体2;如图4、图5所示,所述承棉板3设置在筒体2内,承棉板3外壁设置有螺纹a6,筒体2内壁设置有与螺纹a6配合的螺纹b7,螺纹b7和螺纹a6螺纹连接将筒体2和承棉板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底部与筒体2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杆5设置在驱动装置4和承棉板3之间,驱动杆5顶端与承棉板3中心固定连接,驱动杆5底端与驱动装置4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输出端与承棉板3可以同轴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杆5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设置有滑槽13和与滑槽13配套设置销轴,销轴和滑槽13配合,限制每节伸缩杆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所述筒体2上端一侧壁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8,红外线传感器8通过PLC与驱动装置4连接。所述筒体2下方均布有多个移动装置9。所述移动装置9为万向轮10,万向轮10上设置有锁扣11。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与驱动杆5底端固定连接,电机12与PLC电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筒体2内装满条子时,本技术如图1所示,驱动杆5收缩到最短,承棉板3位于最低处,在人工取条子时,当红外线传感器9所处水平位置处的条子被取走后,红外线传感器9通过PLC控制电机12正转,电机12带动驱动杆5旋转,驱动杆5带动承棉板3旋转,由于承棉板3与筒体2之间螺纹连接,所以承棉板3沿着筒体2的高度方向上升,使条子到达红外线传感器9所处水平位置,使人工取条子时,一直都在同一水平,不需要弯腰,可以省时省力;在驱动杆5伸展到最大时,可以将筒体2底部的条子上升到红外线传感器9所处水平位置,使身材较小的人也可以将筒体2底部的条子取出;当需要装条子时,电机12反转并带动驱动杆5旋转,驱动杆5带动承棉板3旋转,由于承棉板3与筒体2之间螺纹连接,所以承棉板3沿着筒体2的高度方向下降,由于驱动杆5为伸缩杆,所以在承棉板3下降过程中,驱动杆5可以收缩节约筒体2下部的空间,驱动杆5上设置的滑槽13和销轴可以在电机12带动驱动杆5转动时,避免驱动杆5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1.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包括承棉板3、驱动装置4、驱动杆5以及上部开口的筒体2,所述承棉板3设置在筒体2内,承棉板3外壁设置有螺纹a6,筒体2内壁设置有与螺纹a6配合的螺纹b7,螺纹b7和螺纹a6螺纹连接将筒体2和承棉板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筒体2底部,驱动杆5设置在驱动装置4和承棉板3之间,驱动杆5顶端与承棉板3中心固定连接,驱动杆5底端与驱动装置4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输出端与承棉板3同轴;所述驱动杆5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设置有滑槽13和与滑槽13配套设置销轴,销轴和滑槽13配合,限制每节伸缩杆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实施例2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做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2上端一侧壁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8,红外线传感器8通过PLC与驱动装置4连接,在红外线传感器8所处水平位置处的条子被取走时,红外线传感器8通过PLC控制电机12带动承棉板3上升,使在取出条子的过程中更加智能,省时省力。实施例3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或2做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2下方均布有多个移动装置9,从而方便料筒搬运和移动。实施例4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3做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装置9为万向轮10,万向轮10上设置有锁扣11,万向轮10可以方便料筒搬运和移动,锁扣11可以固定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并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包括承棉板(3)、驱动装置(4)、驱动杆(5)以及上部开口的筒体(2);所述承棉板(3)设置在筒体(2)内,承棉板(3)外壁设置有螺纹a(6),筒体(2)内壁设置有与螺纹a(6)配合的螺纹b(7),螺纹b(7)和螺纹a(6)螺纹连接将筒体(2)和承棉板(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筒体(2)底部,驱动杆(5)设置在驱动装置(4)和承棉板(3)之间,驱动杆(5)顶端与承棉板(3)中心固定连接,驱动杆(5)底端与驱动装置(4)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输出端与承棉板(3)同轴;所述驱动杆(5)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设置有滑槽(13)和与滑槽(13)配套设置销轴,销轴和滑槽(13)配合,限制每节伸缩杆在水平方向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并条装置,包括并条装置主体和设置在并条装置主体出料口处的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包括承棉板(3)、驱动装置(4)、驱动杆(5)以及上部开口的筒体(2);所述承棉板(3)设置在筒体(2)内,承棉板(3)外壁设置有螺纹a(6),筒体(2)内壁设置有与螺纹a(6)配合的螺纹b(7),螺纹b(7)和螺纹a(6)螺纹连接将筒体(2)和承棉板(3)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筒体(2)底部,驱动杆(5)设置在驱动装置(4)和承棉板(3)之间,驱动杆(5)顶端与承棉板(3)中心固定连接,驱动杆(5)底端与驱动装置(4)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输出端与承棉板(3)同轴;所述驱动杆(5)为伸缩杆,每节伸缩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睿邹舟龚华芬周安荣董国华敬光模张本旭彭潇逸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聚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