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0139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用于对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液面进行覆盖,覆盖系统包括:盖膜、重力压管和浮球;所述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盖膜的边缘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重力压管安装在盖膜的上表面;在重力压管的下方还设有盖膜加强层,所述盖膜加强层与盖膜焊接连接;所述浮球固定在盖膜的下方,浮球设置在重力压管的两侧;穿孔带穿过浮球内部与浮球连接带连接,浮球连接带通过浮球固定带连接至盖膜。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能有效地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恶臭污染;同时能够阻止雨水流入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减少渗沥液产生量。

Landfill leachate regulating pool cov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bage leachate regulation pool cover system, for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waste leachate regulation pool cover, the cover system includes a cover film, gravity pressure pipe and a floating ball; the cover film is covered on the garbage leachate regulation pool upper edge and garbage cover film leachate regulation pool wall sealing connection; the gravity pressure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ectorial membrane; under the gravity pressure tub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ver film reinforcing layer, the cover film strengthening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film welding; the floating ball is fixed on the lower cover film, a floating ball is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gravity pressure pipe; perforated through connection with a floating ball inside and float, float through the fixing belt connected to the cover film is connected with a floating ball. The landfill leachate regulating pond cover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dor pollu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prevent rainwater from flowing into the landfill leachate regulating pool and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填埋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2005年底全国共有356座生活垃圾填埋场,85%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填埋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经厌氧发酵和降水的冲刷、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的污水,同一年内同一地区的大气降水量是极不均匀的,为稳定渗沥液处理站的处理规模与水质,填埋场必须设置渗沥液调节池。调节池是在渗沥液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垃圾体产生的高浓度渗沥液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调节池后,池内敞露的液面散发的恶臭气味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调节池也就成为周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同时,雨季时调节池敞露的池面汇集的雨水全部成为渗沥液,增加了渗沥液产生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以解决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用于对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液面进行覆盖,所述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水平截面为矩形,覆盖系统包括:连接锁、盖膜、气体收集管、重力压管和浮球;所述连接锁的截面为E字型,预埋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内;所述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盖膜的边缘与连接锁密封焊接连接;所述气体收集管固定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内壁且位于盖膜下方;所述重力压管安装在盖膜的上表面,重力压管由压管单元构成,压管单元组合成Y字型结构的压管组,两个压管组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压管单元连为整体;压管组的端部通过链条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固定在盖膜的下方,浮球设置在重力压管的两侧;穿孔带穿过浮球内部与浮球连接带连接,浮球连接带通过浮球固定带连接至盖膜。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进一步,所述连接锁为高密度聚乙烯连接锁,所述盖膜为高密度聚乙烯盖膜。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进一步,所述压管单元包括管体、盲板、端帽和填充物,两个盲板分别封堵在管体的两个开口,两个端帽分别固定在管体的两端,填充物填充在管体内。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进一步,所述端帽上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螺丝与端帽连接;相邻的压管单元通过不锈钢链和连接环进行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进一步,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的四个直角位置各设有一个不锈钢锚环,其中一个压管组的端部通过不锈钢链条与两个邻近的不锈钢锚环连接,另一个压管组的端部通过不锈钢链条与另外两个邻近的不锈钢锚环连接。本技术如上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进一步,还包括聚苯乙烯浮力垫,所述聚苯乙烯浮力垫设置在重力压管的两侧,位于盖膜的上侧,并且与浮球的位置相对应;浮力垫固定膜覆盖聚苯乙烯浮力垫并与盖膜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盖膜覆盖在调节池渗沥液面,污水产生的气体无法穿透盖膜,而是通过膜下的气体收集管汇集排放,有效地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恶臭污染;同时能够阻止雨水流入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浮球的作用是在盖膜下形成一个导气通道,有利于气体向调节池周边流动,使气体顺利进入气体收集管。重力压管用于平衡盖膜受到的浮力,防止因大风吹过时盖膜表面产生负压吸附起盖膜,使盖膜更安全。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侧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气体收集管固定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压管单元与混凝土壁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压管单元相互连接示意图;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俯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8的左侧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8的A向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连接锁;2、盖膜;3、气体收集管,31、收集管固定件;4、重力压管,41、管体,42、盲板,43、端帽,44、连接环,45、不锈钢链,46、不锈钢锚环,47、盖膜加强层,48、压管固定件;5、浮球,52、穿孔带,53、浮球连接带,54、浮球固定带,55、挤压焊接点;6、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1、钢地锚,62、底膜;7、聚苯乙烯浮力垫,71、浮力垫固定膜。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3示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防臭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用于对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的液面进行覆盖,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的水平截面为矩形,覆盖系统包括:连接锁1、盖膜2、气体收集管3、重力压管4和浮球5;连接锁1的截面为E字型,预埋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的混凝土壁内;盖膜2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上部,盖膜2的边缘与连接锁1密封焊接连接;气体收集管3固定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的内壁且位于盖膜2下方;重力压管4安装在盖膜2的上表面,重力压管4由压管单元构成,压管单元组合成Y字型结构的压管组,两个压管组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压管单元连为整体;压管组的端部通过链条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6的混凝土壁固定连接;如图8-10所示,浮球固定在盖膜2的下方,浮球5设置在重力压管4的两侧;穿孔带52穿过浮球5内部与浮球连接带53连接,浮球连接带53通过浮球固定带54连接至盖膜2。利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盖膜覆盖在调节池渗沥液面,污水产生的气体无法穿透盖膜,而是通过膜下的气体收集管汇集排放,有效地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恶臭污染;同时能够阻止雨水流入垃圾渗沥液调节池,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浮球的作用是在盖膜下形成一个导气通道,有利于气体向调节池周边流动,使气体顺利进入气体收集管。重力压管防止因大风吹过时盖膜表面产生负压吸附起盖膜,使盖膜更安全。雨季时,重力压管下压盖膜形成凹形,便于收集雨水,当雨水不多时有利于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盖膜,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用于对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液面进行覆盖,所述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水平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覆盖系统包括:连接锁、盖膜、气体收集管、重力压管和浮球;所述连接锁的截面为E字型,预埋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内;所述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盖膜的边缘与连接锁密封焊接连接;所述气体收集管固定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内壁且位于盖膜下方;所述重力压管安装在盖膜的上表面,重力压管由压管单元构成,压管单元组合成Y字型结构的压管组,两个压管组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压管单元连为整体;压管组的端部通过链条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固定在盖膜的下方,浮球设置在重力压管的两侧;穿孔带穿过浮球内部与浮球连接带连接,浮球连接带通过浮球固定带连接至盖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用于对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液面进行覆盖,所述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水平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覆盖系统包括:连接锁、盖膜、气体收集管、重力压管和浮球;所述连接锁的截面为E字型,预埋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内;所述盖膜覆盖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上部,盖膜的边缘与连接锁密封焊接连接;所述气体收集管固定在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内壁且位于盖膜下方;所述重力压管安装在盖膜的上表面,重力压管由压管单元构成,压管单元组合成Y字型结构的压管组,两个压管组之间直接连接或通过压管单元连为整体;压管组的端部通过链条与垃圾渗沥液调节池的混凝土壁固定连接;所述浮球固定在盖膜的下方,浮球设置在重力压管的两侧;穿孔带穿过浮球内部与浮球连接带连接,浮球连接带通过浮球固定带连接至盖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沥液调节池覆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锁为高密度聚乙烯连接锁,所述盖膜为高密度聚乙烯盖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凡李伟钱柳姜峰胡泽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鑫环保标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